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括滕王阁序用韵送夏见吾公祖年丈赍捧北上

括滕王阁序用韵送夏见吾公祖年丈赍捧北上

明代 霍与瑕

十旬胜会友如云,千里逢迎得旧群。冈峦岛屿坐中分,襜帷暂驻乐同醺。

骖騑上路见吾君,清霜紫电王将军。腾蛟起凤烂人文,赠言临别更慇勤。

渔舟唱晚忽分手,有怀投笔龙蛇走。逸兴遄飞花傍柳,一言均赋射牛斗。

耸翠流丹光照缶,爽籁纤歌横浦口。响穷彭蠡一尊酒。

明晨捧袂阿谁边,烟光潦水共长天。仙人旧馆朱华前,衡阳雁断对愁眠。

奉承宣室正当年,青云壮志白云篇。请缨天柱早加鞭,宇宙无穷十大千。

诗人霍与瑕的古诗

论诗呈双鱼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王风雅之亡,鄘卫风之变。变雅多隐忧,变风多哀怨。

离乱亡国音,万世良足鉴。岂无君子人,幽怀空永叹。

更有栖衡门,又如歌简简。轻世肆其志,高尚不自乱。

惓惓尼山叟,凤衰游不倦。磬写当年心,滔滔竟不反。

晚归正诗歌,百代垂明宪。

侍甘泉师谒四贤祠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高山千载瞻前哲,庭宇经营信有心。门户森然廊寝异,阶除宛似奥堂深。

虹垂两涧清殊派,屏展诸峰碧万寻。终古秉彝应不泯,同祠配享匪斯今。

上弦月

明代 霍与瑕

少小迄今尚慕仙,无端世网苦牵缠。八千行路天中伏,两度离家月上弦。

喜见缁尘随雨静,漫乘凉露带星眠。明朝又蹑高人躅,应是邯郸旧有缘。

寄家书南京偶题书缄

明代 霍与瑕

年年天北递离忧,此日城西思倍愁。正拟封书凭雁翼,又逢挝鼓竞龙舟。

乔椿锁翠皆无恙,棣萼舒红亦寡俦。一报安宁一惆怅,漫将情绪咽歌喉。

早春即事和韵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昨夜雪霏霏,今朝风乍微。桃花间菜花,春色竞芳菲。

盍簪楼杂咏十首 其七

明代 霍与瑕

上上盍簪楼,遥天一望收。日移南陆晷,风送海门秋。

五岭紫霞幛,三山杜若洲。看看星河近,乘槎好溯流。

新春再和韵杂兴 其七

明代 霍与瑕

天皇留相国,兹事果康哉。勉勉垂温语,频频赐御杯。

亲丧时遣使,帝德日宏开。会睹盐梅合,鸿恩遍草莱。

承卢星野教闻谤毋辩小诗谢教兼申来樵旧约 其一

明代 霍与瑕

削迹樵西旧水涯,关心明月到山时。去年叠叠攀跻约,此夜悠悠音信迟。

九十春归花伴鸟,几回怀放酒兼诗。巾车紫盖三城外,何日来过慰远思。

奉怀素予刘尊师 其一

明代 霍与瑕

三十年前此拜师,祇今风景尚依稀。春霭每随山上下,晚霞时与鹭低飞。

松阴昼永风生袂,桂影秋深香染衣。兰水潼关龙起后,白云封尽旧柴扉。

赠沈尹北征 其七

明代 霍与瑕

北风落榕叶,暮潮送远舟。对酒无多言,情意郁绸缪。

我歌君为醉,莫惜此巨瓯。明发胥江上,江水空悠悠。

江南弄八景 其四 桂圃风香

明代 霍与瑕

短槎迢递溯银河,金风吹冷桂枝柯,广寒宫里问嫦娥。

问嫦娥,秋几许。探花郎,来伴侣。

明代 霍与瑕

二更山月照江清,十五以来夜夜明。遥想雁行俱得意,静虚堂上答歌行。

得同亭杂咏 其七

明代 霍与瑕

无事太从容,清宵坐得同。好风来桂圃,明月照藜涌。

林影筛衣碎,花香入酒醲。莫歌丛桂树,人在小山东。

出都门口占别家兄

明代 霍与瑕

偷得南楼半月閒,营车驿马又间关。欲知后夜相思处,银汉星河月一弯。

邓仰泉偕侄访余山中索诗座上作

明代 霍与瑕

云锁樵关晚乍开,廿年知己过荒台。豚鱼远致青山盒,酒醒频倾碧涧杯。

竟日高谈陪二仲,好风吹暖韵三槐。我能剧饮君须醉,隔海重烟雨又来。

桥梓长春

明代 霍与瑕

何处人间两地仙,斑斓歌舞入新篇。筵当秋序黄花瘦,老饫春风白发鲜。

雨露千山桥伴梓,闽江万里水连天。好将寿考作人雅,去赞台莱杞李妍。

赠沈尹北征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清朝选骏逸,骐骥入驰驱。发轫试康庄,来下广州车。

庭前雀可罗,门绝故人书。大奸与巨姓,屏息若籧篨。

廉公信有威,赫赫民所都。

奉酬勉纯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客子登征途,云山淡且好。漫漫夜向长,冉冉秋将老。

亲戚生别离,童仆自相保。极目天之涯,零零尽衰草。

回顾望旧乡,忧思那能道。

泊丈亭寄翁见海中丞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孤松山畔影亭亭,有客盘桓独抱情。古瑟自传流水调,新诗应与国风评。

且看云雨膏中野,肯把寒泉忘旧盟。半醉将来天欲晚,寥寥远道少人行。

走笔答何次澜见寄

明代 霍与瑕

十载江湖不记还,今携妻子入樵关。熹微烟火饶新赏,管领风花得旧间。

独对兔蟾秋淡荡,不闻鸡犬夜平安。山中合有诸仙在,行访真诠驻壮颜。

霍与瑕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