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罗真隐已化数年曾纠仕五羊病中尝访渠为之求乐曾知其已逝颇有问答曾今为漳倅亲与东庵道老言之

罗真隐已化数年曾纠仕五羊病中尝访渠为之求乐曾知其已逝颇有问答曾今为漳倅亲与东庵道老言之

宋代 林希逸

生时句句有玄机,语我因医偶造微。霞屿已题新窆石,羊城还著旧深衣。

曼卿见说乘骡去,丁令尝闻化鹤归。葱岭相逢提履者,宋云恐被后人讥。

诗人林希逸的古诗

题新稿

宋代 林希逸

少日无端苦学诗,倚楼面壁总成痴。断无子美惊人语,差似尧夫遣兴时。

最上宗风埋没久,新来家数见闻知。吾生恐被师传误,自比灵云更不疑。

罗真隐已化数年曾纠仕五羊病中尝访渠为之求乐曾知其已逝颇有问答 ...

宋代 林希逸

生时句句有玄机,语我因医偶造微。霞屿已题新窆石,羊城还著旧深衣。

曼卿见说乘骡去,丁令尝闻化鹤归。葱岭相逢提履者,宋云恐被后人讥。

晨兴和前韵

宋代 林希逸

分剂元无欠与馀,化工最巧是乘除。壮怀何必风云入,净念须看露电如。

玄在不妨雄拓落,诗成自笑甫狂疏。新来一事尤堪讶,眼已眵昏学草书。

戊辰谒伯祖惠阳使君坟三绝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少日春秋学最高,年踰弱冠掇危科。也乘五马鹅湖去,埋玉凄凄草一窠。

溪桥作

宋代 林希逸

闻说溪流涨,看来势渐停。云笼山际白,水没野畦青。

旱久知天悔,祠多诧佛灵。老农忧雨过,四望尚冥冥。

老来犹喜看书清晨有警书以自砭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禅学元非妄诋诃,声前句后总成魔。本来性即虚空是,自障尘因闻见多。

过眼皆如云不住,举头但看月如何。传灯诸老还痴绝,只玩心珠底用歌。

和后村问讯水南失约二首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学荒久欠亲谈麈,居僻谁同理麈蓑。砂欲作糜那解饱,砖难成镜只空磨。

出乘雪兴思安道,归逐风吟笑志和。赖有先生前约在,扫门直候愈轩过。

和后村三绝句 其三

宋代 林希逸

衰翁分已绝尘缘,自和新诗醉击辕。不是灯灯相照者,个中消息也难言。

九江朱长卿 其三

宋代 林希逸

班行一见便欢然,意气相求似夙缘。得古鼎彝多鉴定,常时樽俎每招延。

郊吟愈和曾成轴,晋帖唐碑不计钱。见说旧藏今散尽,传家犹幸子能贤。

赵虚斋挽诗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两朝人物号耆英,九折崎岖亦饱经。几度拂衣心似石,重来曳履发如星。

争名可是因文字,转臂堪嗟失典刑。何处藏山犹有史,悲笳幽咽若为听。

黄倅内子挽诗

宋代 林希逸

岸帻生同誉,翻经老耐嫠。能贤儿似侃,爱客母如圭。

有弟铭崔姊,何人传鲍妻。霜风吹旐去,笳咽筱塘西。

和披字寄后村

宋代 林希逸

不羡新雕绣毂驰,不嫌自织草驰披。谈禅客至眼俱碧,联句人来髻似椎。

愁绝只凭杯遣兴,意行全藉杖扶衰。旧游历历天南北,梦不能忘随所之。

题濛贯道山水四言

宋代 林希逸

远山丛丛,远树濛濛。咫尺万里,濛行其中。短长何岸,高低何峰。

彼坻彼洔,彼瀑彼洪。晴岚乍豁,烟霭葱笼。或断或属,且淡且浓。

尔崒奚寺,尔盘奚宫。或垣阴翳,或梁嵌空。有吠者厖,有樵者翁。

危樯落碇,短棹掀蓬。往来异趣,寂动殊容。羃翠其庭,岂非卢鸿。

略彴而渡,岂非龟蒙。昔我经行,云山万重。若淮南北,与濛西东。

亦蓑而雨,亦帽而风。乃今追惟,梦境相从。及此开卷,恍然昔同。

谁居作者,造化论功。淹总其裔,熙成是宗。声闻九陛,既召而终。

谓彼树白,谶其身穷。其然岂然,讯之天公。此名穹壤,畴曰不逢。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 其三

宋代 林希逸

一识端平三十秋,北关重别见南州。紫薇阁下分房住,黄檗山前并辔游。

碧水诗来秋后得,吴门书去病中投。交情不薄相期远,底料催归记玉楼。

闻鸡起舞

宋代 林希逸

龙卧何时起,生涯厌鼓鼙。舞因涯独鹤,闻偶为荒鸡。

楚客长更梦,秦关未晓啼。竹风吹袂举,柳月傍楼低。

我醉非无度,渠寒不奈栖。谁家小垂手,百啭听黄鹂。

六月廿九早题

宋代 林希逸

时难禁酷暑,晚喜动凉飔。已饮阿连去,仍招欢伯来。

数根煮芦服,一酌热茅柴。睡到窗明足,摩挲醉眼开。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再造功成始趣还,又从薇省去长安。登车屡作澄清使,持橐还须文字官。

子美八哀俄入此,贺公二命只书棺。不知庾亮埋何处,遥想悲笳泪雨潸。

戊辰元日作

宋代 林希逸

云暗长空夜不风,新年又与旧年同。身前百念翁俱足,但几乡田岁屡丰。

山丹

宋代 林希逸

秋半山丹树树空,几回惆怅恨痴风。那知九月明朝尽,个个枝头数颗红。

送方岩尹到省

宋代 林希逸

可人家世文章箓,骑气如虹向上都。姓字儒流称作者,工夫圣处及原夫。

临轩黼扆新龙御,射策彤墀引凤雏。鹤发溪翁勤洗耳,首听翁季共传胪。

林希逸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