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有草

有草

明代 李达

有草有草名狗尾,秋枯半壁之坏墙。已垂寒雨折危脆,直指天衢见牢强。

寒雀六七忽翔集,谁云无角头濈濈。仰噣其穟黄口儿,旋跃墙头俛噣粒。

羡其将雏与我异,怜其衣褐与我同。四顾不待云罗至,有人作欬去无踪。

诗人李达的古诗

陪乐堂游楠溪醉后戏题

明代 李达

楠溪锦石大于钱,应笑私贫漫怨天。酒满宁惭孔北海,诗清渐近谢临川。

胜情遗世能如此,妙理传杯自沔然。更唤渔师刺船去,太平岩顶访臞仙。

楠溪道中

明代 李达

县僻山争路,桥低水半隈。春阴溪雨涨,午日石屏开。

小隐非吾愿,中年奈此材!可怜王录事,不为送钱来。

闻汝砺将赴长兴戏题三首 其三

明代 李达

仲父不弃苜蓿盘,汝从之学宜究宣。第一鴂舌谙夷语,句法它日吾亲传。

即目二首 其二

明代 李达

家鸽动成群,盘空复入云。霜毛肯为伍,霄汉偶相闻。

又看斜飞去,遥怜只影分。岁寒天地闭,何处更逢君?

积雨雉城即事三首 其三

明代 李达

读书招隐销愁句,诗佛茶仙垫角巾。遥对三吴浃旬雨,永怀大历九年春。

晓起见咏馨来信有作

明代 李达

吾乡亦云大,人物亦云冗。而我物丘园,惟以书自拥。

人皆好丝麻,菅蒯肯轻重?人皆好鼎鼐,康瓠但惭悚。

不足令诸公,视警而听耸。自叹所抱陋,大本见臃肿。

吾其耳聋欤,众论徒汹汹。吾其目盲欤,文章徒种种。

冯公爱我者,书来荷光宠。忽如得良医,眼明耳不壅。

醒时既如此,梦亦继跟踵。前岁未相识,论诗贾馀勇。

自别广陵后,神游无梏拲。接闾而连阎,常如足病尰。

阻海而负山,常如袂相捧。交谊近而失,不如远而巩。

北山喜食松子近来卧疾缙云山中遥有此寄

明代 李达

饮酒班荆度岁年,今朝抱病药栏前。满林松子知何用?空向槐山访偓佺。

高家墩池塘看鹅

明代 李达

宛颈高歌逐队归,白蘋风起縠纹微。朝来漱齿晚濯足,已换黄衣作雪衣。

寻张山人不遇三首 其三

明代 李达

天机嗜欲强分明,无补生前屡空瓶。已结匡庐白莲社,不妨范蠡养鱼经。

张氏园晨兴二首 其二

明代 李达

南窗曙色透微茫,山鸟相呼一日忙。倦拥重衾慵未起,空留道气满藤床。

湖州见梅花作

明代 李达

湖上飞云蔽洞庭,雪风红萼对冥冥。人无欲去将归意,花作孤妍百丑形。

龙湾潭观瀑二首 其一

明代 李达

下界徐行傍涧隈,忽闻天外转晴雷。冲开石罅铺霜去,遇有山风撒霰来。

松未增阴却添冷,蝉多饱腹亦鸣哀。此中能逭一时暑,酣饮何须荐绿醅。

予于湖州每电询砺砺辄曰与翁翁对弈

明代 李达

黄团渐繫磊砢影,玉局惟馀腷膊声。此日仙翁对童子,何时著我觑亏成。

山中戏题三首 其二

明代 李达

吾父山中斲竹竿,晓来扶老陟林峦。吾儿好弄关防密,拗却竹竿肤发完。

谢何承道送鳊鱼

明代 李达

垂纶露水骈睛泣,贯柳鳊鱼缩项来。烟火厨头汤作沫,江湖事往雪成堆。

游青柯亭作

明代 李达

名园此日复如何?异史魂来月夜过。士已无奇聊载鬼,亭犹绝胜见横柯。

金银气散天香落,水镜光涵晚兴多。应向滩头放舟去,搜神读罢扣舷歌。

饥雀叹

明代 李达

步出西城门,遥瞻野田雀。天寒瞻恋巢,一俯还一跃。

久已辙成环,况乃鼠为虐。岂瞻知艰虞?生计奈无著!

众雏枯树间,谁与致饮啄?日落嗷嗷声,远隔犹隐约。

前村卖米店,十里负山郭。米屑粲瞻收,分减及孤弱。

相寻肯辞远?及见终难托。衰翁心虽慈,异县迹已削。

雪急北风凉,投林色自怍。己饥犹可忍,儿饥情怀恶。

壬辰元月初二日与莼客天吴乐堂雪中游剡县大佛寺

明代 李达

剡中嶀嵊绝胜外,刮眼又见石城山。石窗石梁绕南北,天姥东对青崖閒。

奇肱飞车似叟閤,百丈翠壁开光颜。未死先升兜率院,拟听地论镌我顽。

治生不谐阙供养,瞿昙面黄蜡梅斑。姑藉此花献我佛,暗香雪里穿禅关。

永和以来诸菩萨,多将半面留人间。惟此不敧亦不坏,绀目流转生民艰。

齐梁栋宇昔丹雘,支竺讲席今榛菅。二三子皆好古者,长歔短叹宁能还?

山中戏题三首 其一

明代 李达

钁头谁打栽松次?石罅今排偃盖圆。破灶不贪拾松果,暖风来繫吊床眠。

高阳台 与成昌丈梦渠兄景山茗坐

明代 李达

绀宇山中,珠宫世外,诸天遍覆香云。唤客尝茶,能消下界炎氛。

绿阴清昼听啼鸟,纵无风、凉意纷纷。笑忘归,占断幽深,直到黄昏。

浮生但愿长如此,有堆盘野蔌,对坐天民。顿觉身轻,清谈滋味堪珍。

山林钟鼎皆天性,看英豪、旋转乾坤。为疏慵,到处看山,终日论文。

李达

李达

明凤阳定远人。永乐初以都指挥使镇守洮州,七年率兵攻西宁。进都督佥事。在镇四十年,为各族军民所畏服。正统中致仕。► 11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