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四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四

清代 纪昀

拔刺银刀似脍残,有人相戒莫登盘。鱼苗多是秋虫化,倚仗曾经仔细看。

诗人纪昀的古诗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五

清代 纪昀

西到宁边东阜康,狐踪处处认微茫。谋衣却比羊裘易,粲粲临风一色黄。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九

清代 纪昀

五月花蚊利似锥,村村拟筑露筋祠。城中相去无三里,夜卷疏帘不下帷。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七

清代 纪昀

长波一泻细涓涓,截断春山百尺泉。二道河旁亲驻马,方知世有漏沙田。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一

清代 纪昀

樊楼月满四弦高,小部交弹凤尾槽。白草黄沙行万里,红颜未损郑樱桃。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二

清代 纪昀

良田易得水难求,水到深秋却漫流。我欲开渠建官闸,人言沙堰不能收。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五

清代 纪昀

廛肆鳞鳞两面分,门前官柳绿如云。夜深灯火人归后,几处琵琶月下闻。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九

清代 纪昀

闽海迢迢道路难,西人谁识小龙团。向来只说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不怕鬼 / 曹司农竹虚言

清代 纪昀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也。”鬼技穷,倏然。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竟不入。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五

清代 纪昀

蛱蝶花边又柳边,晚春篱落早秋天。只怜翔粉无多少,叶叶黄衣小似钱。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四

清代 纪昀

犊车辘轣满长街,火树银花对对排。无数红裙乱招手,游人拾得凤凰鞋。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一

清代 纪昀

金碧觚棱映翠岚,崔嵬紫殿望东南。时时一曲升平乐,膜拜闻呼万岁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五

清代 纪昀

初开两郡版图新,百礼都依故事陈。只有东郊青鸟到,无人箫鼓赛芒神。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十三

清代 纪昀

开畦不问种花辰,早晚参差各自新。还忆年前木司马,手栽小盎四时春。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七

清代 纪昀

山田龙口引泉浇,泉水惟凭积雪消。头白蕃王年八十,不知春雨长禾苗。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

清代 纪昀

越曲吴歈出塞多,红牙旧拍未全讹。诗情难似龙标尉,好赋流人水调歌。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九

清代 纪昀

双城夹峙万山围,旧号虽存旧址非。孤木地旁秋草没,降蕃指点尚依稀。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三

清代 纪昀

到处歌楼到处花,塞垣此地擅繁华。军邮岁岁飞官牒,只为游人不忆家。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六

清代 纪昀

亦有新蝉噪晚风,小桥流水绿阴中。人言多是遗蝗化,果觉依稀似草虫。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七

清代 纪昀

十里春筹雪化泥,不须分垄不须畦。珠玑信手纷纷落,一样新秧出水齐。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九

清代 纪昀

玉笛银筝夜不休,城南城北酒家楼。春明门外梨园部,风景依稀忆旧游。

纪昀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112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