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顷以多言害道绝不作诗两日读大学诚意章有感至日之朝起书此以自箴盖不得已而有言云

顷以多言害道绝不作诗两日读大学诚意章有感至日之朝起书此以自箴盖不得已而有言云

宋代 朱熹

神心洞玄鉴,好恶审薰莸。云何反自诳,闵默还包羞。

今辰何冬节,寤叹得隐忧。心知一寸光,昱彼重泉幽。

朋来自兹始,群阴邈难留。行迷亦已远,及此旋吾辀。

诗人朱熹的古诗

题西林院壁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巾屦翛然一钵囊,何妨且住赞公房。却嫌宴坐观心处,不奈檐花抵死香。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其六

宋代 朱熹

深寻两林间,清波贯华屋。莲社有遗踪,草堂非旧筑。

脩廊馀故刻,好丑杂珉玉。亦复记经行,深惭后人读。

训蒙绝句 唤醒

宋代 朱熹

为学常思唤此心,唤之能熟物难昏。才昏自觉中如失,猛省猛求明则存。

次秀野杂诗韵 其一 又五绝卒章戏简及之主簿

宋代 朱熹

暮年药裹关身切,此外翛然百不贪。薏苡载来缘下气,槟榔收得为祛痰。

江月图

宋代 朱熹

江空秋月明,夜久寒露滴。扁舟何处归,吟啸永佳夕。

答择之

宋代 朱熹

长言三复尽温纯,妙处知君又日新。我亦平生伤褊迫,期君苦口却谆谆。

祠事斋居听雨呈刘子晋

宋代 朱熹

刀笔常时箧笥盈,斋祠今喜骨毛清。与君此日俱无事,共爱寒阶滴雨声。

立春大雪邀刘圭甫诸兄游天湖

宋代 朱熹

同云被四野,寒气惨悲凉。回风一以定,密雪来飘扬。

时当冬候穷,开岁五日彊。蓬巷无与适,陟此琼台冈。

宾友既追随,儿童亦携将。攀跻得冢顶,徙倚聊彷徨。

俯视千里空,仰看万鹤翔。远迷乱峰翠,近失平林苍。

偃薄莹神骨,咀咽清肝肠。朗咏招隐作,悲吟黄竹章。

古人不可见,来者谁能量。且复记兹日,他年亦难忘。

罗汉果次敬夫韵

宋代 朱熹

目劳足倦登乔岳,吻燥肠枯到上方。从遣山僧煮罗汉,未妨分我一杯汤。

墨庄五咏 其五 君子亭

宋代 朱熹

倚杖临寒水,披襟立晚风。相逢数君子,为我说濂翁。

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五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白酒频斟当啜茶,何妨一醉野人家。据鞍又向冈头望,落日天风雁字斜。

小均四景诗 其一

宋代 朱熹

晓起坐书斋,落花堆满径。只此是文章,挥毫有馀兴。

训蒙绝句 命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妙合之机不暂停,自然气化与流形。

原于妙合名为命,即此而思得性灵。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七

宋代 朱熹

晋阳启唐祚,王明绍巢封。垂统已如此,继体宜昏风。

麀聚渎天伦,牝晨司祸凶。乾纲一以坠,天枢遂崇崇。

淫毒秽宸极,虐焰燔苍穹。向非狄张徒,谁办取日功。

云何欧阳子,秉笔迷至公。唐经乱周纪,凡例孰此容。

侃侃范太史,受说伊川翁。春秋二三策,万古开群蒙。

芹溪九曲诗 其四

宋代 朱熹

四曲烟云锁小楼,寺临乔木古溪头。僧归林下柴门静,麋鹿衔花自在游。

竹节滩

宋代 朱熹

船下清江竹节滩,长烟漠漠水漫漫。人家断岸斜阳好,客子中流薄暮寒。

拜张魏公墓下

宋代 朱熹

衡山何巍巍,湘流亦汤汤。
湘公独何往?剑履在此堂。
念昔中兴初,孽竖倒冠裳。
公时首建义,自此扶三纲。
精忠贯宸极,孤愤摩穹苍。
元戎二十万,一旦先启行。
西征奠梁益,南辕无江湘。
士心既豫附,国威亦张皇。
缟素哭新宫,哀声连万方。
黠虏闻褫魄,经营久彷徨。
玉帛骤往来,士马且伏藏。
公谋适不用,拱手迁南荒。
白首复来归,发短丹心长。
拳拳冀感格,汲汲勤修攘。
天命竟难谌,人事亦靡常。
悠然谢台鼎,“骑龙白云乡”。
坐令此空山,名与日月彰。
千秋定军垒,岌嶪遥相望。
贱子来岁阴,烈风振高岗。
下马九顿首,抚膺泪淋浪。
山颓今几年,志士日惨伤。
中原尚腥膻,人类几豺狼!
公还浩无期,嗣德炜有光。
恭惟宋社稷,永永垂无疆。

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 其四

宋代 朱熹

风高木落晚秋时,日暮千林黄叶稀。祇有苍苍谷中树,岁寒心事不相违。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天骄得意任驱驰,太岁乘蛇已应期。一夜旄头光殒地,饮江胡马未全知。

赵君泽携琴载酒见访分韵得琴字

宋代 朱熹

山城夜寥阒,虚堂杳沉沉。王孙有高趣,挈榼来相寻。

喜兹烦抱舒,未觉杯酒深。一为尘外想,再抚丘中琴。

馀音殷雷动,爽籁悲龙吟。寄谢筝笛耳,宁知山水音。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