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
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
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
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五石·群玉峰
次韵叶成甫有怀见寄
复用前韵约蹈无顾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十
季子论才到履驹,十年不调可怜渠。自闻马祖今非佛,不似潜夫但著书。
和学士秋怀 其十二
信手翻书老更便,卷书觅酒便颓然。一生百斛无馀事,只有残编未忍捐。
客诵故人刘道梅花诗有怀用其韵以寄之
和颖仲山行即事
留题材曾丞道堂
丞厅后圃双梅一枝发和似表弟韵
次韵隐者陈无隅 其二
历井扪参踏藓苔,山腰海角偶徘徊。身从飘泊似浮水,眼见纷华等湿灰。
共煮松风占乳信,试寻香雪探芳媒。笑谈疑在蓬瀛上,下视云中两两苔。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
次韵学士兄秋初 其三
叶叶彫梧阵阵风,疏云全放月华浓。故人不寄江头信,看尽飞鸿断复纵。
伟长和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
感皇恩(学士生日)
送李仲和之泉南其子官所
水调歌头 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
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惊涛如许,梦魂无路绝横流。
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此计杳难就,注目倚江楼。
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
正是天寒日暮,独钓一江残雪,风猎碧莎裘。和子浩然句,一酌散千忧。
奉怀粹戏成
次韵叶观文游贤沙凤池安国之作
再用硕夫韵二首
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闲诗有怀有似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寄题泾川刘子先逸轩
道游武夷遇雨既渡复回明日竟敢游九曲而行因
子美士曹送示梅花似表弟有诗因次其韵
席上信笔 其四
与老禅诸上人同游鼓山灵源洞
席上偶成 其一
晚饮东湖亭用硕夫韵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人欲暗得树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
次韵叶硕夫南归见贻二首
六月四日饭石六风雷大作而雨不成滴戏以诗趣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 ...
仲宗许过我甚久一见便有去意戏用春字韵留之
邵旸叔用寒字韵作诗见贻复次韵答之
五石·水月岩
点绛唇 奉酬富季申
秋日同刘方明游石师岩
和李相园亭二首
降虎峰慧兹塔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
小重山(同前)
和士特韵程进道舍人
病后戏呈谟老禅师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 其一
感皇恩(端礼节使生日)
筠矶待月
方池独步
游龙潭
秋晚十咏·倚杖
夏日小集池上韵明甫之作
病中初见梅花驰送季申枢密并以二绝 其二
石草蒲
春日杂咏 其二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
久阴闻督邮至县奉简蹈元
次韵翁士特题得闲轩
次韵学士兄偶成
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无疑蚋也以诗嘲之
鹤冲天(张仲宗以秋香酒见寄并词,次其韵)
葵藿倾太阳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增植花木以诗促
仲宗访我筠溪出陪富文粹之游天宫诗见索属和次韵
群玉五咏·勃松庵
次韵薛万象亭
粹之载酒南山仆与子媚辈乘小舟烟雨中绝江而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
群玉五咏·樵谷
次韵陈蹈元见和之作
西山独步奉怀蹈元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五首
次韵李丞相送行二首 其一
黎道人自长沙入闽解后见这论蝗颇有所得自言
陈氏太君挽诗 其一
清平乐(次韵叶少蕴和程进道梅花)
行父和篇颇有过情这语次韵自叙以谢
送萧德洪赴试建安
送面夫赴试礼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