宋代 :释怀深
万人同志念弥陀,众力相成愿力多。一朵莲开亲见佛,方知净土胜娑婆。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七
今朝四月十五,已见炎炎酷暑。只宜摇扇饮水,岂可谭今引古。
却请九仙长些,倾些清凉法雨。众中钉觜禅和,便好出来进步。
问教口似磉盘,始信长些难做。亲长些,自照顾,发机须是千钧弩。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
瞿昙学道时,菩提树下坐。忽尔见明星,漆桶便打破。
才打破始信,从前灯是火。今人学道不悟道,义路推寻外边讨。
更说从来无悟迷,大似团圞吞却枣。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九
今朝一阳生,明日便数九。张三依旧肥,李四从来瘠。
吃尽天下药,旧病依前有。用尽自家心,笑破他人口。
行者下火
汝幼入空门,方年二十五。须发尚未除,幼身今日去。
脱下布直裰,休问温州路。
拟寒山寺 其九十九
世上贪饕汉,因财日夜煎。天公借与汝,看守七十年。
譬如良田谷,春种秋方圆。不见张车子,生来便有钱。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一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道透长安。一条大路平如掌,自是时人措足难。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
不奈诸人苦再三,薄缘终是自多惭。晨猿夜鹤应相笑,特地伸头人闹篮。
拟寒山寺 其一○二
我者被人骂,佯聋不分说。譬如火烧空,不救自然灭。
嗔火亦如是,有物遭他爇。我心等虚空,听你翻唇舌。
题一笑庵 其一
旋转茅茨蔽雨风,土床蒲荐自雍容。荣枯过眼人间事,尽付山僧一笑中。
拟寒山寺 其八十八
静看营巢燕,衔泥日千转。一栖贫家梁,一宿王者殿。
寄托暂时间,何暇分贵贱。人生达此理,没齿无欣怨。
拟寒山寺 其一○六
世人贪积财,受尽种种苦。求时多辛勤,守时足忧怖。
散时哭不休,死时恋不去。轮回六趣中,只因为物误。
拟寒山寺 其一三五
贪夫如扑满,不虑满时祸。未盈犹可存,已满终归破。
君看石齐奴,不义蓄财货。吃剑为绿珠,至死不知过。
拟寒山寺 其一三八
不必扬人恶,切忌伐己善。行人口似碑,好丑悉皆见。
禄厚恐祸生,言深虑交浅。不如省事休,彼此无欣怨。
拟寒山寺 其八十九
贵人何所忧,所忧唯是老。既老何所忧,忧见无常到。
逢人问方术,闭门弄丹灶。此心若不歇,至死亦颠倒。
颂古三十首 其十九
檐头雨滴,阶前地湿。法法现成,人信不刃。更问如何,长江水急。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八
五叶花敷大地春,泥牛鞭起著精神。好将一苇堂前曲,举向东州路上人。
拟寒山寺 其十九
忍人喜啖脍,砧几膏血洒。想见鱼痛时,正似人遭剐。
咀嚼称珍奇,恻隐略无也。影响恐非遥,不在九泉下。
示小师行脚
古人只蓄两枚针,夏葛冬裘逐旋寻。汝辈盛年脚力健,好携复子历丛林。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
焦山热肺肠,有事便要了。今岁闰九月,来年春气早。
顶门三只眼,常要光皎皎。照顾沩山水牯牛,莫教吃却他人草。
拟寒山寺 其一一二
世上聪明公,痴心自蔽蒙。步步常行有,口口只说空。
既空无嗜欲,既空无穷通。因何临财色,身心如转蓬。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乞退慧林寄佛果禅师
吊王观察 其二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深禅师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七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五
拟寒山寺 其七十七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一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二
资福训童行颂 其一
念弥陀颂 其五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一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三
资福改神霄道友挽留不得师去以偈却绝
拟寒山寺 其九十八
和尧峰泉老 清辉轩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六
拟寒山寺 其六十三
拟寒山寺 其六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一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二
洞庭十二偈 其十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二十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五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
因禅者欲编语录以偈止之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 其一
诸禅人散灰 其五
法照大师求偈
谒法报庵主不值
和规和尚 其二
洞庭十二偈 其十一
念弥陀颂 其三
颂古三十首 其五
诫杀偈十首 其二
家中四威仪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九十四
拟寒山寺 其一○九
和尧峰泉老 多境岩
拟寒山寺 其一二八
侩道成于金山住破屋一间有不下山戒喜其孤洁赠之以偈
示小师法照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一
和尧峰泉老 白龙洞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五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七
田六娘子下火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一
彦强求偈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四
诫杀偈十首 其五
资福训童行颂 其九
师初到包山见小池莹如冰玉父老云池中昔有白龟已进之因命为白龟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二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