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读刘文敏公遗事二首 其二

读刘文敏公遗事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黄阁云深北斗迟,南都一别紫宸知。召还不比梁王傅,得告真如太子师。

最忆天颜朝退后,犹传日讲梦来时。汉家灾异频相问,时有轩车到水涯。

诗人林大春的古诗

山居冬夜辱三广文棹舟来访别承静宇林君以诗见贻因次得贤字韵和答 ...

明代 林大春

陶生性本爱林泉,误落尘樊三泉年。晚岁无心成小隐,今朝何意集群贤。

翠屏玉立江如练,锦缆风牵月正弦。天外忽传歌白雪,岩阿习习起春烟。

山中寄别杨少参之七闽兼怀颜侍御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京洛相逢湖海过,题诗惜别奈愁何。三川有梦频飞盖,九曲无缘听棹歌。

江柳夜沾春雾湿,汀花晓拂夏云多。知君未厌清狂客,时遣音书到薜萝。

鹤皋八十寿诗

明代 林大春

野鹤鸣皋日,非熊入梦年。仙姿何矍铄,彩舞正蹁跹。

摘实桃如斗,餐英菊似钱。看君刷毛羽,应拟变成玄。

山东旅行即事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大春

齐城西望接长安,物色凄凉大野寒。野草如饴尝具美,青霞漠漠可谁餐。

寄丘懋实都谏

明代 林大春

匈奴十月寇边关,壮士于今未解颜。报国此身堪自许,清时何意送君还。

百年交定风尘际,万死恩深涕泪间。惆怅河梁成往迹,相思频上蓟门山。

读刘文敏公遗事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黄阁云深北斗迟,南都一别紫宸知。召还不比梁王傅,得告真如太子师。

最忆天颜朝退后,犹传日讲梦来时。汉家灾异频相问,时有轩车到水涯。

李山人春日别予郊居以诗画寄予作此答之

明代 林大春

曾陪仙客醉辞林,此日南来泛海心。徙鳄溪头频倚剑,眠牛陇上忆还金。

青宵过我卿云合,长啸出门春草深。怅别诗成浑是画,况堪画里见骚吟。

送马郡丞之官陇右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曾闻召对栽花日,忆在明光起草时。不是马卿清节重,谁能别驾到天涯。

司马席上中秋

明代 林大春

明月当空满,游人独未归。清歌振瑶席,坐客欲沾衣。

赠陈广文移官江藩四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羡尔来游古道还,渐看春色上贤关。閒来浚取灵源水,散作烟云满旧山。

周进士挽诗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大春

迢遥同赋日,梦寐十年馀。遂有周瑜重,空惭阮籍疏。

鸣珂宫树晓,说剑塞鸿初。谁谓幽明隔,风尘泣素车。

题岩石号意

明代 林大春

岩居应不羡时名,笑倚玫瑰物外情。兴在竹林因小阮,人传杜句识徐卿。

孤峰半插秋云白,邃谷平临夜月清。已种千头饶橘乐,定栽三树看槐生。

东归过赣州辱施徐二岭北邀游望江楼偶成二绝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长江东去意何如,醉倚江楼问太虚。百折从来回不住,乾坤到处即吾庐。

吕梁夜过王水部

明代 林大春

朝望吕梁山,暮泊吕梁上。疏凿见神功,辟开由天创。

十月寒雨来,声带秋涛壮。涛声尽东走,石势皆北向。

参差虎豹蹲,喷薄蛟龙藏。夷险互倚伏,阴晴倏千状。

恍如浮太空,坐泛星河长。寂莫旅魂惊,狂澜思欲障。

因怀王子猷,清夜遥相访。一息览乾坤,千年谈霸王。

雄文陋雕刻,同心叹凋丧。凭轩忽涕流,大禹功谁尚。

愿学仲尼观,敢事庄生放。今古倘不殊,幽期在昭旷。

九日陪郭使君梅别驾饮少峰池亭使君有诗四首因用其韵各得一字和之 ...

明代 林大春

熊车随别驾,戏马到山家。今夕是何夕,黄花尚未花。

长廊通露气,古木宿烟霞。独有林中叟,同来玩物华。

九日至罗浮偕同游历览诸胜欣然会心漫有短述留题石壁以纪岁月四首 ...

明代 林大春

九日登临愿不虚,问谁曾此谒仙居。皆云太守二千石,更有游人岁百馀。

入地铜龙向天阙,腾空锦雀下庭除。荒碑梵宇多题字,不见当年御简书。

得解官报离陈至大梁写怀寄示陈中诸生三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拙宦已忘机,言归便得归。出门看柳色,驻马更春衣。

卦冢筮初长,歌台雪尚飞。他年何处望,应觉从游稀。

去粤效玄晖体却寄苏铨部道先

明代 林大春

离袂临广潮,离帆下丰渚。长途一以长,玉容旷修阻。

龙泉怅复分,凤吹怜欢聚。夕鳞翔碧川,秋鸟游珠树。

感此夜西征,幽怀日东注。夙期宁遽逢,芳讯何当遇。

日入吟虚堂,出门谁与晤。

孙比部以建言谪潮阳宾于小墅清夜相过感而赋此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大春

高卧清斋听晓钟,行吟双树寄幽踪。今宵对尔青藜杖,它日应传白鹤峰。

徂暑山行过临江宿熊氏池馆留题五首 其四

明代 林大春

湜湜池中鱼,熠熠枝上禽。禽声一何哀,鱼泳如有心。

犹记含环归,日暮听鸣琴。感此叹人生,胡为悲陆沉。

林大春

林大春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4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