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纪昀
露叶翻翻翠色铺,小园多种淡巴菰。红潮晕颊浓于酒,别调氤氲亦自殊。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九
五月花蚊利似锥,村村拟筑露筋祠。城中相去无三里,夜卷疏帘不下帷。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
万家烟火暖云蒸,销尽天山太古冰。腊雪清晨题牍背,红丝砚水不曾凝。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十二
惊飙相戒避三泉,人马轻如一叶旋。记得移营千戍卒,阻风港汊似江船。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一
金碧觚棱映翠岚,崔嵬紫殿望东南。时时一曲升平乐,膜拜闻呼万岁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一
凿破云根石窦开,朝朝煤户到城来。北山更比西山好,须辨寒炉一夜灰。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
越曲吴歈出塞多,红牙旧拍未全讹。诗情难似龙标尉,好赋流人水调歌。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十
吐蕃部落久相亲,卖果时时到市闉。恰似春深梁上燕,自来自去不关人。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六
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内清泉尽向西。金井银床无用处,随心引取到花畦。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三
银瓶随意汲寒浆,凿井家家近户旁。只恨青春二三月,却携素绠上河梁。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三
绣羽黄襟画里看,鸳鸯海上水云寒。如何夜夜双栖梦,多在人间斗鸭栏。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六
雪地冰天水自流,溶溶直泻苇湖头。残冬曾到唐时垒,两派清波绿似油。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七
十里春筹雪化泥,不须分垄不须畦。珠玑信手纷纷落,一样新秧出水齐。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九
闽海迢迢道路难,西人谁识小龙团。向来只说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二
炉烟袅袅众香焚,春草青袍两面分。行到幔亭张乐地,虹桥错认武夷君。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六
腊雪深深坼地寒,经冬宿麦换苗难。农家都是春初种,一样黄云被垄看。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五
西到宁边东阜康,狐踪处处认微茫。谋衣却比羊裘易,粲粲临风一色黄。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九
澄彻戎盐出水涯,分明青玉净无瑕。犹嫌不及交河产,一色轻红似杏花。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五
摇曳兰桡唱采莲,春风明月放灯天。秦人只识连钱马,谁教歌儿荡画船。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112篇诗文
夜泊吴江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五
韩桂舲秋曹出其先世洽隐园三友图属题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九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五
河中石兽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四
和蒙泉秋感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九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六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六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十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六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十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一
十一月初一日渡黄河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九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 其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二十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