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春夜信笔书
君用承事载酒筠溪上分韵得竹字
交韵叶成父尚书见留之什
秋居杂咏十首
忠显刘公挽诗二首
次韵待制兄题孔园芍药 其一
红药开时春可怜,烂云明锦破晴烟。雍容近侍千花右,绰约翻阶四户前。
不分柳条开白眼,直愁榆叶散青钱。我来偶落东风后,只有鲛绡处处传。
德甫知丞过筠庄溪亭为待月之会戏呈席上诸友
和刘待制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春欲暗得树字
春风亦世情,去我若驰骛。北枝未破粉,断萼已飘素。
殷勤南郭綦,邀我整冠履。著鞭向晴原,盘传咄嗟具。
移樽晚色间,醉入众香聚。花浮承露盘,座绕临风树。
停杯忆昨游,香色尚深驻。重来未旬浃,顿觉心腹露。
后会虽可期,稍稍迫迟暮。酬花了无计,一醉其殆庶。
如何竞剪烛,雕绘觅奇句。愿当百罚深,肯效黄金注。
次韵叶成甫有怀见寄
岁后三日与罗权共二邵似表弟席上分梅花年后
次韵学士兄春日谩成
赵彦秫於姑熟倅厅作寄傲请予为诗寄之
仲宗许过我甚久一见便有去意戏用春字韵留之
次韵甫西山之咏
菩萨蛮 新秋
凉飙轻散馀霞绮。疏星冷浸明河水。欹枕画檐风。秋生草际蛩。
雁门离塞晚。不道衡阳远。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春日杂咏 其二
幽栖足春事,晴日若相催。屐齿穿沙稳,筇须碍竹回。
风光初转蕙,残雪欲欺梅。自是经过少,柴门日日开。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独乐堂
次韵叶观文游贤沙凤池安国之作
自边江赴守鄱阳黄原道中作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 其二
五石·碧涧
晚步独至西三首
陪大慈老登古院
客诵故人刘道梅花诗有怀用其韵以寄之
次韵贲远归田 其四
水调歌头(八月十五夜集长乐堂月大明常岁所无众客皆欢。戏用伯恭 ...
次韵学士兄秋初 其三
次韵李丞相送行二首
次韵赵表之久别相会於福唐见贻这什
用硕夫韵述怀二首
岩巃寺
秋晚即事三首
群玉五咏·梅坞
寄枢密富丈
五石·群玉峰
碧霄泉
次韵李丞相送行二首 其一
沁园春(寄张仲宗)
席上信笔 其四
秋晚十咏·客至
次韵赵表之久别相会于福唐见贻之什
仪真道中 其三
送仲宗之建安
同坐客赋席牡丹酴醿海棠三首
筠矶待月
十样花 其四
病中初见梅花驰送季申枢密并以二绝 其二
子美士曹送示梅花似表弟有诗因次其韵
次韵王彦声赠梅公择
夏日登台晚云层叠若众山状伯氏令赋计因成长
鹤冲天(张仲宗以秋香酒见寄并词,次其韵)
送李仲和之泉南其子官所
次韵陈君实先生二首
次韵王彦声题梅氏草堂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
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 其二
蔡子应郎中挽诗二首
次韵王才元少师酴醿
饮酒 不寐
题福州与春亭
伟长知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里之隔以诗见寄辄次韵 ...
筠庄亭轩皆以筠名学士兄有诗次韵
陪五马诸公游西山泛舟待月而归偶作
春日奉陪子安诸公游石门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为增植花木以诗促之
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
复用前韵 其三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其一
奉怀罗仲共叔共二友
十样花 其六
智道者入闽作大缘事一住数年将归以偈送之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 其二
和明甫南山用粹之韵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