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东归过赣州辱施徐二岭北邀游望江楼偶成二绝 其一

东归过赣州辱施徐二岭北邀游望江楼偶成二绝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楼外青山伴客归,那知梦与青云违。云山偶尔从兹别,何事王生泪湿衣。

诗人林大春的古诗

稍辞尚书省执热伏舍中李郎中书来问云有遇曰槐花饮可便欣然呼童子 ...

明代 林大春

仙方何处遇,持赠古人情。呼童采槐花,落英满空庭。

盛以白玉碗,沃我汉金茎。少服祛沉痾,因之通仙灵。

高歌向天地,翛然万虑清。

德庆舟中与方孝廉话别

明代 林大春

奔走经时久,凭君几日閒。容江新月上,泷水白云间。

处世思蝉蜕,论文愧豹斑。离怀等秋叶,一夜遍空山。

得王明府恒叔书至自确山兼索近作为书四绝寄之 其四

明代 林大春

朝来缺月挂林端,哦得新诗满素纨。却笑狂夫多野意,丁宁莫向贵游看。

薛舍人尊甫寿卷

明代 林大春

层霄霭霭腾奎壁,望里悠然见寿星。拜秩亲窥凤池紫,承恩却望南山青。

鹿门旧识庞公隐,汾曲新传薛氏经。不用岩居避尘世,定将嵩祝报明庭。

早行即事

明代 林大春

碧雾涌诸峰,青虹绘林麓。一雨送新凉,郊原半膏沐。

晓来行路人,觌之自怡乐。平生泽物心,所至问民瘼。

但云穫有秋,室家愿始足。是时正西成,田畴尽收熟。

黄云被江干,清流灌幽木。悠悠白鹭飞,片片秋云落。

感此念所之,民命在司牧。禁闼故所恋,淮阳今不薄。

爰言谢同心,聊以慰空谷。

海阳余生以求书冯明府兴学之碑过予因为二首赠之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传言贞石起荒陂,疑是当年汉水移。何似今朝重文教,漫求拙笔写丰碑。

寄金生

明代 林大春

故游何处望中迷,一札遥传浙水西。漫道终军方弱冠,谁怜仲蔚久幽栖。

江云翠绕龙湫远,海日光涵凤岛低。何得重逢在霄汉,雄文亲睹御书题。

客至忆弟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论交易水上,谁为燕赵英。感彼悲歌客,悠然千载情。

我亦慕其人,高论坐心倾。乾坤亦已长,斯世贵有鸣。

无为多意气,空言负平生。

早秋晓望

明代 林大春

露气冷衣襟,苍山月未沉。客帆开远渚,宿鸟散高林。

始觉梧桐落,还惊蟋蟀吟。犹馀夏云在,飘忽起层阴。

陈州柳湖夜泛次杨屯田韵

明代 林大春

垂杨荏苒映湖光,云物依稀似光乡。乘兴偶来寻学士,羁栖敢谓卧睢阳。

风前桂棹从渠远,雨后荷花怪独香。夜半忽闻歌古调,不堪幽思绕岩廊。

向以避俗居郡下者一年辱城中搢绅诸老时时见过招邀不勌盖经岁如一 ...

明代 林大春

碧水苍山本旧盟,风烟百里隔金城。移居远地非无意,念我时来岂世情。

杖屦登高秋叶下,方舟竞渡夏云生。归欤往事成追忆,相望惟凭鸿雁声。

宿飞来寺次韵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绣壁珠宫翠岭边,琪花瑶草自依然。钟声敲落云中月,剑气閒窥洞里天。

江海百年传上乘,乾坤何处息尘缘。蓬莱见说无多路,拟向山房学问禅。

岁除寇至和吴广文五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玉箫金鼓近春晖,旧日繁华事已非。刚道土牛随地转,却看铁骑逐云飞。

沧溟那更堪垂钓,翠阜何缘共采薇。犹忆当年壬癸会,严城白昼锁重围。

次韵酬郑使君兼以奉招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懒性隔邻居,犹如千里馀。菊花秋已过,梅蕊岁将除。

下榻怜徐稚,窥园忆仲舒。寻常偶得句,宁意获琼琚。

东乡逢抚州陈使君以诗见别次韵奉答

明代 林大春

忆别时闻政,相逢却问诗。已看黄犊满,似怪紫麟迟。

江海今须会,风云重所思。赠君有兰芷,秋暮以为期。

闻丘使君顷得稍迁报有飘然之思焉诗以别之

明代 林大春

襄阳紫陌散铜鞮,为报山公征马嘶。漫说儿童歌正好,谁知父老望中迷。

花明野戍迎前浦,雾隐春帆走绿堤。惆怅无因共攀卧,离魂飞度武陵西。

湖亭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见说湖山胜,亭虚客未归。空怀放鹤处,尚想钓鱼矶。

天际孤帆小,云中清磬微。何当返兰棹,一制薜萝衣。

梅州东岩赠徐明府时以朱侯招至

明代 林大春

怪得东岩胜不闻,多因地僻远闻氛。豪游此日逢仙尹,高谊由来重使君。

石鼓声沉才雨歇,天风吹冷欲秋分。登临莫问行藏事,就此堪为猿鹤群。

李山人春日别予郊居以诗画寄予作此答之

明代 林大春

曾陪仙客醉辞林,此日南来泛海心。徙鳄溪头频倚剑,眠牛陇上忆还金。

青宵过我卿云合,长啸出门春草深。怅别诗成浑是画,况堪画里见骚吟。

不寐偶成

明代 林大春

虚名愧南金,拙性怜燕玉。却怪昔时贤,悬经叩牛角。

羽翼笑黄公,纵衡嗟鬼谷。天清月色孤,庭空松子落。

山童浑欲睡,宁顾黄粱熟。

林大春

林大春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4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