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寄
天意倾元运,黎民正倒悬。沛丰民王气,谯宋识星躔。
云护真龙起,谋资一剑先。剪除狼虎尽,衽席孑遗全。
洗足驱群勇,张罗服众贤。岂知尘扰扰,早已念惓惓。
日月光辉始,山河洗濯然。偏安闻蜀汉,薄伐待周宣。
鼎卜东都日,期踰入百年。再浮淮泗棹,目断古城边。
谒净慈豁和尚
寻师不费草鞋钱,稳住西湖水一湾。欲识德云真面目,只须终日对青山。
途中追感
尚子原无累,经年逐马尘。息心空望岫,免饿幸依人。
盛发风何怒,搓牙木有神。几回思买隐,自哂许由贫。
野步黄山隅
萋萋径草绿新齐,怕损春光屐缓提。潮没小桥何处渡,花开野店有人携。
犬惊怪客争来吠,鸟识幽人自在啼。两岸垂杨藏钓艇,却疑身入武陵溪。
五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
谁爱琼林数点鸦,灞桥驴背洛阳车。泠泠行触风前絮,缓缓归看陌上花。
玉佩金鱼将换酒,绿蓑青笠正浮家。分笺客斗新诗句,七步应输手八叉。
晨趋绮山
盥栉趋寒路,仓皇力易稀。霜桥人少步,曦木鸟群归。
万里浮萍客,三冬薄絮衣。归来犹若此,终日傍人扉。
西湖二首 其一
泼黛堆蓝景一新,是天有意画新辰。烟丝嬲树如游妓,春气蒸山似醉人。
狼籍花香蜂使泼,浪传风信鹊矜神。孤吟我笑苏和仲,散艇鸣金趣未真。
山外二里王氏白荷花池中心,忽开红荷一朵,入夏苦暑不出山时,往 ...
牡丹熣灿正宜时,白眼偏轻白玉枝。独尔灵心知此意,夜来私自上胭脂。
早入绮山
遥看岚霭连松柏,行口山峦面面开。曝日鼠缘松树顶,啄冰鸟立涧泉隈。
池阳咏雪次东坡诗韵二首 其二
剡水自弹安道曲,东郊难驾邵雍车。白当三腊占为麦,飞向长筵看是花。
落落不因人便热,飘飘一似我无家。严寒绝少炉中炭,又向樽前两手叉。
同可大师登蕺山绝顶眺望漫成
众峰飞舞到兹城,似与游人相送迎。丘壑收来胸次有,烟霞放去眼前明。
墨池淡淡流残沈,蕺草荒荒袭旧名。我与越山无一面,不知何故便情生。
初晴入云门
草市云门径接连,若耶溪转万峰閒。晴光新发层层岫,水势频高处处湾。
六寺春分中令宅,三亭花满小何山。谁当丽句亭桥上,应是清流与白鹇。
春日步东城李氏园戏为纤体
簇簇新花细细馨,满园春拥一馨仃。数过蝶影俄还乱,听去莺声却又停。
孕絮杨花无力舞,移根药蕊几时醒。峨山点破思乡恨,幻作江南北固青。
山行望孔城村
山村景佳绝,揽辔为迟迟。矮矮隐茅屋,高高出酒旗。
枝风非杨柳,树雪是棠梨。驴背人遥羡,村中自不知。
山阁夜坐有感,再拈群字
山月晴初见,松云散不闻。避人甘孑孑,对客敢云云。
举世皆巾帼,何时再檄文。自知非孔圣,鸟兽与同群。
池阳咏雪次东坡诗韵二首 其一
漫天大雪催新句,可恼东坡下韵严。黄鹤诗佳应阁笔,葫芦样好也题盐。
月明野水横孤艇,花满寒枝压矮檐。白玉合成兹世界,大观犹忆华峰尖。
一枝藤杖晓临池,品藻灵花句可□。愧杀夜来新雨后,山僧走报好题诗。
次杜工部秋兴八首 其六
父老阳春望转头,金陵王气索然秋。宫廷薪胆人皆讳,荆棘铜驼客已愁。
厮养时来成翼虎,英雄运去逐眠鸥。中原尺寸当□□,区脱如何视豫州。
仲春二日云阳野步
经岁长关客里门,东风特地上高原。黄鹂啼就鸠鸣树,白马嘶过犬吠村。
天欲困人如不及,春还慰我似能言。花明柳暗盈盈女,消尽江南落拓春。
游大石湾
轻云初散净无埃,眼界新晴几倍开。高浪白能连日动,遥山青欲逐人来。
终输一著于鸥鸟,恨少三閒之屋材。住向石湾最胜处,饱看饱听大江哉。
中秋二首 其一
虎丘此月醉笙歌,争似空山挂薜萝。禅客独行为伴侣,幽人清赏自吟哦。
纷纷影落长松静,点点光悬皎露多。象管金樽都不恋,閒情却恋我岩阿。
李寄
李寄(1628-1700),江阴人,字介立,号因庵,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李寄,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字介立。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114篇诗文
三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
山中无茶炭,暇则拾松枝诸物煮汤饮之,细数之五,有相助为理之意 ...
卧病思避终南
读直方兄诗稿赋赠
过苏季子故里
望王刀三洞
重次濠城
与无为上人移坐石上重烹白乳泉有述
登三峰二首 其二
登君山
十五夜,同虎丘僧圣予玩月
自号昆崙山樵戏题二绝 其二
六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
见打鱼者漫与
舜山失路
出三原北门十五里曰桥头杏花竟十里走马一游漫成遣兴
暮春过汤伯蕃村居
乡村
再入华山
长日倦甚因书所见
自号昆崙山樵戏题二绝 其一
顾山山茶和昆山顾潜
晚下三峰
登秦望山兼在道作
颍桥
行次白杨镇登观音阁
途次宿州有感
夏日小步
鄢陵道中
呈敬寺某大师二首 其二
谒希夷像
渡京口
大雄山再访汤仲晒在道作
夜入由里山
登岭感兴
七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
早春复游虞山
又池阳咏雪次东坡诗韵二首 其一
北斗峰
病馀杂咏感怀初入永兴二首 其二
七夕戏占
清明野步有感
自越反寓绮山精舍
华州道中
署中有怀终南
登西五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