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纪昀
摇曳兰桡唱采莲,春风明月放灯天。秦人只识连钱马,谁教歌儿荡画船。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九
闽海迢迢道路难,西人谁识小龙团。向来只说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五
廛肆鳞鳞两面分,门前官柳绿如云。夜深灯火人归后,几处琵琶月下闻。
不怕鬼 / 曹司农竹虚言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四
绿塍田鼠紫茸毛,搜粟真堪赋老饕。八蜡祠成踪迹绝,始知周礼重迎猫。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十
吐蕃部落久相亲,卖果时时到市闉。恰似春深梁上燕,自来自去不关人。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五
西到宁边东阜康,狐踪处处认微茫。谋衣却比羊裘易,粲粲临风一色黄。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二十七
芳草丛丛各作窠,无名大抵药苗多。山亭宴罢扶残醉,记看官奴采薄荷。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六
地近山南估客多,偷来番曲演鸯歌。谁将红豆传新拍,记取摩诃兜勒歌。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七
剪剪西风院落深,夜凉是处有蛩音。秦人不解金笼戏,一任篱根彻晓吟。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
万家烟火暖云蒸,销尽天山太古冰。腊雪清晨题牍背,红丝砚水不曾凝。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七
收麦初完收谷忙,三春却不入官仓。可怜粒粒珍珠滑,人道多输饼饵香。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
谁言天马海西头,八骏从来不易求。六印三花都阅遍,何曾放眼看骅骝。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二
夜深宝气满山头,玛纳斯南半紫镠。两载惊心驰羽檄,春冰消后似防秋。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十一
断壁苔花十里长,何年雄镇控西羌。金瓶舍利行人息,筑塔当从阿育王。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一
城南风穴近山坳,一片涛声万木梢。相约春来牢盖屋,夜深时卷数重茅。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二
炉烟袅袅众香焚,春草青袍两面分。行到幔亭张乐地,虹桥错认武夷君。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六
腊雪深深坼地寒,经冬宿麦换苗难。农家都是春初种,一样黄云被垄看。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二
良田易得水难求,水到深秋却漫流。我欲开渠建官闸,人言沙堰不能收。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三
到处歌楼到处花,塞垣此地擅繁华。军邮岁岁飞官牒,只为游人不忆家。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112篇诗文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 其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 其三
河中石兽
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 其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九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五
十一月初一日渡黄河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八
韩桂舲秋曹出其先世洽隐园三友图属题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十三
夜泊吴江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二十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二
自题秋山独眺图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九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六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十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六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二十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三
和蒙泉秋感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六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