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家中住,早起开门夜闭户。运水般柴莫倩人,方知佛是凡夫做。
拟寒山寺 其九十五
屋可蔽风雨,何苦斗华丽。尧舜乃圣君,光宅天下被。
茅茨未尝剪,土阶亦不砌。不知尔何人,鳞鳞居大第。
拟寒山寺 其五十
富汉欺贫汉,南邻瞒北邻。斗秤有两样,言语无一真。
大秤买他物,小斗粜与人。眼下得便宜,暗中多鬼神。
丁忠训妻与女同下火
二十馀年寄此间,盖芜尘土翳朱颜。今朝子母应相贺,且喜春来返故关。
拟寒山寺 其一二六
往事莫追寻,未来莫希望。见在休执着,自然心坦荡。
有心终不堪,无念以为上。君看太虚空,何尝有遮障。
诫杀偈十首
利刀活斫当腰断,前脚犹能跳踯行。看著众生如是苦,异时果报不多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四
红日三竿高枕处,黄粮一钵饱斋时。分明千圣排肩立,不肯承当过在谁。
颂古三十首 其二
不落与不昧,前后百丈语。毫发若参差,铁山横在路。
岂不见蓝田,常年人射虎。初时一箭没其羽,子细看来元是石。
再欲射时射不入,几乎惧杀李将军,千古令人空叹息。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五
休休休,放下著,无量劫来灵性恶。只知贪爱黑如云,一段光明都昧却。
休休休,放下著,浮生不用多图度。荣华富贵总成空,到头唯有无生乐。
天人礼枯骨
汝是前生我,我今天眼开。宝衣随念至,玉食自然来。
谢汝昔勤苦,令吾今快哉。散花时再拜,人世莫惊猜。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
洞山麻三斤,斤两不谩人。语稀难问事,貌古易传神。
颂古三十首 其八
海水有时终见底,人生到死不知心。秀才若会翻身句,管取白衣入翰林。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八
北斗藏身处,拟议即差讹。钻天新鹞子,不恋旧时窠。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六
以法传心,似衣表信。黄梅山头,白莲峰顶。分付曹溪路上人,一模铸就黄金印。
送印禅者
要如璞玉深藏器,莫比囊锥立露尖。随处关门安稳坐,不妨终日口如钳。
拟寒山寺 其十八
忽闻贼杀人,吞声眉已皱。不知杯中羹,甘肥自何有。
汝身既怕死,物命亦爱寿。彼此莫相杀,且要无身后。
和信和尚 其二
喜君胸次冰壶净,道富身贫只我谙。利火名汤方鼎沸,看人终日手争探。
拟寒山寺 其七十五
众生方寸间,贪量如海阔。保持一个身,拟作千年活。
金玉已满堂,更欲相攘夺。至死少一官,令人冷笑发。
小人妒君子,百计求全毁。自己丑恶声,不知满人耳。
譬如蜣螂虫,辊臭为香美。却笑鸾与凤,不与己为类。
因胜澄禅师下火
这老子,斗时枯槁,不近人情。四海独孤标,一身无伴侣。
虽则两提祖印,实无一法与人。闺门端坐冷啾啾,夜静独为鬼神说。
任你傍人恶发,我心终未和同。有时开眼对青山,自笑满头生白发。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伦禅师
一著天衣无缝袄,平常话语暖如春。山蔬纸帐家风在,谁是当年听法人。
拟寒山寺 其七十三
莫忧家未富,家富鬼神恶。莫忧官未穹,官穹朝市妒。
多求灾祸根,知足安乐处。君看权势家,昼夜如骑虎。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师初到包山见小池莹如冰玉父老云池中昔有白龟已进之因命为白龟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六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二
颂古三十首 其十七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七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祖印悟禅师
退步 其十一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深禅师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二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五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
诸道友以法爱故常至包山以偈却之
家中四威仪 其一
侩道成于金山住破屋一间有不下山戒喜其孤洁赠之以偈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五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五十二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九
资福训童行颂 其三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四
示师勤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慈受和尚自赞
包山开井
洞庭十二偈 其六
拟寒山寺 其二十二
和尧峰泉老 偃盖松
吴保义求偈
拟寒山寺 其五十九
拟寒山寺 其三十五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八
拟寒山寺 其二十一
答葛待制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九十三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三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五
拟寒山寺 其八十九
拟寒山寺 其二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二
资福遣土地出院 其二
闻平江焚爇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三十一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五
拟寒山寺 其八十六
洞庭十二偈 其八
和规和尚 其四
颂古三十首 其十一
颂古三十首 其十三
拟寒山寺 其一四○
和规和尚 其三
老僧慧因唱尽衣钵欲舍身火化二偈诫之 其二
诸禅人散灰 其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