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林希逸
此邑先曾有美传,雨旸仰佛令传贤。复斋名比太丘长,清水仁如姑射仙。
廉白不惭居补处,精虔更为祝丰年。殷勤办此身心去,莫怕溪滩稳放船。
劭农
此礼今于古庶几,厖眉共席意几几。儿携竹笠翁藜杖,主带朝冠客布衣。
饮不尽觞瓢挈去,食犹馀胾叶包归。已分镂本随人看,闻说今年僻字稀。
送岭口仓季高兄用后村韵 其一
士能优即学,岂必为贫驱。翁有三珠树,兄如千里驹。
敏知才脱颖,慈是德充符。盐户彫残甚,殷勤为掖扶。
十月朔日作是月十一日立冬 其二
身外无馀念,残年守旧书。窗先寒日补,园趁小春锄。
边耗多疑信,邮传久缺疏。往来南北客,时得问何如。
用珍字韵谢吴帅分惠乃弟山泉所寄庐山新茗一首
五老峰前草自灵,若为封裹入南闽。锦囊有句知难弟,玉帐多情寄野人。
云脚似浮庐瀑雪,水痕堪斗建溪春。龙团拜赐前身梦,得此烹尝胜食珍。
送黄檗老子住西禅
贤哉断际堂中老,法席新移向凤山。妙选碧油翁具眼,相迎黄面佛开颜。
老来得友如师少,别去伊谁伴我閒。十二峰头明月在,不妨言句落人间。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 其三
相逢刮眼试金篦,直下承当是嫡儿。长恨马驹天下少,汝今分骨我分皮。
袁命士
言多奇中邑人誇,得妙无过六十花。术学要须来处好,驰声贞观是渠家。
山有仙则名
试拄看山笏,令人兴洒然。誇名惊俗眼,知道有神仙。
胜地栖丹客,苍崖比洞天。烟霞无此辈,方册不应传。
柯烂今何处,箫鸣若个边。旧闻终缥缈,何似竹林贤。
读子厚李华释氏二碑作
佛学纷纷半是非,若为疑议到非黎。柳推性善碑南岳,华指心宗传左溪。
有诞有微须自别,或排或赞总非迷。痴人但道书皆好,读得明时论易齐。
鹤引洗衣僧
独捲袈裟去,禅房半掩扉。僧行随鹤影,鹤引洗僧衣。
振翼寻仙路,牵裳上钓矶。老缁轻濯濯,白鸟亦依依。
浣涤元无垢,叮咛莫浪飞。茶烟休更避,相伴月中归。
叫舜苍梧云
叫舜嗟何处,梧江去路长。天高心渺渺,云远地苍苍。
我欲排阊阖,谁能访帝乡。泪沾潇水碧,梦入瘴烟黄。
莫唤湘娥问,空怜老杜狂。重华何可就,骚笔更凄凉。
菊庵相道人求赠
抛汝庵中菊,寻他楦上麟。休将穷达事,来语菊边人。
送王少逸还乡
点点琼花上旅衣,还乡心壮任衣欺。飘零为客看归客,记忆来时惜去时。
家书一半凭君说,客里三千尽梦随。握手桥门重约在,芒鞋莫便厌奔驰。
赠命士吴月堂
为养祇凭卖卜钱,术精云有异人传。如君合把堂名月,得姓元同斫桂仙。
月仲重九生朝喜赋二首 其二
长年冷淡似难堪,自比荣期乐有三。就书卷中时借问,除杯酒外老何耽。
定知丹桂还儿折,且把黄花对我簪。好趁月明来痛饮,不妨握手共迂谈。
松子僧前落
野迥无人迹,长松不计年。随风飘子下,竟日落僧前。
叶暗丹谁化,根枯石共坚。时敲经夹响,匹似数珠圆。
味美忘斋久,声轻入定便。时看童行戏,争把柳丝穿。
送新饶州陈教授
学深行粹乡评美,三舍成名号胜流。定价盍归群玉府,横经暂访百花洲。
湖山称侍亲行乐,岁月追思仆旧游。台府诸贤皆具眼,相知应不待相求。
和王此山午寄虹字韵一首
早气如春夜即冬,操存要有主人公。斯翁枉向尘埃老,好我遥知臭味同。
案上两图圆似月,毫端万丈吐如虹。渠侬落处应谁会,未羡他家那一通。
与友人论文偶作
坡翁好语嗟难读,介甫新经苦尚同。举世笑时韩自喜,无人爱处陆云工。
能奇却怕翻空病,得妙还须苦学功。旦暮烟霞千百态,伊谁巧似老天公。
送吴司户之任
南州诧说才名早,到手青衫已早毛。自守冰霜真铁汉,肯淹岁月待珠曹。
遥知玉节将争致,暂掌牙筹莫厌劳。圣世怜才甄拔易,倚须去著锦宫袍。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围棋赌墅
为郎牧羊
再和除字韵
丘司理母
论文有感
月仲弟重九日庆七十
归边争渡喧
赵大资 其二
刘夫人
客至五和除字
再用仙字韵答刘躔甫
臂痛六言 其二
题吴司户思忠堂
用韵和黄兄
梁秘阁挽诗 其一
三和镜中我
精卫衔石填海
隔竹敲茶臼
剪烛话巴雨
黄倅
敲云问名氏 其一
得郡后二首 其二
星有好雨
拾穗许村童
翁踏孤舟立 其二
百七弟挽诗
夜凉饮罢月中作
被褐怀珠玉
送戴兄西上
别吴帅恕斋 其四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七
乐轩先师挽歌词 其二
赵通判挽诗 其二
再和柞山肠字一首
读黄诗
挂席上南斗
送林汝大西上
行楮
惜花窗起早
莆田陈尉新作二轩于其廨舍寄题二首 其二 青云轩
罗真隐已化数年曾纠仕五羊病中尝访渠为之求乐曾知其已逝颇有问答 ...
庄丞内子挽诗 其一
送子晦宰南安 其三
玄扃
新诗改自吟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 其一
丁卯元日作
僧敲月下门
和后村书窗韵四首 其一
题国清林氏海山精舍
再和效颦一首寄后村
和柯山玉上人三首 其二
梁秘阁挽诗 其三
物理六言 其六
玉水记方流
己巳元日二首 其一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 其二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五
落日见渔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