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时行
别墅少尘踪,清溪澹晚容。千峰霜月白,万树野烟浓。
碧汉回孤鹜,空林鸣暗蛩。山钟秋更彻,云碓夜仍舂。
涧底泉声细,窗前竹影重。幽栖聊短榻,散步任疏筇。
雅致思玄度,风流羡戴颙。悠然忘坐久,寒露滴青松。
朝天宫听笙
碧殿高临太乙坛,坛前羽客紫霞冠。仙童解奏霓裳曲,引得双飞月下鸾。
游碧岩
境僻稀人迹,寻幽方独行。泉从树杪落,云向石边生。
斜日见山影,隔花闻鸟声。悠然任所适,真惬薜萝情。
续曲歌
日射红妆映水光,踏歌荡桨过秋塘。莲衣落尽莲房老,犹有西风莲叶香。
商妇吟二首 其二
露压树枝低,门前乌夜啼。乌啼因甚恶,嗟尔亦双栖。
小浮邱閒居
门巷春深昼不关,阶前蜗迹杂关斑。邻沽任可长留客,市隐何须更买山。
有兴独寻芳草去,无机惟爱白云閒。坐临磐石看流水,日暮空随倦鸟还。
访罗浮道士不遇
石床丹灶紫烟消,万玉峰头是铁桥。开遍碧桃人不见,隔林时有彩霞飘。
泛彭蠡湖
浩荡湖光迥,虚涵河汉明。万峰涵霭净,一苇客帆轻。
地跨三吴胜,江连七泽平。鱼龙时隐见,舟楫互纵横。
日月浮金晕,风波激玉声。方壶晴掩映,圆峤远峥嵘。
阳鸟寒依渚,残虹夕抱城。感时思击楫,俯念愧登瀛。
塞北犹防□,江东未解兵。艰危堪涕泪,回首忆神京。
与徐长谷谈秦中山水
终南少室敞遥天,曲径斜盘万壑烟。春煖三花香霭合,云开二华翠微连。
金光夜映瑶台草,珠露朝含玉井莲。拟采流霞泛丹液,双飞凫舄下秦川。
忆昔八首 其七
水落天空溽气收,微茫烟渚隔沙邱。寒催砧杵千家月,霜到关河几树秋。
声断塞云闻雁过,光侵池草见萤流。感时王粲心徒切,独倚荆南万里楼。
钱塘经宋故宫
瓦砾重重半草莱,前朝宫阙总浮埃。已无辇路鸣珂入,空有春风燕子来。
阴砌覆烟眠断柳,残碑含雨长荒苔。江山不管兴亡恨,依旧寒潮自往回。
秋夜泛舟石虹湖
幽林月出净风烟,舟汎蒹葭水半川。清露乍含敧径竹,红衣初落曲池莲。
鱼翻波影浮杯外,雁带秋声起树边。沉醉扣舷歌白苧,不知今夕是何年。
题蕉邱王逸人隐居
买断蕉邱事药栏,临窗静对竹千竿。床头绿酒应长满,屋外青山空自看。
涧水流云时作雨,林花带露暗生寒。柴门寂寂逢迎少,隐几焚香懒著冠。
秋日游道场山伏虎寺酬信上人
伏虎何年寺,閒来偶一登。乍随攲径入,还向曲栏凭。
山晚烟光澹,天寒水气澄。斜阳双去鸟,野渡一归僧。
驯鸽栖祇树,清猿啸古藤。飞楼风外笛,孤塔月中灯。
已悟西来意,因参最上乘。欣陪支遁语,聊此涤尘膺。
咏怀五首 其一
涉世寡所谐,雅志在丘壑。投簪归青山,守拙甘寂寞。
稍拟汉阴钓,还寻鹿门乐。当春理东畬,及秋事躬穫。
暇日呼友朋,烟萝成野酌。巨觥交劝酬,清讴间谐谑。
忘形穹壤间,矫首同飞跃。黄鹄摩青霄,陋彼燕与雀。
永结逍遥游,已矣谢羁缚。
解官归至洪都逢殷武北上
白头君始仕,壮岁我归田。来去俱为客,穷通一任天。
深杯秋雨外,细语夜灯前。后会知何日,分携各怆然。
忆昔八首 其二
秣陵佳丽艳流霞,晋苑吴宫昔霞誇。北固青山雄帝宅,长江一水渺仙槎。
荒墩已没江淹梦,古巷犹传谢傅家。唯有青楼烟柳地,年年歌舞竞繁华。
宴张氏圆亭
叠石开花径,疏泉过竹林。云披台榭迥,烟密薜萝深。
猿下频窥果,鱼浮欲听琴。山翁不解醉,乘兴复招寻。
游泰山五首 其一
驱日鞭云骑赤龙,三生石上采芙蓉。振衣直蹑仙人掌,拄杖时攀玉女峰。
吴淞晚行
驿路晚悠悠,行人促去舟。乡心悬落雁,客梦入新秋。
泽气蒸云起,江声带雨流。松陵看欲近,沽酒慰离忧。
西湖游效曹子建体
结蘅轺,鼓兰舟,邀朋啸侣西湖游。日华鲜,春气柔,恬风小浪光如油。
倚莎墟,循若洲,仰瞻灵鹫俯龙湫。夹飞虹,缳广畴,桃花的烁柳条稠。
谣丹宫,映朱楼,十二缃帘双玉钩。吐吴歈,发越讴,和鸣箫管杂箜篌。
奉芳醪,荐时羞,主前献寿宾拜酬。会难逢,别易遒,于斯不乐欲何求。
李时行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244篇诗文
得家书寄云屏弟
春日与客对酌
奉和李奉常天坛候驾即事
新安程汝立归自辽西携酒慰之
酬陈鸣野见寄
姑苏别仲弟云屏南归
风光楼
赠陆郎中归隐林屋
朝会诗
春日寄直阁林员外
山中饮
赠庐山老僧
感咏二十首 其十一
感咏二十首 其十六
清明日思家
慈恩寺
感咏二十首 其四
感咏二十首 其十二
江亭夜宴
四忆诗 其四
游杨园四首 其一
游云居寺
诸社丈摧携酒过访
感咏二十首 其十七
游钱塘紫阳宫
厓山吊古三首 其三
赠黄司勋汝霖
宿归云庵赠敬上人
赠大同梁总戎
访康荡山人
陡门见雪寄吴南曾方伯
挽草衣道人
访天坛刘羽士
四忆诗
山庄月夜
舟中逢张石川通参
宿小金山
山中闻苏松之变有作
厓山吊古三首 其二
忆昔八首 其八
江南乐四首 其四
客中逢暮春
小金山夜宴别亲友
邯郸行 其一
乱后书怀
春日陈光禄见过
别刘吉卿
感咏二十首 其五
忆昔八首 其三
秋夜宿殊胜寺
赠田豫阳先生
感咏二十首 其十三
春游效谢玄晖
寄殷秋溟周密庵二同年
五月十五夜驾诣南郊
登宣武城楼时有北□之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