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纪昀
红笠乌衫担侧挑,苹婆杏子绿蒲桃。谁知只重中原味,榛栗楂梨价最高。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八
斑斓五色遍身花,深树多藏断尾蛇。最是山南烽戍地,率然阵里住人家。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九
闽海迢迢道路难,西人谁识小龙团。向来只说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八
小煮何曾似鳆鱼,恼人幽梦夜深余。贫家敢恨无眠处,燕寝清香尚不除。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十一
断壁苔花十里长,何年雄镇控西羌。金瓶舍利行人息,筑塔当从阿育王。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二
乌巾垫角短衫红,度曲谁如鳖相公。赠与桃花时颒面,筵前何处不春风。
读小元和鹑衣子传戏题转韵
声声鶗鴂东风急,瞥眼飞红觅不及。蝶衣粉褪碎缡褷,香魂犹抱空枝泣。
斜阳芳草谁长吟,别鹤一曲伤春心。手中尺半铁绰板,铸成曾费千黄金。
可怜破衲重重补,不是寻常春线缕。柔情宛转引成丝,百折千回无处数。
缠头十万酣春风,倾家买笑宁惟公。乞食落魄不自讳,嗟哉兀傲真英雄。
闻有丹青传好事,吾虽未见知其意。绿惨红愁儿女情,天高地阔风云气。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五
摇曳兰桡唱采莲,春风明月放灯天。秦人只识连钱马,谁教歌儿荡画船。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四
逢场作戏又何妨,红粉青娥闹扫妆。仿佛徐娘风韵在,庐陵莫笑老刘郎。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七
长波一泻细涓涓,截断春山百尺泉。二道河旁亲驻马,方知世有漏沙田。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二
夜深宝气满山头,玛纳斯南半紫镠。两载惊心驰羽檄,春冰消后似防秋。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八
竹马如迎郭细侯,山童丫角啭清讴。琵琶弹彻明妃曲,一片红灯过彩楼。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三
银瓶随意汲寒浆,凿井家家近户旁。只恨青春二三月,却携素绠上河梁。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六
藁砧不拟赋刀环,岁岁携家出玉关。海燕双栖春梦稳,何人重唱望夫山。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十
吐蕃部落久相亲,卖果时时到市闉。恰似春深梁上燕,自来自去不关人。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七
桃花马上舞惊鸾,赵女身轻万目看。不惜黄金抛作埒,风流且喜见邯郸。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九
玉笛银筝夜不休,城南城北酒家楼。春明门外梨园部,风景依稀忆旧游。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二十七
芳草丛丛各作窠,无名大抵药苗多。山亭宴罢扶残醉,记看官奴采薄荷。
和蒙泉秋感
一湾银浦淡云流,长笛萧条赵倚楼。往日情怀全似梦,频年飘泊始知愁。
风寒大泽鱼龙夜,霜卷长天雕鹗秋。惆怅旧来红叶渡,不堪重棹木兰舟。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三
露叶翻翻翠色铺,小园多种淡巴菰。红潮晕颊浓于酒,别调氤氲亦自殊。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一
秀野亭西绿树窝,杖藜携酒晚春多。谯楼鼓动栖鸦睡,尚有游人踏月歌。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112篇诗文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六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 其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六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二十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六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二十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九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六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九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六
夜泊吴江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十
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 其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九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十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九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
自题秋山独眺图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十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 其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