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塘上行一首

塘上行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朝慕阳台云,暮羡巫山雨。朝云犹得荐枕席,锦衾凤裯嗟独处。

玉颜如花鉴明月,长门绿苔不可灭。梦中彷佛羊车来,寤起心肝摧断绝。

瑰姿玮态耀绮窗,绣衣袿服盛文章。婉若游龙乘云翔,呜呼不得侍君傍。

鲁日返舍,秦云不飞。妾肠巳断,君心未回。朱户几携鸾镜泣,春风长绕玉阶啼。

玉阶翩翩逐双燕,兰时同宿昭阳殿。不似龙颜从未攀,年年岁岁能相见。

诗人黄省曾的古诗

江南曲三十首 其十八

明代 黄省曾

夜遥兰缸灭,明月赠我光。不愿照侬闺,愿照君子方。

新杨柳四首 其四

明代 黄省曾

雕梁燕,雕梁燕,年年岁岁常相见。檐下犹垂芳草帘,镜中巳歇桃花面。

平生双处似双飞,诀没离魂不再归。是处逢春添绮丽,偏予闺閤减芳菲。

送惠生之太和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春色饶江舸,仙山觅太和。翠台孤日动,金殿五云多。

汉水桃花泛,襄城燕子过。习家池尚在,为我寄清歌。

予游牛首山大司马乔公馈以法酒兼命武士导之夜宿僧舍二首 其一

明代 黄省曾

雨径探双洞,云房酌两泉。牛头吟古寺,兜率醉高天。

夜榻流僧梵,春岩受客眠。应知西省客,怀我紫霞边。

春日长安客思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白马长安客,黄金帝国台。乡心片月挂,旅阁五云开。

乱乱杨花思,深深芳草杯。如何北回雁,不带锦诗来。

东门行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出东门,旭日皎皎。秋阳在高天,不复照芳草。人生无根蒂,安得免衰老。

红颜不回,壮心未已。济海无洪梁,登天无高羽。安能随腐英,无言而灭死。

欲历五岳舒烦纡,平明秣马妻子牵裾。胡为远行游,饥渴谁与知。

不如与君闭户同栖迟。

太公居渭滨,皓首无迁移。巢由相牧犊,终身颍与箕。

圣贤贵适意,黄屋何足希。愿子留故乡,何庸远行为。

康德函书至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凤署扬裾客,司文炳孝朝。甲科三第首,十妙十中翘。

旧史辉彤述,前林播藻谣。直丝挥斥早,荒径灌栖饶。

位薄名逾大,龄芳鬓巳彫。诵言时挹抱,传德每钦标。

忽惠秦河雁,思乘浒业轺。二金叨式利,千里不云遥。

会晤知何日,孤琴待尔调。

过沛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偪阳千古国,泗上起飞龙。帝业黄沙在,山城紫气空。

旧亭迷草绿,新县接霞红。馀迹犹堪访,歌台标大风。

江南曲三十首 其五

明代 黄省曾

落英不双坠,浮云作两飞。侬在百尺楼,郎在千里车。

当弩渝新福歌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光华舜日,烂熳尧云。照帝紫极,覆帝彤庭。左之礼造,右之乐兴。

神武龙飞,海内康宁。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二十 荣启期

明代 黄省曾

荣公何族,弗美身隅。扬歌郕野,抚弦而嬉。清言自宽,披吐宣尼。

契天符命,孤引东墟。

西施洞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西子芳游处,山椒尚有名。花留看镜色,云断舞衣情。

河在无星度,台空罢雨行。总言誇绝代,终是怆倾城。

临病咏怀九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古人负高蕴,举世无知己。抒愫托微吟,千载待其侣。

我今洞谅之,黄泉不可起。神情既潜会,叹息曷容止。

苍天指为正,何必同堂语。

夕佳轩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倚杖启江扉,西山暮日微。虹梁含返照,芳树蔼馀晖。

水气成霞漾,林光似旭回。众村阴渐起,犹带集禽飞。

雪后遣兴二首 其一

明代 黄省曾

玄冬素雪洒江天,谁识袁生一室眠。农谷已忧成歉岁,林花空复志丰年。

青云抗志谁堪傍,白首为歌秪自妍。冻馁妻孥颜色好,典衣惭汝缺金钱。

赋得长命缕一首

明代 黄省曾

五色灵仙缀,千丝少女攀。缕交禳绿发,臂系益红颜。

并虎分龙内,同鸾出凤间。永年从此得,何须假九还。

杭中丞惠历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台使忽从三径岁,步书遥自五云来。江湖又睹青阳始,梅柳难禁年发催。

纸上流年悲往梦,陇头耕候喜新开。山中甲子无劳问,且向桃源醉客杯。

临病咏怀九首 其六

明代 黄省曾

常览肥遁踪,思与古贤对。其骨夕已尘,忉忉念萝薜。

竹帛有遗言,昭兹托衷肺。超超诣玄表,混混皆雅致。

诵言若耳聆,俨成金兰会。日久酣此中,庶几永神契。

寄高公次副使二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有弟双飞入凤池,芬芳华萼照连枝。茅山访道今何似,瓦屋栖云旧有期。

作赋相如犹自懒,还丹葛稚笑何迟。仙凫一去无由见,唯有栽花似昔时。

金陵楼上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我在金陵百尺楼,秋河高映玉杯流。若教明月家山度,为寄长安此夜愁。

黄省曾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63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