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高阳台 与成昌丈梦渠兄景山茗坐

高阳台 与成昌丈梦渠兄景山茗坐

明代 李达

绀宇山中,珠宫世外,诸天遍覆香云。唤客尝茶,能消下界炎氛。

绿阴清昼听啼鸟,纵无风、凉意纷纷。笑忘归,占断幽深,直到黄昏。

浮生但愿长如此,有堆盘野蔌,对坐天民。顿觉身轻,清谈滋味堪珍。

山林钟鼎皆天性,看英豪、旋转乾坤。为疏慵,到处看山,终日论文。

诗人李达的古诗

山行效贾阆仙四首 其三

明代 李达

僻境犹深入,长吟得久淹。微行枫叶坠,断壁石形尖。

羽退秋穿牖,鬣疏松出檐。昔人耕凿地,桑竹朽株添。

次韵咏馨见寄并简静玄

明代 李达

寡言人或疑寡见,举世谁知顾元叹?言必有中独见君,维扬一会俨未散。

论诗更取刘生语,历诋诸公阙生面。意深每叹人不知,场大原无佛堪选。

我有佩牛铸农器,久废寸田但耕研。近觉诗书枉费心,拟栽梨枣勤挥汗。

二君所作亦已妙,将此那能换一馔?青山坐久殊觉佳,从此甘为不鸣雁。

山中自是清凉界,芳冽甘泉亦可念。堕樵层积作团蒲,秋月半轮生海岸。

且向此间十年坐,相逢事小尚须缓。

山行效贾阆仙四首 其二

明代 李达

石泉晴雨变,山木浅深同。蚁上阴厓藓,虫悬病树风。

行藏避客问,樵隐笑人穷。不得携妻息,应羞采药翁。

山行效贾阆仙四首 其四

明代 李达

避喧今日遂,敲磬此中闻。已作僧留发,长攀壁入云。

蛇归苔穴影,鼠窜石松群。绝顶深观化,岚阴换夕曛。

端阳前二日湖州寓庐即事

明代 李达

蒲叶堪编角饭香,湖烟渚雾水微茫。晚晴稍稍见人出,过了端阳无此凉。

寻张山人不遇三首 其三

明代 李达

天机嗜欲强分明,无补生前屡空瓶。已结匡庐白莲社,不妨范蠡养鱼经。

饮茶

明代 李达

烹茶拟注竟陵书,午枕魔高一丈馀。破睡不嫌鱼眼白,独醒久与蟹螯疏。

湖滨颇羡持竿手,海上真成逐臭夫。却忆纤纤捧茗盌,乡民唤作列仙儒。

咏馨与予未相识忽奉短信云相与论诗于梦中遥有此寄

明代 李达

入梦论文自成世,无缘识面又经春。他年相识须相问,此是依稀梦里身?

示疾

明代 李达

客床何所有,四壁绝虫吟。远梦回灯暗,丛篁折雨深。

戒寒如换世,示疾见初心。三尺无弦木,寥寥发至音。

九山湖观荷

明代 李达

偶向九山湖水滨,净光塔院正相邻。荷花脚白无垢腻,却踏淤泥幻此身。

癸巳季秋寄飞鹏兄郑州兼呈成昌老

明代 李达

温去郑州千里馀,此生奔走老柴车。空园坐定独无客,四海归来能顾予。

富贵如今心渐死,山林回首愿成虚。何当唤取成昌老,共渡黄河脍鲤鱼。

游青柯亭作

明代 李达

名园此日复如何?异史魂来月夜过。士已无奇聊载鬼,亭犹绝胜见横柯。

金银气散天香落,水镜光涵晚兴多。应向滩头放舟去,搜神读罢扣舷歌。

过余立先生芦黄居止

明代 李达

楠溪岸上故人庄,五月松筠满庄堂。象鼻山深云偃蹇,龙鳞树老日沧凉。

不归书剑淹三晋,独客乾坤已十霜。谁谓皇天无老眼?杖藜垂白入芦黄。

示砺儿

明代 李达

庭闱已愧鬓边丝,况复吾儿隔父慈。老蚌每看明月出,故巢转忆凤雏痴。

频催玩具今都办,未治归装汝岂知。岁晚车尘仍扑面,鹪鹩何处觅新枝。

陪乐堂游楠溪醉后戏题

明代 李达

楠溪锦石大于钱,应笑私贫漫怨天。酒满宁惭孔北海,诗清渐近谢临川。

胜情遗世能如此,妙理传杯自沔然。更唤渔师刺船去,太平岩顶访臞仙。

梅园

明代 李达

梅园水净锦鳞生,只欠篱边疏影横。蝉蜕久闻遗世意,鹭飞犹见羡鱼情。

须将卜筑留他日,莫遣湖山阻客程。应笑听经杜陵老,妻孥待米在江城。

雨中对山

明代 李达

积雨连朝闭户閒,龙吟枯木小园间。眼前亏蔽看云意,不肯藏山即献山。

晓出为鸟粪所污有作

明代 李达

晓出林间乐鸟乌,纵然被污复何如?已成天下奇穷者,天再穷人术已无。

题莹姨移居上塘屋后正对大坟

明代 李达

吾姨闾巷厌嚣尘,山脚安园托尘身。已卜比邻新旧鬼,可堪再拜往来人。

才看儿女完婚嫁,便与江山作主宾。莫笑灶头成老妪,题诗定与乐天亲。

壬辰元月初二日与莼客天吴乐堂雪中游剡县大佛寺

明代 李达

剡中嶀嵊绝胜外,刮眼又见石城山。石窗石梁绕南北,天姥东对青崖閒。

奇肱飞车似叟閤,百丈翠壁开光颜。未死先升兜率院,拟听地论镌我顽。

治生不谐阙供养,瞿昙面黄蜡梅斑。姑藉此花献我佛,暗香雪里穿禅关。

永和以来诸菩萨,多将半面留人间。惟此不敧亦不坏,绀目流转生民艰。

齐梁栋宇昔丹雘,支竺讲席今榛菅。二三子皆好古者,长歔短叹宁能还?

李达

李达

明凤阳定远人。永乐初以都指挥使镇守洮州,七年率兵攻西宁。进都督佥事。在镇四十年,为各族军民所畏服。正统中致仕。► 11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