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鬓发看看染雪霜,心猿意马尚颠狂。一朝掩目空归去,始信泥犁岁月长。
颂古三十首 其十六
一条官路坦然平,无限游人取次行。莫谓地平无险处,须知平地有深坑。
拟寒山寺 其三
寒山三百编,言淡而有味。论心无隐情,警世多逆耳。
下士闻之嗔,上土读之喜。翻笑老闾丘,对面如千里。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六
病瘳鹤骨瘦棱棱,说妙谈玄总不能。赖有同行木上座,是渠强健更惺惺。
刚监院遣小师子文包山下书文别求偈兼示刚公
一叶轻舟泛太湖,西山来觅老僧居。归家好为力生说,林底安闲是坦途。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九
有时缘干到街头,照顾沩山水牯牛。门外草深常管带,等闲失却便难收。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九
终朝噇饭费工夫,不识灯笼是钵盂。多少三家村里汉,忙忙树上捉鲇鱼。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慈受和尚自赞
因风便作海门居,钓尽波澜未见鱼。水冷云寒归未得,笑看新月上珊瑚。
拟寒山寺 其一一○
人如食檗虫,通身总是苦。吃苦尚不休,抵死钻头做。
古人知此味,念念求退步。乐道山林间,荣枯谁管汝。
拟寒山寺 其九十九
世上贪饕汉,因财日夜煎。天公借与汝,看守七十年。
譬如良田谷,春种秋方圆。不见张车子,生来便有钱。
拟寒山寺 其三十九
今生你杀羊,后世羊杀你。两角还两角,一尾偿一尾。
假使百千劫,影响无差理。见你气峥嵘,无人敢启齿。
诫杀偈十首 其四
吴人信向更无加,可惜时中善愿差。手掐数珠忙念佛,一边叫唤买鱼虾。
送炬禅者归宁亲
出门烟水正茫茫,体露金风木叶黄。父母未生前一句,不知何地是家乡。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六
物物头头不覆藏,须弥高广露堂堂。要知此曲无音韵,更对薰风舞一场。
和蔡相面壁轩 其一
见便道下见,碧眼明寸电。瞥尔落思惟,何啻千山远。
乞退慧林寄佛果禅师
单丝系住老牛脚,心欲东西未自由。凭仗东风齐著力,早教船子下扬州。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五十二
才见开炉又闭炉,寒来暑往只须臾。寒前残雪方消尽,岭上春云已卷舒。
满目更无心外法,几人曾悟髻中珠。祖师莫不叮咛语,自是时人见处粗。
送全禅者为普慧胜长老专使下书回
独秀峰前一朵春,为传消息岂辞辛。归祏觅取住山斧,作个丛林向上人。
送暹禅者出京
毕竟归山是胜游,道人阅世本无求。小舟东下轻如叶,回首红尘一笑休。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八
空王殿子几经秋,日晒风吹古路头。莫怪今朝聊点破,恐人一向外边修。
答葛待制 其一
与君同鞭洞庭山,此个因缘非等闲。好记灯前一句子,莫教流落向人间。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家中四威仪 其四
田六娘子下火
拟寒山寺 其七十七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八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三
偈二首 其一
诫杀偈十首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六
拟寒山寺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
老僧慧因唱尽衣钵欲舍身火化二偈诫之 其一
法逸云尝记堕城时番人追逐时回观平江变为瓦砾时只此便是息心处也 ...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三
寄国清光长老兼示诸衲子 其二
寄东禅玿和尚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深禅师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六
偈二首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五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七
拟寒山寺 其一○九
拟寒山寺 其一○五
拟寒山寺 其一四二
法照大师求偈
行者下火
拟寒山寺 其十
拟寒山寺 其七
念弥陀颂 其六
答高道人二首 其一
沙门破二见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七
拟寒山寺 其九十四
拟寒山寺 其五十九
退步 其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九
颂古三十首 其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四
示求禅者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一
和规和尚 其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五
拟寒山寺 其一四三
拟寒山寺 其八十九
资福遣土地出院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三
送庆善圭和尚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八
答广灯禅师退翠峰
资福训童行颂 其四
拟寒山寺 其八十五
拟寒山寺 其一二八
颂古三十首 其九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一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