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纪昀
山禽满树不知名,五色毛衣百种声。前度西郊春宴罢,穿帘瞥见是莺莺。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十
峻坂连连迭七层,层层山骨翠崚嶒。行人只作蚕丛看,却是西番下马陵。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三
绛蜡荧荧野未残,游人踏月绕阑干。迷离不解春灯谜,一笑中朝旧讲官。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四
拔刺银刀似脍残,有人相戒莫登盘。鱼苗多是秋虫化,倚仗曾经仔细看。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九
玉笛银筝夜不休,城南城北酒家楼。春明门外梨园部,风景依稀忆旧游。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一
蒲桃法酒奠重陈,小勺鹅黄一色匀。携得江南风味到,夏家新酿洞庭春。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七
收麦初完收谷忙,三春却不入官仓。可怜粒粒珍珠滑,人道多输饼饵香。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六
亦有新蝉噪晚风,小桥流水绿阴中。人言多是遗蝗化,果觉依稀似草虫。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九
闽海迢迢道路难,西人谁识小龙团。向来只说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四
云满西山雨便来,田家占候不须猜。向来只怪东峰顶,晓日名霞一片开。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
越曲吴歈出塞多,红牙旧拍未全讹。诗情难似龙标尉,好赋流人水调歌。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七
山田龙口引泉浇,泉水惟凭积雪消。头白蕃王年八十,不知春雨长禾苗。
和蒙泉秋感
一湾银浦淡云流,长笛萧条赵倚楼。往日情怀全似梦,频年飘泊始知愁。
风寒大泽鱼龙夜,霜卷长天雕鹗秋。惆怅旧来红叶渡,不堪重棹木兰舟。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四
山珍入馔只寻常,处处深林是猎场。若与分明评次第,野骡风味胜黄羊。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
万家烟火暖云蒸,销尽天山太古冰。腊雪清晨题牍背,红丝砚水不曾凝。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九
双城夹峙万山围,旧号虽存旧址非。孤木地旁秋草没,降蕃指点尚依稀。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六
地近山南估客多,偷来番曲演鸯歌。谁将红豆传新拍,记取摩诃兜勒歌。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
绿到天边不计程,苇塘从古断人行。年来苦问驱蝗法,野老流传竟未明。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二十八
长镵木柄斸寒云,阿魏滩中药气熏。至竟无从知性味,山家何处问桐君。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一
界画棋枰绿几层,一年一度换新塍。风流都似林和靖,担粪从来谢不能。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112篇诗文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九
不怕鬼 / 曹司农竹虚言
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 其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三
十一月初一日渡黄河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 其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十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六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六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六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六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 其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
自题秋山独眺图
河中石兽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八
读小元和鹑衣子传戏题转韵
过岭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一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二十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二十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 其五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二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八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十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