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途次宿州有感

途次宿州有感

明代 李寄

暮春日日著征衫,路过中州语渐谙。起伏山皆趋泗上,阴晴天已入江南。

人前壮气今都尽,马后征尘最不堪。自笑游秦惟舌在,好吟梁父伴瞿昙。

诗人李寄的古诗

早入绮山

明代 李寄

遥看岚霭连松柏,行口山峦面面开。曝日鼠缘松树顶,啄冰鸟立涧泉隈。

仲春二日云阳野步

明代 李寄

经岁长关客里门,东风特地上高原。黄鹂啼就鸠鸣树,白马嘶过犬吠村。

天欲困人如不及,春还慰我似能言。花明柳暗盈盈女,消尽江南落拓春。

鄢陵道中

明代 李寄

朝暾媚平陆,一路草新齐。村犬追驴吠,林禽背客啼。

此行真草草,无事亦栖栖。为有男儿志,征尘尽日迷。

赠王子明

明代 李寄

一忍游斯世,穷冬境自春。学能安素位,诗不怨骄人。

家破非缘已,朋来肯诉贫。吾天期重荷,百鍊到君身。

三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

明代 李寄

雪中树黑生乌鸦,占麦农人祝满车。万里连山疑入画,一朝见晛悟空花。

满江芦映渔人艇,绕屋梅开处士家。闭户先生三日卧,壁閒闲杀小钱叉。

登君山

明代 李寄

乾坤晴日大,千里不曾迷。白练分江静,青烟剪树齐。

独游全是兴,偶影自无诋。世路容余窄,山中与鸟栖。

过灵璧吊虞美人墓

明代 李寄

项王溃围出,虞姬以死别。人日儿女态,惓恋难决绝。

女子如虞姬,何其反撇脱。吾知乌江刎,定为姬所激。

不然渡江东,犹是王一国。晨过灵璧郊,英风起路侧。

停骖阅古碑,吊此贞烈魄。尽洗儿女语,恐辱丈夫节。

好奇太史公,竟失其本末。空传美人草,千载有遗血。

双港溪

明代 李寄

悬崖一线巉巉路,下有溪声步步闻。水势萦回殊自得,山形转折太多文。

竹桥晨与白云渡,纸碓高将清口分。苦竹溪南青百顷,此中或恐有张君。

鹌鹑篇

明代 李寄

有隼逐鹌鹑,皇回见人投。两翩塌地飞,拍拍如有求。

主人顿起怜,手援置案头。为之许长久,即向僮仆谋。

先有鹦鹉鸟,鸟去笼在否。其笼颇宽敞,堤防事事周。

谅无狐狸患,鹰鹘眼敢偷。安顿使得所,于我心无忧。

胡为忽僵仆,转侧向两眸。羽毛蹙一片,细腿如茧抽。

伤哉胆惊破,痛定魂难收。剪纸招其归,书符骗其雠。

炬火熨其体,温汤暖其喉。腹伸渐趯趯,抖擞何赳赳。

悍气欲赴斗,老拳应无俦。悬之廊檐下,群雀远啾啾。

明日复来视,头破血迸流。往来满笼撞,思飞无时休。

诫以勿复尔,斯笼可优游。外物既不干,饮啄免力搜。

粲粲白粱粟,涓涓泉满瓯。向者浪跳跃,几几饱鸺鹠。

今胡不少慰,留滞胜戈矛。物性卒难改,放之无怨尤。

为谢敝笼窄,任尔天衢游。

五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一

明代 李寄

风前密密复纤纤,威发枝头夜更严。始信梁园多白燕,应知北地少红盐。

充肠旧种长腰芋,煖脑新兴厚帽檐。怪杀天公能戏谑,梅花开满万松尖。

屡游终南不果志恨

明代 李寄

如今咄咄要书空,门外终南隔万重。自笑秦游真怪事,区区一饭缚元龙。

中秋二首 其一

明代 李寄

虎丘此月醉笙歌,争似空山挂薜萝。禅客独行为伴侣,幽人清赏自吟哦。

纷纷影落长松静,点点光悬皎露多。象管金樽都不恋,閒情却恋我岩阿。

山阁夜坐有感,再拈群字

明代 李寄

山月晴初见,松云散不闻。避人甘孑孑,对客敢云云。

举世皆巾帼,何时再檄文。自知非孔圣,鸟兽与同群。

七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

明代 李寄

玉树风摇缩项鸦,与来缓步以当车。沾衣似咤单袍冷,扑面如嘲两鬓花。

红手戏团看稚子,素萼传赏羡僧家。千人自笑非吾事,十笏因君礼药叉。

呈敬寺某大师二首 其二

明代 李寄

转语曾无慧舌根,空陪杖履积晨昏。清泉白石如如坐,圆觉维摩可可言。

在己一心成犀壁,与人半偈锁猴猿。压腰金带他年重,输却兹山镇寺门。

渡京口

明代 李寄

去年风雨漫天黑,浪里舟危一间中。好是斜阳今日渡,轻帆正遇剪江风。

雪后寄怀汤伯蕃

明代 李寄

风叫云围一草庐,了无人到问菇芦。空林跌地一声雪,野水依蒲几点凫。

即景无诗因病废,登山有杖胜儿扶。寻梅我是襄阳孟,郑五桥边得句无。

删旧稿讫作

明代 李寄

雨窗删取旧诗篇,风格钱刘竟俨然。尚有数篇忘岁月,一齐编入义熙前。

望王刀三洞

明代 李寄

幽人栖隐处,白云望且重。老樵浩歌来,指点王刀洞。

乡村

明代 李寄

荒村惟古木,薄暮上寒曛。塞雁影几点,野鹓声一群。

故乡犹旅食,乱世自轻文。怪杀巢边鹊,双双噪我闻。

李寄

李寄

李寄(1628-1700),江阴人,字介立,号因庵,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李寄,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字介立。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1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