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
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闲诗有怀有似
与老禅诸上人同游鼓山灵源洞
菩萨蛮 新秋
凉飙轻散馀霞绮。疏星冷浸明河水。欹枕画檐风。秋生草际蛩。
雁门离塞晚。不道衡阳远。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岩起录云次韵张干佳什辄和寄之以道山居之况
前山立玉水萦罗,径竹当门一里过。管子与予成莫逆,曲生邀我到无何。
老来鹤骨寒犹健,病起霜髭短更多。金印累累看公等,已甘一壑寄蹉跎。
久雨二首
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
宝学连公挽诗 其二
弱冠论交老更坚,平生风义想前贤。银峰告政一千里,雁塔联名四十年。
漫许赤心酬雨露,终成白发傲林泉。酸风送子寒山暮,鸣壑摇松亦泫然。
知郡韩公挽诗 其二
雁塔联名旧,盐车得路先。凌云曾诵赋,纵壑愿推贤。
继剖龙溪竹,同归象骨田。伤心老盘谷,谁与序山川。
昆明池(次韵尚书兄春晚)
晚投大云峰二首
寄题泾川刘子先逸轩
渡江二首
次韵王才元陪季申枢密诸公游东山之作
题张仲宗鸥盟轩
春日即事 / 次韵春日即事
临江仙(杏花)
再用前韵 其三
努力避喧遭掣肘,强颜追好得嗔拳。交情只有春风厚,千里随人不用钱。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
和何斯举戒食牛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云门道中晚步
岩巃寺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 其一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 其二
陪五马诸公游西山泛舟待月而归偶作
晚泊江口令小舟汲江心水烹叶璵云谷碎冰散步
久阴闻督邮至县奉简蹈元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三
知郡韩公挽诗 其一
小云堂
阮郎归(硕人生日)
次韵叶观文东禅开堂
菩萨蛮(管邦惠家小鬟善讴)
翻阳四望亭观雪
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寄傲轩
次韵贲远归田四首
次韵明甫西园之什 其二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念奴娇(癸卯亲老生辰寄武昌)
留题新安幕府聚秀轩
永遇乐(学士兄筑室南山拒梗峰下,与西山相对。因生日,以词见意 ...
蓦山溪(宣城丞厅双梅)
和少章罂粟汤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人欲暗得树
彭府君夫人罗氏挽诗二首
观傩
点绛唇(奉酬富季申)
游雪峰将至大目溪
菩萨蛮(新秋)
谒金门(寄远)
仪真道中 其二
交韵叶成父尚书见留之什
行父和篇颇有过情这语次韵自叙以谢
和颖仲山行即事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次韵连江陈丞闵雨
次韵林仲和筠庄
秋晚十咏·临海观望
浪淘沙(连鹏举坐上次康平仲留别韵)
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
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亭诗有怀有似
次韵赵表之久别相会于福唐见贻之什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 其二
筠矶待月
和小君游灵隐寺
黎道人自长沙入闽解后见这论蝗颇有所得自言
未明确出东门将入圣泉戏呈住山蒙庵老人
降虎峰慧兹塔
六六轩
醉花阴(硕人生日)
送陈颖仲赴省闱
蝶恋花(游南山过陈公立后亭作)
五石·群玉峰
奉陪赵颜术登叠嶂还饮陵峰梅竹间
卢橘
浪淘沙(林仲和送芍药,再以词为寄,次韵谢之)
菩萨蛮(富季申见约观月,以病不能往。夜分独卧横山阁,作此寄之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