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朱熹
移自溪上园,种此墙阴路。墙阴少人行,来岁障幽户。
题米仓壁
度量无私本至公,寸心贪得意何穷。若教老子庄周见,剖斗除衡付一空。
和喜雨二绝 其二
黄昏一雨到天明,梦里丰年有颂声。起望平畴烟草绿,只今投笔事农耕。
秋夜叹
秋风淅沥鸣清商,秋草未死啼寒螀。幽人幽人起晤叹,仰啼河汉天中央。
河汉西流去不息,人生辛苦何终极。苍山万叠云气深,去鍊形魂生羽翼。
感尚子平事
翩然远岳恣游行,慨想当年尚子平。我亦近来知损益,只将惩窒度馀生。
步虚词二首 其一
扉景廓天津,空同无员方。丹晨舞七气,朵秀东渟房。
餐吐晨琳华,仰噏飞霞浆。竦辔绝冥外,眄目抚大荒。
策我绿轩軿,上际于浪沧。神钧亦寥朗,晻霭晨风翔。
养翮尘波里,纵神非有亡。一乐无终永,千春讵能当。
观林长仁书卷戏题问答 其一
猿去山空鹤亦飞,柴门空掩钓鱼矶。门前树叶都黄了,何事幽人久不归。
答袁机仲论启蒙
忽然半夜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若识无心含有象,许君亲见伏羲来。
杂记草木九首 其七 萱草二
西窗萱草丛,昔是何人种。移向北堂前,诸孙时绕弄。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十一 下山
行随流水声,步出哀壑底。绿树枝相樛,白涧石齿齿。
树石无穷年,流水日千里。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其八 木耳
蔬肠久自安,异味非所
小均四景诗 其四
瑞雪飞琼瑶,梅花静相倚。独占三春魁,深涵太极理。
到袁州二首 其二
袁州刺史几何人,韩李流芳独未泯。道丧时危今日意,九原遗恨一时新。
次韵择之舟中有作二首 其一
一江烟水浩漫漫,昨夜扁舟寄此间。共向船头望南北,不知何处是家山。
方广睡觉次敬夫韵
风檐雪屋澹无情,巧作寒窗静夜声。倦枕觉来听不断,相看浑欲不胜清。
次沈侍郎游楞伽李氏山房韵 其一
喜陪后骑陟崔嵬,竹里泉鸣古寺开。吟罢苏仙头白句,天风更送好诗来。
昙山题诗
颓然见此山,一一皆天作。信手铭岩墙,所愿君不凿。
次韵择之铅山道中二首 其一
几月高堂阙问安,归涂不管上天难。诵君两叠思亲句,也信从来取友端。
过樟木镇晚晴二首 其二
飞云极目疑梅岭,落日回头梦橘洲。从此不愁东路永,祇应西望转悠悠。
训蒙绝句 性
谓之性者无他义,只是苍天命理名。论性固当惟论理,谈空求理又非真。
谢人送兰 其二
淹留阅岁序,契阔心怀忧。独卧寄僧闾,一室空山秋。
徘徊起顾望,俯仰谁为俦。伊人远赠问,孤根亦绸缪。
芳馨不我遗,三载娱清幽。愧无琼琚报,厚意竟莫酬。
瞻彼南陔诗,使我心悠悠。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训蒙绝句 居敬二首 其一
拟古八首 其一
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五首 其一
崇寿客舍夜闻子规得三绝句写呈平父兄烦为转寄彦集兄及两县间诸亲 ...
公济和诗见闵耽书勉以教外之乐以诗请问二首 其二
训蒙绝句 命二首 其一
宿梅溪胡氏客馆观壁间题诗自警二绝 其二
伏蒙秘阁张丈宠顾下邑并以长篇为贶降叹之馀牵勉继韵仰求斤削僭率 ...
奉答择之四诗意到即书不及次韵 其一
小盈道中
奉陪彦集充父同游瑞岩谨次莆田使君留题之韵
次韵潮州诗六首 濠上斋二首 其一
乙卯八月晦日浮翠亭次叔通韵
咏岩桂二首 其一
五禽言和王仲衡尚书 其一
司马光好学
晦翁足疾得程道人针之而愈戏赠此诗
德兴县叶元恺家题
次韵判院丈雪意之作
训蒙绝句 存心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 其八 海棠屏
奉酬丘子野表兄饮酒之句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一
武夷七咏 其二 洞天
寄题浏阳李氏遗经阁二首 其二
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 ...
次韵伯崇登滕王阁感旧盖闻往时延阁公拜疏于此云
云谷二十六咏 其二十六 休庵
复用前韵敬别机仲
十月上休日游卧龙玉渊三峡用山谷惊鹿须要
壁间古画精绝未闻有赏音者
岳后步月
登閤皂山 其二
兰涧
送林择之还乡赴选三首 其三
拟古八首 其八
读林择之二诗有感 其一
题林择之欣木亭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一
马上赠林择之
咏红白莲
行林间几三十里寒甚道傍有残火温酒举白方觉有暖意次敬夫韵
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 其二
述怀
寄江文卿刘叔通 其二
元范尊兄示及十梅诗风格清新意寄深远吟玩累日欲和不能昨夕自白鹿 ...
训蒙绝句 心之官则思
次张彦辅赏梅韵
读书要三到
读林择之二诗有感 其二
次观瀑布韵
寄题金元鼎同年长泰面山亭
丘子野表兄郊园五咏 其一 柳
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
百丈山六咏 其一 石磴
水口行舟
宿传舍见月
云谷二十六咏 其七 云庄
仙霞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