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惠州西湖同李台州王邵武二君夜泛二首 其一

惠州西湖同李台州王邵武二君夜泛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旅泊兹何地,西湖亦胜游。座馀王子笔,客上李膺舟。

岸远千峰见,天空一鹤留。因知苏学士,不异在杭州。

诗人林大春的古诗

拟古忆西山遗老

明代 林大春

昨予登南山,山中见垂钓。云本太丘遗,不幸生末造。

先人捋虎须,比屋多俘剽。从之复九仇,退焉修四庙。

族里擅豪华,信义从吾好。晚来卧松石,结友思同操。

瞥然忽遇予,揖予摅怀抱。谓予金马客,何用栖玄豹。

今乘紫气游,盍著五千道。感此父老言,区区愧琼报。

笑谈犹在目,颜容未枯燥。如何厌尘氛,翛然竟长啸。

重来不再逢,中心怛而悼。一滴慰幽冥,聊用发高蹈。

季秋八日发博罗数里许风雨大作因偕同游叶大夫张将军郑文学诸君子 ...

明代 林大春

岭表兹何地,山中别有天。徒闻星猝聚,不见月初弦。

村远篝灯出,云深拥被眠。晨兴还举网,呼酒坐烹鲜。

送李给事册封长沙便道省亲

明代 林大春

天门诏下拜彤墀,肃立千官彩仗移。玄衮介圭诸国赐,银章金册使臣知。

熊湘地远存周辅,粤岭云开识汉仪。王事从容慰晨省,定将歌颂答恩私。

故庠生萧鸿逵挽词

明代 林大春

外史曾分校,中怀故独宣。荀龙名第五,燕骏价踰千。

岂意题桥日,翻成赋鵩年。空馀遗绪在,洒泪北风前。

春日北地逢张少参

明代 林大春

忆在黄图慕风雅,欢从翠节见辉光。可怜秦陇客怀尽,为话东南幽思长。

山近流云破春叶,亭深落月飞秋霜。酒馀一问边城事,把剑相看赋朔方。

上杭赠丘子

明代 林大春

海雾空濛隐夕晖,山城几度换征衣。乡关见说犹传箭,野战朝来未解围。

歌笑有情能爱客,登临何处可忘归。请缨投笔俱疏阔,且共论文坐翠微。

九日陪郭使君梅别驾饮少峰池亭使君有诗四首因用其韵各得一字和之 ...

明代 林大春

熊车随别驾,戏马到山家。今夕是何夕,黄花尚未花。

长廊通露气,古木宿烟霞。独有林中叟,同来玩物华。

送揭阳郑生兼讯其伯父贡元二首生归德郑使君之子也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辞荣伯子卧江浔,信义能祛虎豹侵。闻道年来住城郭,应知幽兴寄山林。

哭张启东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大春

论交千载上,世路眼俱青。抗节怜徐稚,卑栖似管宁。

南海悲朝露,西京返使星。归来馀一哭,山雨为凄零。

赠杨濮州

明代 林大春

虎竹符分宠上才,骊驹歌罢别中台。西京共惜淮阳去,东郡谁知伯起来。

千里风尘过孟馆,百年怀抱上庄台。那堪去住情无限,城阙秋高画角哀。

春日得曾中丞书至自吉水

明代 林大春

河尹风流十载逢,仙舟每自忆林宗。西行却转三巴驭,北望应悬五凤钟。

翠岭春回芳草合,青原书到白云封。开函不觉神飞去,何日重登江上峰。

别陈佥宪赴苍梧

明代 林大春

家山同日赴徵书,有客他乡叹书居。漫道周南留太史,还疑西蜀拜相如。

苍梧霜雪龙行外,翠岭风烟虎战馀。应忆旧游在中秘,故人今已佩金鱼。

再用前韵和樊督学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霜清梧叶晓峰秋,俄见风行海外州。十载名高岛夷识,百年道在日星流。

山开紫翠云归寺,沙动微明月满舟。尽道文翁能化蜀,全胜陆贾越南游。

重过古氏山亭

明代 林大春

群峰朝涌碧云西,云绕山亭水绕堤。漫道习池客再至,那堪郑驿酒频携。

朱楼隐映松阴合,翠壁斜侵竹露低。自是尘寰多古意,何须重向武陵迷。

宫辞三绝送黄虞部北上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青丝为髻羽为衣,曾侍君王步辇归。却笑新妆太清素,故令下界玩芳菲。

宝峰郑大夫挽辞

明代 林大春

年来故老半凋残,元亮哀词讵残看。宦迹遗思馀剑履,交情垂泪动衣冠。

天低古树黄云暮,月落空庭紫气寒。感慨江河无日返,凭谁力与障狂澜。

顾徵君家园诗八首 其四 其四活水池

明代 林大春

活水开明镜,寻源坐碧澜。幽深接江汉,清浅入峰峦。

王母筵方启,山公兴未阑。临书时尽黑,独抱夜珠看。

过萧锦衣北园五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万事干戈后,孤亭杳霭间。天留今日醉,人得片时閒。

季夏之初澄海陈生泛舟来访会海阳萧生书至自郡因遂赋此

明代 林大春

绿池香动碧荷风,挂席遥驰到海东。漫道说诗似刘向,谁知问字过扬雄。

冰弦引满彤云外,玉树飞英紫气中。夜静忽闻箫史曲,欲乘双凤入高空。

麒麟冢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昨宵惊凤过,此地复麟屯。雷雨蛟龙怒,风云百鸟奔。

疑闻啸岐水,何异在郊原。却笑汉天子,频年为改元。

林大春

林大春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4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