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寄
虎丘此月醉笙歌,争似空山挂薜萝。禅客独行为伴侣,幽人清赏自吟哦。
纷纷影落长松静,点点光悬皎露多。象管金樽都不恋,閒情却恋我岩阿。
池阳咏雪次东坡诗韵二首 其一
漫天大雪催新句,可恼东坡下韵严。黄鹤诗佳应阁笔,葫芦样好也题盐。
月明野水横孤艇,花满寒枝压矮檐。白玉合成兹世界,大观犹忆华峰尖。
十五夜,同虎丘僧圣予玩月
纷纷歌吹乱层峦,閒里哦吟费改删。如我情方酬好月,何人游不负佳山。
婆娑竹柏影皆活,咫尺清虚府可攀。此夕虎丘添故事,参寥坡老两人閒。
五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
谁爱琼林数点鸦,灞桥驴背洛阳车。泠泠行触风前絮,缓缓归看陌上花。
玉佩金鱼将换酒,绿蓑青笠正浮家。分笺客斗新诗句,七步应输手八叉。
望王刀三洞
幽人栖隐处,白云望且重。老樵浩歌来,指点王刀洞。
冬行感怀
忧人行语影,道路不知长。冽栗寒气夜,峥嵘天色霜。
似僧无法眷,为客在家乡。难慰一生志,易伤九回场。
山村门各闭,土囤牛亦藏。自笑无归者,皇皇畛陌旁。
自越反寓绮山精舍
入门山接待,一榻慰苍凉。芟草蚊无室,浇花蝶有粮。
西湖犹在眼,禹穴未开囊。细理兹山水,消磨夏日长。
七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
玉树风摇缩项鸦,与来缓步以当车。沾衣似咤单袍冷,扑面如嘲两鬓花。
红手戏团看稚子,素萼传赏羡僧家。千人自笑非吾事,十笏因君礼药叉。
舜山失路
易失空山路,仓皇野水边。草坡牛自食,牧童何处眠。
病馀杂咏感怀初入永兴二首 其二
胡家羌笛满春风,百二山河感风雄。滚滚腥尘烘日黑,炎炎虐焰射云红。
钱囊羞涩诗看好,病体登临屐累同。时在苏君言不敢,且将仪舌捲喉中。
铁路乂
苍苍铁路乂,山水自相束。束之束不已,彼此俱不乐。
閧然林薄閒,积怒遂一发。两急终两伤,波跳石迸落。
久之筋力疲,各各自悔怍。水固坦而驰,山亦让而却。
毕竟谁是非,冥心付寥廓。独怪岩前松,俯视带戏谑。
枝风左右来,洋洋潇洒杀。灵公龛其前,龙虎俱就缚。
水石妙音声,供养如天乐。分惠及旁人,刳胸淡领略。
明晨蒙雾行,自哂清福薄。
华阳道上
华阳道上又何如。碧翠莲花簇太虚。驴背频频回首望,旁人错唤倒骑驴。
登西五台
座外高台鸟外楼,登临白眼看神州。渭城春满人皆绿,太乙云生山欲浮。
无地可为百姓哭,此天定要杞人忧。酒楼诗草吾侪事,百首千钟未肯休。
中秋二首 其一
屡游终南不果志恨
如今咄咄要书空,门外终南隔万重。自笑秦游真怪事,区区一饭缚元龙。
七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一
瑞叶纷飞太不纤,卜晴须问蜀城严。已倾旧酿屠苏酒,谁奏新声刮骨盐。
招隐门应开小径,寻梅车定驾长檐。少陵诗更添佳兴,万点山如玉笋尖。
重次濠城
天意倾元运,黎民正倒悬。沛丰民王气,谯宋识星躔。
云护真龙起,谋资一剑先。剪除狼虎尽,衽席孑遗全。
洗足驱群勇,张罗服众贤。岂知尘扰扰,早已念惓惓。
日月光辉始,山河洗濯然。偏安闻蜀汉,薄伐待周宣。
鼎卜东都日,期踰入百年。再浮淮泗棹,目断古城边。
雨后再登蕺山
东风全捲长空雨,无数峰岚向我开。贺监湖光相接去,禹陵山色直飞来。
天披一幅云林画,人少当年范蠡才。蕺草已无根可采,苍茫犹为越王哀。
夏日小步
高树凉飙下,吾其解带风。看飞锦绶鸟,听叫白头翁。
面目今伧父,乾坤一裸虫。喜无苛礼法,束缚到嗣宗。
山行望孔城村
山村景佳绝,揽辔为迟迟。矮矮隐茅屋,高高出酒旗。
枝风非杨柳,树雪是棠梨。驴背人遥羡,村中自不知。
听雨同崔关修
为客厌长夜,雨声滴君心。君心何太苦,有梦到乡城。
为语阶前雨,乡心我独轻。
李寄
李寄(1628-1700),江阴人,字介立,号因庵,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李寄,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字介立。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114篇诗文
登岭感兴
初晴入云门
读直方兄诗稿赋赠
三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
仲春二日云阳野步
谒希夷像
自号昆崙山樵戏题二绝 其二
又池阳咏雪次东坡诗韵二首 其一
久雨见月喜作
乡村
长日倦甚因书所见
八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一
卧病思避终南
兰亭四首 其四
三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一
双港溪
仲春自池阳复游华山过华州口占
登秦望山兼在道作
见打鱼者漫与
兰亭四首 其三
山外二里王氏白荷花池中心,忽开红荷一朵,入夏苦暑不出山时,往 ...
游兴福寺
雪后寄怀汤伯蕃
夜入由里山
早入绮山
舟行望荆山
六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
鄢陵道中
行次白杨镇登观音阁
顾山山茶和昆山顾潜
五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一
清明野步有感
八月十四日夜虎丘步行
呈敬寺某大师二首 其一
登上方峰
晚下三峰
呈敬寺某大师二首 其二
新安道中
西湖二首 其一
登三峰二首 其二
颍桥
途次宿州有感
过苏季子故里
野步黄山隅
涂次绮山
途中追感
大雪再次东坡韵
大雄山再访汤仲晒在道作
春日步东城李氏园戏为纤体
鹌鹑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