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唐学录颐

挽唐学录颐

宋代 廖行之

虎榜标名日,英声四海闻。
传家惟奥学,有子继清芬。
未熟黄粱梦,俄同冥漠君。
哲人今已矣,无复更论文。

诗人廖行之的古诗

江楼雪望

宋代 廖行之

几日凝空雪未阑,江头乘兴一凭栏。
瑶池宫阙连天迥,琼圃山川特地宽。
极目龙沙千里远,倚空冰柱数峰寒。
望中浑觉蟾宫近,便欲乘风寄羽翰。

又和前韵十首 其七

宋代 廖行之

嫩蕊含芳恰褪冰,此时偏恼少陵人。颠狂觅酒寻诗去,赏遍西湖几树春。

和松坡刘迂诗四首

宋代 廖行之

新凉凭雨入郊墟,却置诗书困简书。
顾我尘埃随野马,今谁风味忆鲈鱼。
可能三釜从吾好,且放双眉满意舒。
賸买一尊浇礧磈,从他虢虢水鸣除。

山枣道中

宋代 廖行之

疾雷将雨风怒号,夜半破屋声嘈嘈。
平明野水一犂满,浮云忽散青山高。
三湘归来故清绝,半载何事徒捐劳。
可怜辜负春已晚,莺老花残空濁醪。

和刘晋父寒食日从郡掾游花光相祠绝江访向园

宋代 廖行之

官事何时了,郊行亦兴佳。
不因修佛供,端为忆诗家。
歌櫂浮春浦,吟筇倚暮花。
翻思红蘂句,想像怨年华。

题苏瑑觉斋二首 其二

宋代 廖行之

灭去觚棱性本圆,了除藩蔽物圆然。向来具足顶门眼,尽发卑微瓮里天。

胶扰空花俱是幻,拘挛尘鞅束如编。非予孰为幡然起,莫遣阿衡美独专。

夏夜大雨

宋代 廖行之

西风响树声颾颾,暮云势作蛟龙逃。
玄冥夜半挽银汉,翻写到地奔惊涛。
万声传空震且怒,草木股栗皆悲号。
吾闻闵民望岁者,辛勤必与丰年遭。
即今麦孕苗欲秀,得失相去悬秋毫。
沛然一雨决丰歉,谁谓天鉴徒高高。

挽刘和府乘

宋代 廖行之

辛苦平生学,儒科志稍酬。
路遥车折轴,夜半壑亡舟。
士惜鴒原尽,亲悲鹤发留。
传家幸有子,门户可无忧。

挽谙宣教秉二首

宋代 廖行之

道义君家振楚荆,嗟君功业负平生。
诗书累世有底盛,簿领一官徒尔荣。
亲族追思应重惜,慈颜怅望不胜情。
灵輀远送松冈外,风雨凄凄猿鹤鸣。

书田俊卿北征纪行诗

宋代 廖行之

南北东西一个天,区区二偶漫相怜。
而今若说悲游子,不似当时王仲宣。

贺新郎·玉宇□蓬户

宋代 廖行之

玉宇□蓬户。渺凉声、箾槮梧井,乱零枫浦。得得西山朝来爽,碧瘦千崖万树。清兴在、烟霞深处。拄笏风流今谁是,但闻鸡、夜半犹狂舞。试举看,渠多许。青云万里君夷路。肯区区、輈张兔穴,沈迷金坞。流水高山真难料,休把朱弦浪抚。任展转、翻云覆雨。且对佳时随意乐,更从今、莫问惊人句。算万事,总天赋。

沁园春(和苏宣教韵)

宋代 廖行之

直下承当,本来能解,莫遣干休。算如今蹉过,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闹里偷声,日中逃影,用尽机关无少留。争知道,是沤生即水,水外无沤。
世人等是悠悠。谁著个工夫里求。但掩耳窃钟,将泥洗块,觅花空里,舐蜜刀头。何以忙中,尻舆浸假,邀取三彭同载游。真如界,向毗卢顶上,荐取无忧。

水调歌头(寿外舅)

宋代 廖行之

林梢挂弦月,江路粲寒梅。一年清绝,好是造物巧安排。今日不知何日,佳气更随喜气,满室已春回。欢事一时足,黄色两眉开。
紫髯公,平日事,亦高哉。都将功业,分付兰玉满庭阶。慈爱浑嗤张傅,信义更高吴季,别是一襟怀。岁岁长生酒,剩□紫霞杯。

千秋岁(寿外姑)

宋代 廖行之

腊余时候,天意收寒早。梅信动,春先到。晓来湘水上,有底风光好。春有意,惯随仙仗来蓬岛。
一念到人间,依约瑶池道。心好在,慈为宝。蟠桃多岁月,不数如瓜枣。千岁也,朱颜绿鬓人难老。

宋伯华趋朝用川字衫字韵作二诗送之

宋代 廖行之

驰名衮衮甚长川,君独乘风万里船。
得意正看期汗漫,趋时宁肯媚连娟。
升沈百辟方公道,扶植斯文要众贤。
元献景文今棣萼,还须柱石汉中天。

和武公望雪梅五首

宋代 廖行之

雪里最怜梅破萼,花时那负岁寒心。
不因王子聊乘兴,争得林逋为赏音。

鹧鸪天(寿外舅)

宋代 廖行之

腊月今朝恰一旬。梅花开遍陇头春。篆烟起处人称寿,从昔家和福自生。
新喜事,得佳姻。贤郎顺妇正充庭。从今更祝千千岁,要与邦人作典型。

又和前韵十首

宋代 廖行之

结实收功鼎鼐调,不论江路与山椒。
可怜杨柳空牵妩,飞尽狂绵只绿条。

挽唐学录颐

宋代 廖行之

虎榜标名日,英声四海闻。
传家惟奥学,有子继清芬。
未熟黄粱梦,俄同冥漠君。
哲人今已矣,无复更论文。

和益阳赵宰六首 其四

宋代 廖行之

世治不忘兵,公深爱国情。雄张新汉壁,势压旧吴城。

夜月鸣笳肃,秋风列燧平。农耕浑自适,是处亩从横。

廖行之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2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