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十月上休日游卧龙玉渊三峡用山谷惊鹿须要

十月上休日游卧龙玉渊三峡用山谷惊鹿须要

宋代 朱熹

匡庐霜天后,不见云气浮。木叶红已疏,山颜转清幽。

向闻有绝壑,乃在卧龙湫。及此遂一往,幸无烟景愁。

隮攀欲其深,泉石固所求。况有百尺崖,喷雪飞寒流。

幽岑自回抱,直下鸣青璆。便可洗我耳,枕石忘所忧。

精神共虚廓,方物皆悠悠。所恨非独往,不能恣夷犹。

仰叹云间鹤,俯羡谷中鸥。先生先我来,结屋阳冈头。

虚名付忠武,灭迹慕巢由。是间颇足居,不田亦平畴。

野人种椒橘,崖蜜易岁收。西源有老翁,卷舌藏戈矛。

似学辟世士,乃欲邀圣丘。先生且无然,但作一月留。

俟我有决计,它时卜从游。

诗人朱熹的古诗

刘德明彦集祝弟以夏云多奇峰为韵赋诗戏成五绝 其五

宋代 朱熹

炎蒸不可柰,云气满前峰。向夕风吹尽,微闻远寺钟。

游百丈山以徙倚弄云泉分韵赋诗得云字

宋代 朱熹

执热倦烦局,驾言起宵分。随川踏晓月,度岭披朝云。

攀缘川石梯,拂拭苍藓纹。喷薄惊快觌,琮琤喜先闻。

奇哉此精庐,眇然隔尘氛。诸公肯同来,定非俗子群。

永日坐清樾,短章策奇勋。慨然念畴昔,联裾已荒坟。

中路忘磬折,寸心谩丝棼。惟应泉石愿,三生有馀薰。

兹游获重寻,十载心氤氲。他年访旧躅,山灵莫移文。

醉作三首 其三

宋代 朱熹

淅淅西风起,溅溅石濑鸣。有情从是妄,个里定无情。

训蒙绝句 西铭

宋代 朱熹

人因形异种私根,不道其初同一源。直自源头明说下,尽将父母属乾坤。

次秀野杂诗韵 其四 又五绝卒章戏简及之主簿

宋代 朱熹

个中有味要君参,螫吻舂喉久不甘。珍重人心亦如此,莫将寒苦换春酣。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一 登山

宋代 朱熹

夕阳翳东峰,微月下西岭。不辞青鞋穿,陟此岩路永。

岩路永且跻,中情何耿耿。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八 云社

宋代 朱熹

自作山中人,即与云为友。一啸雨纷纷,无劳三奠酒。

和李伯玉用东坡韵赋梅花

宋代 朱熹

北风日日霾江村,归梦正尔劳营魂。忽闻梅蕊腊前破,楚客不爱兰佩昏。

寻幽旧识此堂古,曳杖偶集僧家园。岚阴春物未全到,邂逅只有南枝温。

冷光自照眼色界,云艳未怯扶桑暾。

遥知云台溪上路,玉树十里藏山门。自怜尘羁不得去,坐想佳处知难言。

但哦君诗慰岑寂,已似共倒花前樽。

宿武夷观妙堂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清晨叩高殿,缓步绕虚廊。斋心启真秘,焚香散十方。

出门恋仙境,仰首云峰苍。踌躇野水际,顿将尘虑忘。

借王嘉叟所藏赵祖文画孙兴公天台赋凝思幽岩朗咏长川一幅有契于心 ...

宋代 朱熹

山空四无人,涧树生凉秋。杖策忘所适,水木娱清幽。

散发尘外飙,濯足清瑶流。静啸长林内,举翮仍丹丘。

武夷精舍杂咏 隐求斋

宋代 朱熹

晨窗林影开,夜枕山泉响。隐去复何求,无言道心长。

好事近·春色欲来时

宋代 朱熹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阕。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十舍辛勤触热来,琴书曾未拂尘埃。秋风何事催归兴,步出闽山黄叶堆。

次秀野杂诗韵 其二 又五绝卒章戏简及之主簿

宋代 朱熹

锦文缕切劝加餐,蜃炭扶留共一柈。食罢有时求不得,英雄邂逅亦饥寒。

送林熙之诗五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君行往返一千里,过我屏山山下村。浊酒寒灯静相对,论心直欲到忘言。

西源居士斸寄秋兰小诗为谢

宋代 朱熹

知有幽芳近水开,故攀危磴斸苍苔。却怜病客空斋冷,带雨和烟远寄来。

伏蒙秘阁张丈宠顾下邑并以长篇为贶降叹之馀牵勉继韵仰求斤削僭率 ...

宋代 朱熹

向来灭迹东山东,闭门不问乌雌雄。门前有路向尘土,两足未举心先慵。

当时亦有车马客,此意欲说嗟谁同。穷居聊复追仲蔚,笃论何必须刘龚。

平生故人子张子,相思安得长相从。每劳书疏问生死,坐想星宿罗心胸。

几年持节汉水上,木牛流马旌旗红。君王辍馈思颇牧,外庸且讫来朝宗。

因能过我紫霄下,后乘载得珠帘栊。苍颜白发应笑我,曷不饱卧陶窗风。

开樽鹅池水清激,下马醮石烟空濛。须臾路转山更好,摩天巨刃排双峰。

少看银河忽倒挂,直欲跳下清泠中。南临汇泽共指点,缥缈贝阙浮珠宫。

公言平日爱登览,到此一洗群山空。坐间为我出奇句,不用远寄南飞鸿。

上言云泉足奇赏,下叹契阔欢相逢。纷吾失脚堕世网,乃有此会宁天穷。

流光过眼惊昨梦,旧约回首羞尘容。明朝却上烟艇去,灭没万顷追凫翁。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六

宋代 朱熹

追锋闻说日驱驰,旧德登庸傥有期。圣主聪明似尧禹,忠邪如许讵难知。

醉下祝融峰作

宋代 朱熹

我来万里驾长风,绝壑层云许荡胸。浊酒三杯豪气发,朗吟飞下祝融峰。

观刘氏山馆壁间所画四时景物各有深趣因为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 ...

宋代 朱熹

清秋气萧瑟,遥夜水崩奔。自了岩中趣,无人可共论。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