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公辅
金风乍觉叶初飞,撩动蒪鲈物外机。为厌坭途尘鞅急,转思秋坞晚霞辉。
有人天路驰骐足,便我园林坐钓矶。显晦行藏从此判,月梁颜色耿相依。
和晚眺 其二
谷口远尘俗,王孙草色萋。何人为贳酒,携侣共听鹂。
红日依山近,白云渡涧低。前村轰牧笛,归路树边迷。
临儿小祥
忆儿镇日念悠悠,岁月蹉跎又一周。鼎水凄风飘旧恨,滨江疏雨搅新愁。
旅笥空有生前字,浮世犹如海上沤。况滞天涯归未得,绿杨碧草叹萤流。
宿蓝桥村
驿路迢迢暮色催,苍茫托憩碧山隈。登楼树杪浮青蔼,眺望岚光横紫堆。
牧竖已横牛背返,山花犹带夕阳开。桥头多少劳人迹,浪说当时仙子来。
同黄饷科小酌水陆洲寺
名胜不辞胜具稀,水分山色逗禅扉。人依叔度波光阔,话入宗乘棒喝微。
但悟此中无二法,那从他处觅初机。烟洲月渚空人虑,别却山门事转非。
瀛一侄母子夫妇三寿
紫气缤纷丽古冈,西池消息到华堂。山鸣露浥樛弥秀,椿霭霞流婺更光。
酒酌麻姑浮沆瀣,响谐琴瑟振璈琅。九如三寿原同调,歌向阶前乞玉浆。
和荔圃长春
人从圃里觅閒人,我向闲中觅我真。日入虚亭通北牖,树依短壁结西邻。
但看树色扶疏影,便议春情点缀匀。不论岁寒还岁暖,一春过了又逢春。
区敬庭舅荔圃话旧 其二
山中何所闻,喜逐鹿麋群。缓步烟萝径,共看薜荔云。
鱼翻芳沼浪,风动老荷芬。又觉樵歌沸,留连酌暮曛。
赠陈司理貤封并之官乾州
法曜辉腾福曜明,封章宠锡重持平。胸中素有筹边略,郢上今誇借箸名。
勿以梁山多警燧,正凭刺史壮长城。出奇自昔推陈氏,传檄行看达帝京。
衙署观桃 其五
双树桃开出格森,红妆丹脸映云岑。芳魂恐逐东风老,逸兴宜携北海寻。
倚槛婆娑生远韵,满身重叠逗轻阴。衙斋传舍谁为主,只是烟霞物外心。
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 其二
旅夕逢三五,维舟近卜林。山僧供素品,晚酌佐情深。
夜寂风生袖,月移岸徙阴。亭杯不可问,此夕他乡心。
和木生添丁韵
草堂冉冉带春星,辉映郁葱绕户庭。曙色当窗流霭碧,兰芽向日效砌青。
娱孙漫效分甘老,贻训应知学易丁。眼下未须闲计较,先人旧有一函经。
至日舟中
葭管飞灰景物移,微阳昨夜渡江湄。朔风凛烈帆樯觉,暖气初回花木知。
香圃梅花应有韵,客途柳色尚含姿。纷纷四牡驱驰急,那似沙边稳卧鸶。
移镇辰阳杨司马饯于河洑寺
流水纡回枕碧邱,丛林高处豁双眸。岚光远度晴峰翠,树影阴移法宇幽。
暂托杯中消俗累,应知物外有天游。前驺无奈催行急,又向花源驿道脩。
寄答陈平若同门
怀人几度感秋蓬,消息遥凭健羽鸿。虽是停云浮影渺,犹然鸣鹤和声通。
华山未许希夷擅,石峒还期鲁直同。自笑风尘空潦倒,扁舟泛向海之东。
寿陆久矣
二月春光媚,八旬弧矢辰。南山招结社,北海任娱宾。
岁月闲中得,风花物外亲。双星辉舞袖,不用守庚申。
闻四兄养病
别来已岁馀,雁影不堪疏。矍铄遥闻尔,陟冈差慰予。
采薪乍有信,飞梦觉纷如。寄语阿咸子,殷勤问起居。
家眷至衙
朗陵三度阅梅花,每觉乡心感物华。老妇携来孙与子,一堂相聚宦为家。
流莺巧弄春风袅,弱柳柔翻暖日斜。妻务焚香儿课读,公庭无事早归衙。
和容亲家借馆
僻园只可避浮华,点缀凭谁景色加。彩笔纵横翻荇藻,俗尘扫净盼风沙。
鸥闲每盼扬雄室,客至时烹陆羽茶。太乙老人爱俊逸,藜光昨夜到山家。
水亭赏花
东风淡荡散溪湾,吹送春光也不悭。儿报花开催我看,我携酒伴意花闲。
香情艳意容狂叟,绿态红妆入醉颜。非是年来归计早,那从频赏向林间。
又前韵
三月葵芳沼水湾,幽人得趣几曾悭。云开日丽花添丽,风静花闲主亦闲。
剩有丹心堪结子,可无白酒一怡颜。从来春色难关住,任出墙头薜荔间。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334篇诗文
挽陈慈舟亲家
得允请报告
九如图寿邓抱真七十一
赠杨金山堪舆
上疏
寄长沙蔡司理
顾义仲访余常德
落梅十首 其一
赠平若乃弟
送容亲家
守岁步何采侯年家韵
元旦朝贺
叱石八景 其二 谷里泉琴
哭临儿 其三
仲春怀华阳王函三国附寄 其一
端州别儿侄辈取道粤西之湖北
初一日同高戴韦龙乘六二同年并江西张墨卿桥梓饮于东家
赍捧回任
荆门道中
宝庆署中得念唐表兄书
悼张月沙同年
桂林道中古松甚盛每有土人烧砍
和郭伯从何木生添孙韵
途中午日忆家前韵
归田十首 其二
挽李门生
贺小泽梁学培进庠
侍经筵
余舅六十一
北路值春怀诸兄并朱志晓容同年
宿周家田庄 其一
又莫启瑶在坐因色感于乃侄承昊被虏未归
寄与区郎
归田十首 其八
寿锦袍罗
九江道上
元旦拜圣节回
驿舍早行
添孙和韵
二十二日寓南雄萧子华持扇索诗其母贞节堂上有芝兰词陈省堂所作灯 ...
赋赠容贞子因怀其先君旧约
同黄饷科游岳麓看禹王碑谒孔圣庙 其二
答区舅问病
荥王元夜招饮看珠灯烟火
衙署观桃 其三
和五羊萧鸾赓老者
起程
拜父亲遗像
元日怀诸父老子弟
衡山偶遇君常约游衡山不果
访容素子不遇承腆贶答之
华阳王园梅双异
忆三兄
初寒拜先考墓适君常侄携茶榼至口占
落梅十首 其六
衙署观桃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