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孔平仲
地近长芦芦已深,舟行两岸蔚森森。能藏蛇虺连山涧,强庇蛙蟆接水阴。
疑汝此中无劲节,使吾终日隔遥岑。春风暑雨多情思,霜霰峥嵘想不禁。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四 芍药厅
芍药花初发,牵公诗思浓。露红烟紫句,全胜绿盘龙。
寄孙元忠 其二十一
秋风淅淅吹我衣,日日江楼坐翠微。江光隐见鼋鼍窟,水鸟衔鱼来去飞。
菱叶荷花净如拭,清簟疏帘看奕棋。雷声忽送千峰雨,波涛万顷堆琉璃。
题清斯堂
河流与淮接,于此一堂成。水色已可爱,主人心更清。
鱼潜晚日静,柳落秋空明。本自无尘土,何须歌濯缨。
戏促二幕客
寄语红莲幕,当歌金缕衣。探春曾有约,今日已春归。
九画一首
坦直吾所知,良彦君长者。村邦柱材美,丞府依炉冶。
弗忘念夙昔,吟奕同茇舍。
新开
湖应与海接,岁暮水犹多。净色平苍野,馀香积败荷。
舟行依累石,凫起散圆波。谁似渔翁乐,鸣榔作楚歌。
五杂组 其四
五杂组,花木春。往复来,江湖人。不获已,议和亲。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
前时大雪风扰之,有无厚薄皆不齐。今朝大雪无风色,下隰高原总盈尺。
由来此物本阴气,偏近黄昏落尤剧。斜萦碎委百千态,不是天上谁做得。
铮铮鸣霰已三日,厌坐北窗闻滴沥。自非猛下意不醒,半夜一天星斗白。
漫漫玉琢人世界,蹂践成泥真可惜。呼童梯屋器贮之,犹得煎茶待嘉客。
和介之
井邑喧嚣不忍行,捲帘终日爱江亭。竹声满耳萧萧雨,山色挨檐曲曲屏。
连夜剑光摩北斗,几时鹏翼起南溟。与君分义尤相合,有酒频来此醉醒。
再用前意
台州云海阔,梁苑雪天低。地隔书来少,心分梦去迷。
惟兄最邻近,同路隔东西。常欲投簪笏,相招傍虎溪。
寄常父 其一
六月凉泉声似雨,千家脩竹势凌云。齐州潇洒共閒暇,洗耳清流对此君。
别介之
归去白云居,山行百里馀。腰藏三尺剑,腹载五车书。
暮雨添云重,秋风落翠疏。此时别离兴,滴泪满襟裾。
途中口占
两岁东州不自知,人情全在欲分时。饯行连日侵银烛,送别临岐驻玉羁。
望见蒙山思马耳,路经沂水忆河淇。归来定得从容否,寄语庭前红药枝。
寄芸叟 其三
年过半百合归去,谨杜衡门深退藏。衰白前途有多少,使君子细更商量。
寄孙元忠 其十八
隐几萧条戴鹖冠,强移栖息一枝安。重阳独酌杯中酒,醉把茱萸子细看。
羞见黄花无数新,当令美味入吾唇。久拚野鹤如霜鬓,何用浮名绊此身。
平上去入四首寄豫章旧同官 其一
思君何时休,川长波悠悠。棋枰今生尘,诗筒谁相酬。
诸公皆才豪,吾衰惭非俦。犹当陪从容,重游东湖舟。
墙东新圃
平时乃粪壤,此日遣杷锄。岂徒日花卉,兼列果与蔬。
去家无百步,幽境若村墟。君公兹避世,聊慰忆荒庐。
春风寻细草,夜月倚高梧。穿垣置小户,直接东城隅。
走笔呈承君
围棋屡北当复战,乘兴能来不待邀。杜牧诗如道今日,最宜檐雨竹萧萧。
八月十六日玩月
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只恐月光无好恶,自怜人意有盈亏。
风摩露洗非常洁,地阔天高是处宜。百尺曹亭吾独有,更教玉
日月
月行一何速,暂上青山还复落。上星厥弛不肯休,参横毕直争头角。
日行比月更疾驰,一日一夜绕天围。光辉所烛万里同,墙边炙背快老翁。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题织锦璇玑图 其四
冬昼作
十一月十二日会集宾主共八人
寄孙元忠 其十七
喜经父阁试第一
太守视新堂
咏大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诗以集句诗赠之 其一
寄题萧文照阁
寄孙元忠 其二十九
知郡太博临宴公宇诗以为谢唐林夫在席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十二 芙蓉台
观暴
宵兴
呈介之求礼部唱和一阅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三
小庵初成奉酬元师
废庙
寄王达夫高密令
亶父寄示与谯冲元唱和药名诗因作一篇奉寄
初食牂牁菜
寄邹蹇叔
五杂组 其二
慎思移日至月望交割口占奉呈
朋友一首寄芸叟
夏旱
十画农谣一首
常父寄半夏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二
宿涝泽
集于昌龄之舍
夏夜书事
寄经父
月三章 其二
再吟六诗四首拜呈 其一
秋夜偶书
呈范清老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六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十六 西湖
饮梦锡官舍出文君西子小小画真
十一月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九
赠武科胡七
晚凉 其二
金陵观雨
两头纤纤 其四
赠王吉甫 其二
题女娲山女娲庙 其一
寄孙元忠 其十三
召伯水落
累约慎思视
还杨秘校赋
还乡展省道中作四声诗寄豫章寮友 其四
闻砧作
双门
寄孙元忠 其二十二
选官图口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