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七

清代 纪昀

剪剪西风院落深,夜凉是处有蛩音。秦人不解金笼戏,一任篱根彻晓吟。

诗人纪昀的古诗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四

清代 纪昀

拔刺银刀似脍残,有人相戒莫登盘。鱼苗多是秋虫化,倚仗曾经仔细看。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二十七

清代 纪昀

芳草丛丛各作窠,无名大抵药苗多。山亭宴罢扶残醉,记看官奴采薄荷。

河中石兽

清代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转转 一作:再转)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一

清代 纪昀

金碧觚棱映翠岚,崔嵬紫殿望东南。时时一曲升平乐,膜拜闻呼万岁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 其五

清代 纪昀

深深玉屑几时藏,出土犹闻饼饵香。弱水西流宁到此,荒滩那得禹余粮。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一

清代 纪昀

界画棋枰绿几层,一年一度换新塍。风流都似林和靖,担粪从来谢不能。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七

清代 纪昀

戍楼四面列高峰,半扼荒途半扼冲。惟有山南风雪后,许教移帐度残冬。

读小元和鹑衣子传戏题转韵

清代 纪昀

声声鶗鴂东风急,瞥眼飞红觅不及。蝶衣粉褪碎缡褷,香魂犹抱空枝泣。

斜阳芳草谁长吟,别鹤一曲伤春心。手中尺半铁绰板,铸成曾费千黄金。

可怜破衲重重补,不是寻常春线缕。柔情宛转引成丝,百折千回无处数。

缠头十万酣春风,倾家买笑宁惟公。乞食落魄不自讳,嗟哉兀傲真英雄。

闻有丹青传好事,吾虽未见知其意。绿惨红愁儿女情,天高地阔风云气。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二

清代 纪昀

良田易得水难求,水到深秋却漫流。我欲开渠建官闸,人言沙堰不能收。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五

清代 纪昀

廛肆鳞鳞两面分,门前官柳绿如云。夜深灯火人归后,几处琵琶月下闻。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一

清代 纪昀

秀野亭西绿树窝,杖藜携酒晚春多。谯楼鼓动栖鸦睡,尚有游人踏月歌。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五

清代 纪昀

白道飞流似建瓴,陡陀不碍浪花鸣。游人未到萧关外,谁信山泉解倒行。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八

清代 纪昀

界破山光一片青,温暾流水碧泠泠。游人倘有风沂兴,只向将军借幔亭。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五

清代 纪昀

初开两郡版图新,百礼都依故事陈。只有东郊青鸟到,无人箫鼓赛芒神。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一

清代 纪昀

白狼苍豹绛毛熊,雪岭时时射猎逢。五个山头新雨后,春泥才见虎蹄踪。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四

清代 纪昀

犊车辘轣满长街,火树银花对对排。无数红裙乱招手,游人拾得凤凰鞋。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九

清代 纪昀

五月花蚊利似锥,村村拟筑露筋祠。城中相去无三里,夜卷疏帘不下帷。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三

清代 纪昀

乱山倒影碧沉沉,十里龙湫万丈深。一自沉牛答云雨,飞流不断到如今。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二

清代 纪昀

割尽黄云五月初,喧阗满市拥柴车。谁知十斛新收麦,才换青蚨两贯余。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八

清代 纪昀

斑斓五色遍身花,深树多藏断尾蛇。最是山南烽戍地,率然阵里住人家。

纪昀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112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