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虞美人 咏古

虞美人 咏古

宋代 李弥逊

上阳迟日千门锁。花外流莺过。一番春去又经秋。惟有深宫明月、照人愁。

暗中白发随芳草。却恨容颜好。更无魂梦到昭阳。肠断一双飞燕、在雕梁。

诗人李弥逊的古诗

至玉山谒尚书兄以九日复告别途中寄之

宋代 李弥逊

小隐精庐占一丘,趁行羁雁远相求。
豺狼当道谁青眼,兄弟它方俱白头。
问舍终同茅屋老,搘车聊共菊花秋。
碧云落日又分手,路细山长人更愁。

春送杨彦侯赴试建阳用曾南丰湖水碧韵

宋代 李弥逊

人生不合留飞黄,骊驹夜发生悲凉。
马足着沙去莫挽,一日万里风云翔。
月明霜枝挂秋香,桂宫高架辛夷梁。
长梯摘日岂惮远,世上不数琼瑶光。
我今官闲赋江海,老骥识路何由骧。
昂霄气概看公等,金印入手真毫茫。
更谋浊酒尽清夜,晓鼓径欲催行装。

寄题芜湖韦深道所居二首 其一 寄傲轩

宋代 李弥逊

男儿骛功名,浪起四方志。辙环百年间,正足消两髀。

达人坐进此,妙处不容喙。卷舒周古今,俯仰小天地。

南窗有馀清,松菊爽朝气。岂独傲世怀,吾生真可寄。

留赠无诤堂涌泉利老

宋代 李弥逊

户外双峰碧碍天,定回香灺已收烟。
苦将峭语撩痴客,借枕重能一味禅。

庚申季冬立春日还乡公晔置酒孟园从容道旧有诗次韵

宋代 李弥逊

孟园花色璨琼瑰,倦客随春此地回。静院茶瓯浮积雪,深堂香鸭乱真梅。

得闲苦厌纷纭事,畏病难禁潋滟杯。但扫晴窗铺大字,更将老眼为君来。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

宋代 李弥逊

晚起故园兴,此车归鹿门。
营家无立壁,爱客不空樽。
丧乱长缨绝,悲凉旧剑存。
不堪听楚些,无处可招魂。

和学士秋怀 其十二

宋代 李弥逊

信手翻书老更便,卷书觅酒便颓然。一生百斛无馀事,只有残编未忍捐。

仪真道中 其二

宋代 李弥逊

长天漠漠水连空,云淡风微两两红。南北不知缘底事,一生半落往来中。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

宋代 李弥逊

清氛远俗推兰友,直节过人见竹君。
慰我山城长寂寞,相期高卧敬亭云。

晋康郡侯硕人曾氏挽诗 其二

宋代 李弥逊

身备难并福,心明最上宗。夜台亡宿恨,旦宅漫遗踪。

尘暗鱼机帐,云低马鬣封。酸风一襟泪,哀入暮山松。

点绛唇(奉酬富季申)

宋代 李弥逊

翦翦疏花,托根宛在长松底。蔓柯相倚。便有凌霄志。
丹凤忽来,小队迎秋起。留无计。待公归侍。重与分红翠。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 其二

宋代 李弥逊

手种南阶竹,关情一纪中。倦游憎眼白,便静脱尘红。

放浪渊明酒,浮游禦寇风。吴霜鬓如许,何处觅还童。

奉怀罗仲共叔共二友

宋代 李弥逊

征衫一着宛溪东,结友何人继两龚。寸步相期偶胡越,尺书不断见心胸。

吟边快睹推三语,吏退冥搜想二松。别后并吞几云梦,锦囊收拾付宾鸿。

宿扬州城外

宋代 李弥逊

舟横城郭绕,缺月疏林杪。
窈窕一溪深,微茫众星小。
忘言对诗书,适意要鱼鸟。
幸此绝纷华,行歌阅昏晓。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 其一

宋代 李弥逊

洙泗流风远,仪型世有人。一经窥圣域,三返得贤臣。

勋业艰难际,声名寂寞滨。赤松归有伴,此道独知津。

赵彦秫於姑熟倅厅作寄傲请予为诗寄之

宋代 李弥逊

王孙是古豪而迂,五鼎不换一束书。
江城别驾辕下驹,升斗未足回清臞。
晓衙吏退谁与俱,傍砌燕誉来将雏。
室中尘凝生白虚,竹色照座花连株。
南窗曲肱净籧篨,轩窗勇往羲皇初。
渊明虽远几类拘,轻去彭泽思吾庐。
人生泛如风中桴,况复蜕视千金躯。
公家舍屋为补苴,政成讼简日有馀。
斗酒近局聊相娱,三年官满鹊弃居。
后来好事犹今吾,至哉此乐陶不如。

雨中登北楼

宋代 李弥逊

白首登临海一隅,晚风吹雨上髭须。
日边不邮平安使,云影满川山有无。

已亥季秋至净居思大智者场院因瞻二士相三日

宋代 李弥逊

三苏岩壑连云秀,二士门庭匝地新。
带雨山光无限思,一时分付镜中人。

朴上人访筠翁於溪草堂袖诗赠雨中告别将有雁

宋代 李弥逊

一壑悠然听雨眠,君来着语破眠烟。
肯随鸥狎清江上,欲趁鸿飞白日边。
童子不应我一指,学人正自少三拳。
急行啖蔗逢佳境,春笋出林啼杜鹃。

申伯坐上屡成佳语句独未见和德久贻信中之作

宋代 李弥逊

旬句情怀胜好官,敢穷笔力谩追攀。
清新气味经三沐,煅炼工夫到九还。
自是吟边有丘壑,不因行处在江山。
凭君倚马移东道,为促金钗理鬓鬟。
李弥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