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奉酬勉纯 其三

奉酬勉纯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皎皎对明月,泠泠抚孤琴。呦呦调鹿鸣,青青怀子衿。

清声流徵羽,逸响振穷林。神理有感通,孑然独伤心。

诗人霍与瑕的古诗

浮邱社诗上赵縠阳太史宪长 其五

明代 霍与瑕

唐宋以前皆有记,由来此地是仙家。偷閒冉冉循芳径,纵目悠悠感岁华。

漫把真烟磨写字,旋淘丹井汲烹茶。诗成坐啸无人和,时向池塘数野花。

桂之坡

明代 霍与瑕

桂之树,彼美无度。几回春风,几回春雨。凉秋八月,太清泫露。

有茁其华,芬芳布濩。

德州别达泉朱殿撰 其四

明代 霍与瑕

漠漠燕郊云,悠悠德州水。后会悠何期,且进杯中醴。

落魄多惨悽,况逢人别离。男儿羞堕泪,忍涕赠琼瑰。

愿君置怀袖,毋忘今所期。

括滕王阁序用韵送夏见吾公祖年丈赍捧北上

明代 霍与瑕

十旬胜会友如云,千里逢迎得旧群。冈峦岛屿坐中分,襜帷暂驻乐同醺。

骖騑上路见吾君,清霜紫电王将军。腾蛟起凤烂人文,赠言临别更慇勤。

渔舟唱晚忽分手,有怀投笔龙蛇走。逸兴遄飞花傍柳,一言均赋射牛斗。

耸翠流丹光照缶,爽籁纤歌横浦口。响穷彭蠡一尊酒。

明晨捧袂阿谁边,烟光潦水共长天。仙人旧馆朱华前,衡阳雁断对愁眠。

奉承宣室正当年,青云壮志白云篇。请缨天柱早加鞭,宇宙无穷十大千。

一苇所如四首 其一 春

明代 霍与瑕

昨夜雨初收,今朝风更好。城北水添渠,城南花发早。

美人召春游,衣裳为颠倒。桂舟依岸莎,兰桡开水藻。

崇桃夹涧红,郁李缘堤缟。欣欣发树枝,交交啼野鸟。

万物感春和,吾亦开怀抱。放舟复放舟,直抵三山岛。

赠沈尹北征 其八

明代 霍与瑕

生在太平时,四海无疆址。南北游宦途,相去万馀里。

一朝分袂别,便是天涯事。深秋八九月,鸿雁多南逝。

极目霄汉间,应有书来寄。

下第自遣

明代 霍与瑕

十载无知己,三旬下第身。春风堪堕泪,杨柳总伤神。

归去云山好,重来岁月新。未须愁落魄,祇恐负经纶。

山斗遗思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奕奕古愚翁,巍科冠闽中。膴仕主春闱,藻鉴知钜公。

借惠我海邦,卓然斯文宗。珍重在人伦,依稀回淳风。

奇识兼异政,口碑今尚丰。

陟东门 其四

明代 霍与瑕

我思古人,尼叟时宪。堂堂仁义,低垂管晏。浩然者存,万世如见。

彼美人之寿兮,硕人之寿兮。

早春即事和韵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昨夜雪霏霏,今朝风乍微。桃花间菜花,春色竞芳菲。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六

明代 霍与瑕

矫矫绿衣郎,乌纱拖赤舄。青鬓始微霜,占此元宵席。

寄潘春楼年兄

明代 霍与瑕

维此暮春,既多受祉。邦家之光,薄言观者。既见君子,岂乐饮酒。

顾我复我,亦孔之厚。四月维夏,七月流火。一日不见,子惠思我。

秋日凄凄,白露为霜。天子命我,时迈其邦。我独南行,忧心且伤。

显允君子,远于将之。旨酒斯柔,称彼兕觥。何以赠之,追琢其章。

既醉而出,出自东门。眷言顾之,英英白云。泉流既清,泛泛杨舟。

嗟我怀人,我心悠悠。念彼硕人,在水一方。怀之好音,不成报章。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五

明代 霍与瑕

交梨大如斗,火枣围盈尺。缤纷荐寿筵,共映蟠桃赤。

秋江送远 其四

明代 霍与瑕

露冕三年广甸,搴帷二载浔州。两地去思洵美,巍然祠宇江头。

送梁浮山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昨日唱莲歌,今朝击桂楫。桂楫趁时游,莲歌暂时辍。

既侈昼绣荣,复缓鸣珂节。振振缵世裘,明明扬祖烈。

乡曲有公言,阀阅真奇杰。珍重远于征,江花采盈撷。

黄莱轩见怀依韵奉谢 其一

明代 霍与瑕

避暑西峰俯太荒,山高人静日偏长。最宜古树依檐碧,更有閒花满涧香。

风采久疏怜旧雨,晚阴谁共纳新凉。再三歌讽阳春曲,清韵悠悠绕野塘。

府江吟 其一

明代 霍与瑕

三千水驿尧封,百二山河禹甸。谁云帝子仙游,万古重华如见。

元夜立春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元夜灯花何绮丽,迎春士女更丽娟。几回白眼偷怜玉,三绕青牛乱著鞭。

月下偏携耽酒伴,杖头多带买花钱。晚街好处寻吾乐,肯把春风让少年。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七

明代 霍与瑕

三城去三山,沧波三万里。仙子时来游,印下西山履。

五月望日至雷塘大水始涸忆在邕州曾为李侍御言太阴犯毕豕将涉波今 ...

明代 霍与瑕

暮春三月侍邕州,漫说星文似州愁。几见太阴偏犯毕,堪怜洪水正横流。

自嗤捧土难援溺,肯信乘桴好远游。故国不知今底事,观澜谁坐四峰楼。

霍与瑕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