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将之海盐留别和叔 其二

将之海盐留别和叔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国恩未报作閒人,犹愧尘踪待玉宸。松菊就荒徒引领,山川信美独伤神。

杜陵衰老终辞蜀,王粲登临苦忆秦。行止非人难预料,他年重上縠溪津。

诗人李正民的古诗

久雨不解次韵 其三

宋代 李正民

春事寒应晚,旅人闲转愁。空阶宵更滴,远霭晓难收。

嗜好藏龟壳,行年问虎头。孙郎多智策,箭重却回舟。

校旧书

宋代 李正民

尘垢纷纷漫扫除,可怜乾死蠹书鱼。何须更待青藜照,只合斋心读误书。

和孙邦求 其三

宋代 李正民

投老侵寻两鬓斑,十年情绪几悲欢。深倾玉醑何辞醉,养就金丹不畏寒。

鹤驭且芸昆阆草,鸾台曾著鵔鸃冠。少时豪气消磨尽,赖有诗情偶未阑。

和同院梅花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岁残万木冻如痴,聚窟飘香起痴肌。韵胜自依山谷里,肤清偏称月明时。

且看雪后微微折,只怕风前细细吹。蓬岛瑶池空入梦,不将清兴属芳枝。

题大安驿诗大安驿距信州分水岭二十五里壁间有鲍娘题诗云鸡声哽入 ...

宋代 李正民

平生未省历瓯闽,叠巘层峰困旅人。珍重鲍娘诗句好,江南别是一家春。

因客话有感

宋代 李正民

女子争桑事至微,两国暴骨实堪悲。太行孟门岂崭绝,坐觉人情尤崄巇。

和孙邦求 其五

宋代 李正民

流落天涯强自宽,清樽相对漫追欢。难求美玉能回暖,岂有良金解辟寒。

放旷尚惭垂贝带,招徕安敢望皮冠。野梅官柳聊行乐,坐见峥嵘岁已阑。

寄元叔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十年出处略相同,名在丹台第几重。欲富未能求五牸,为贫聊且受三钟。

寒灰复焰惭安国,穷鬼何知笑伯龙。泛宅浮家苕霅上,一觞一咏可从容。

和元叔再至分水韵

宋代 李正民

倦翼卑飞忆故林,弟兄隔阔倍伤心。神州翻作豺狼窟,天堑犹防马箠侵。

何幸鸰原同急难,宁将茅茹论升沉。不须更语刘玄德,始觉元龙用意深。

早春次韵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平原齐吐麦,幽谷未迁莺。王者虽无战,元戎盍治兵。

山川羁客恨,桃李故园情。何处花先发,篮舆取次行。

戏和叔

宋代 李正民

耆年多病心未老,异县久羁家益穷。贻书乞米朝不饱,作赋教子文尤工。

春风不消两鬓雪,酒力尚借双腮红。归来群芳已零落,苦恨鶗鴂鸣匆匆。

寄元叔 其三

宋代 李正民

十日寒云不肯晴,黑貂裘敝客心惊。旗亭雪湿难沽酒,炀灶烟消类戛羹。

学辩痴龙真末技,文摛彩凤亦虚名。山居自足三冬用,老大何嫌秉烛明。

和元叔闻德邵省下之作

宋代 李正民

文场决胜事何如,神助曾无合浦珠。正论久知传木铎,哇音宁使混錞釪。

土风未改犹思楚,射御今应复教吴。白雪调高难继和,埙篪歌咏古相须。

挽刘刑部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西汉于张手,传家旧得名。金科惟尚恕,棘寺每持平。

丹笔流馀庆,朱轓蔼政声。他年门下客,接武位秋卿。

和舒伯源梅花韵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群芳谁与斗时宜,淡拂铅华不著肌。爱静悄无蜂蝶影,耐寒孤映雪霜时。

珑璁喜见银蟾满,零落愁听画角吹。几许妍词传不尽,只誇半树与横枝。

和邦求见寄

宋代 李正民

坐看霜霰送穷冬,流落天涯类断蓬。词翰难陪杜陵老,沧浪聊访紫溪翁。

想寻芳草门庭在,忆对梅花笑语同。海腊腥咸难致远,漫凭黄耳附书筒。

南归 其六

宋代 李正民

南北飘零三十秋,乱离重到旧扬州。田园芜没身空老,却羡如今马少游。

大宋中兴雅

宋代 李正民

炎正中微,泰极而否。边陲云扰,中原糜沸。靖康之元,逼我京师。

金汤弛备,兵缠紫微。天方佑宋,帝在济阳。貔貅十万,左右陈行。

旌旗蔽野,戈鋋彗云。八神警跸,七萃骏奔。移师商丘,亿兆乐推。

讴歌狱讼,竭蹶咸归。爰登宝位,爰绍丕基。兢兢业业,一日万机。

既巡淮甸,乃涖浙江。遣使聘问,原隰相望。两宫未复,夙夜靡遑。

经之营之,十有馀年。戊午之秋,使车来旋。谓彼邻国,远达温言。

欲讲盟好,厥志已坚。使在淮浦,众言盈庭。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更唱迭和,万口狺狺。帝若不闻,默与神谋。圣志先定,惟相是诹。

轺车戾止,和好是求。复我河南,旧县与州。疆界方交,左贤被罪。

谋臣既歼,信誓中悔。古贤继之,矜其勇鸷。氛尘冥冥,侵我淮泗。

帝赫斯怒,张我皇威。乃敕六将,建尔鼓旗。追奔逐北,于淮之湄。

师入陈许,亦反濉涣。两都震惧,人心冰泮。元戎駃马,往告于金。

群情愕眙,罔敢来侵。皇天悔祸,殊邻革心。按兵于境,旧盟是寻。

锡以金帛,稛载方舟。皇华络绎,典礼具修。载书孔明,戎车遄迈。

质于鬼神,万世永赖。龙楯来归,兆庶雨泣。圣心孺慕,哀恫罔极。

百神毕会,缵禹之迹。永祐后昆,山川叶吉。长乐就养,袆衣褕翟。

万寿称觞,怡心顺色。晨羞既进,夕膳载加。天子之孝,修于邦家。

归马散牛,句戈束矢。大将释师,军政咸理。淮滨之民,夜眠晏起。

秉尔耒耜,或耘或宣,惟仲山甫。爱莫助之,民鲜克举。

我宋之隆,君臣会通。咸有一德,协于尹躬。中兴之功,薰灼夷夏。

臣作是诗,以继周雅。

奉和元叔锡服

宋代 李正民

荣路回翔莫叹迟,郊居连岁捧泥芝。虎符已被新章绶,茜绂犹循旧品仪。

应佩宝瓶三日宠,却同显祖四明时。一门丰泽知难报,就日倾心比露葵。

南归 其七

宋代 李正民

投老耽书未肯休,世间万绪判悠悠。草堂盖罢浑无事,犹待翻修五凤楼。

李正民

李正民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17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