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雨中过麻姑山简董使君王司理

雨中过麻姑山简董使君王司理

明代 林大春

晓色苍茫源口雨,仙山幽兴杳难乘。金丹怅望空排雾,玉液曾闻可似冰。

最爱颜公书独古,欲陪谢老赋何能。高秋肯为投车出,多病无妨策马登。

诗人林大春的古诗

西山初结小隐舍弟季子偕陈宋二贡士及萧赵诸亲友棹舟来访迟明别去 ...

明代 林大春

小筑浑如戏,相逢却道真。系船桥间竹,入座雨随人。

载酒东邻远,听鸡北望频。应怜交泰日,天末见垂纶。

赠陈广文移官江藩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大春

抱璞当年识者稀,一官三共道应非。若教羊胜公孙在,怪得文园乞病归。

重宿朱氏山亭

明代 林大春

春宵宛转山亭卧,喜见亭前千万峰。仙客每从云外至,主人疑是洞中逢。

轻烟细捲疏帘雨,孤月遥传古寺钟。旧日石桥流水过,至今识面有青松。

寄金生

明代 林大春

故游何处望中迷,一札遥传浙水西。漫道终军方弱冠,谁怜仲蔚久幽栖。

江云翠绕龙湫远,海日光涵凤岛低。何得重逢在霄汉,雄文亲睹御书题。

送刘叔度入楚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长谣何所惜,凤飞讵能止。和鸣求其曹,浩渺行湘涘。

殷武伐久张,周文化重被。不见庶人风,犹自歌渔父。

矍矍泽上鹯,博鸟将谁媚。怀哉勿复陈,请观沧浪水。

送龚丞谢病归临江

明代 林大春

八月潮声壮,晴光涌碧虚。如何拂衣去,却忆故山居。

宦况逢秋淡,交情病欲疏。魂遥孤鹤迥,兴逐野云舒。

菊老陶潜径,蓬深仲蔚庐。应看凤毛起,亲受紫泥书。

顾徵君家园诗八首 其三 其三月光亭

明代 林大春

皓魄出江东,孤亭先映空。老翁歌拟扇,稚子学为弓。

宝树参差发,瑶台远近同。悠然谢庄赋,萧瑟起秋风。

双寿崇封诗为贾尚书父母

明代 林大春

北斗瞻垂象,南山赋雅篇。周庠山踰重,汉制近能全。

玉露传中禁,瑶池集上筵。共怜执爵美,谁识断机贤。

勋业风云会,恩光日月先。遥知华封里,长此祝尧年。

有以四轴求书读书乐词者讶其浅俗无味因为古意四首示之 其三

明代 林大春

金风忽报秋,银河急暝流。捣衣声正苦,为寄陇西头。

惠阳唐节推以事至潮辱枉骑过东山因游曲水爰有短述为赠且订罗浮夙 ...

明代 林大春

向晓看山紫翠重,为攀玉节探仙踪。青云器远情偏洽,白纻歌残兴正浓。

风送瀑泉鸣锦瑟,霞披彩袖削芙蓉。临流却忆罗浮胜,期尔同登四百峰。

读陶渊明责子诗依韵和之

明代 林大春

灼灼池中莲,花明摘其实。婉彼明生女,投机嗣史笔。

谁云乌获身,不胜雏一匹。所思既匪彝,承家故无术。

借曰犹未知,业非六与七。况复厌膏粱,行当树榛栗。

如之何勿思,甘为辕下物。

别陈佥宪赴苍梧

明代 林大春

家山同日赴徵书,有客他乡叹书居。漫道周南留太史,还疑西蜀拜相如。

苍梧霜雪龙行外,翠岭风烟虎战馀。应忆旧游在中秘,故人今已佩金鱼。

入楚忆舍弟

明代 林大春

雾重峰高花气悲,风烟处处总愁思。天低野馆游秦梦,月落江楼入楚时。

海内交游空满眼,山中松桂忆连枝。池塘此日仍春草,长夏无妨同赋迟。

王屋山和颜侍御

明代 林大春

孤标特立紫云中,千古名山隐华嵩。夜静风霜随宝剑,秋高星斗映珠宫。

天坛日出沧溟小,太乙烟开河汉空。更有群仙齐献寿,依稀鸣佩月华东。

送刘同知之福宁

明代 林大春

雪霁春云度锦旌,风吹祖道荐旌觥。论文共惜休玄别,献赋空馀子骏情。

天转雁声多楚塞,日含海气近闽城。何时更遇双龙剑,深夜重听五凤笙。

起复赴京途闻赵良弼自辽东领郡之顺德寻以母忧奔汝上因取道过其庐 ...

明代 林大春

万里惊离别,三秋雁渺茫。徒闻滞辽左,不道借淮阳。

旅客悲关塞,孤臣忆庙廊。那堪萱草折,垂泪动江乡。

和卢方伯暮春见访郊居出示家藏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碧海春深波浩荡,青山日暮树阴浓。光辉野屋留车辙,珍重家藏出鼎钟。

五色彩霞人吐凤,千言紫气道犹龙。深宵未遣星轺动,为把层云古洞封。

题东篱晚节便面

明代 林大春

风标秋始见,霜节晚踰奇。裛露陶生醉,餐英楚客悲。

松篁原比德,桃李漫多姿。岁岁重阳会,知心欲待谁。

海阳余生以求书冯明府兴学之碑过予因为二首赠之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传言贞石起荒陂,疑是当年汉水移。何似今朝重文教,漫求拙笔写丰碑。

岁除寇至和吴广文五首 其三

明代 林大春

谁谓江南庾信哀,多应未上粤王台。愁闻绣幕珠帘尽,犹载歌钟舞袖来。

献疏可谁医国手,传经今见掞天才。相逢道有徵兵诏,无数庞眉惨色开。

林大春

林大春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4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