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车国验茂才

和车国验茂才

明代 林熙春

曾闻剑气起龙光,牛斗三秋夜有霜。孤凤文章常五色,双鱼书素重三阳。

即看冀北腾驹渥,岂谓堂前渺鹊梁。车胤由来终荐达,逐臣宁自滞潇湘。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辛酉元旦

明代 林熙春

辛年瑞色耀天门,天启熙朝正改元。万国瞻依新日月,一朝旋转旧乾坤。

衣冠虎拜南山祝,九五龙飞北极尊。况以老臣鳌戴重,遥从海上答君恩。

九月十九辰德仕招饮时适邀黄将军为攺次日德进惠以二绝次韵奉答 ...

明代 林熙春

重阳十日又当阳,白发秋光两斗忙。祗谓黄花开未尽,欲迟明日始言芳。

和镛州八景有序 其六 龟山弦诵

明代 林熙春

洛水闽山并地鸣,残书祠墓待修营。三更北立千年诀,一日南行万世盟。

衣钵诸儒推阙里,伊吾六籍满镛城。愧予宰割寻常事,犹带依稀畏垒声。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二十八 赐榼酒

明代 林熙春

攒膳擎来自建章,银瓶复尔侑琼浆。恩波甚事频繁至,何怪中书求太常。

甲子元旦

明代 林熙春

冬来震索幸恩覃,新甲重临兴覃酣。圣主龙飞元及四,老臣马齿七加三。

忽逢白雪飘金殿,且向黄扉扣玉簪。最是阳春称盛事,丰年已兆胜传柑。

明代 林熙春

愧予之才匪济川,徒怀击楫发川肩。一岁两移何忝窃,盟心欲报丹扆前。

四月望日携琴剑,凤城三朝始发船。沿江狎客勤杯酒,迟迟始达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二十一

明代 林熙春

缇灰甫动启微阳,宫漏听残夜未央。元后起居临紫幄,衮章黼黻佩鸣珰。

丁未十二月二十三为立春后二日夜梦得六言律诗前俱忘只记结句话到 ...

明代 林熙春

初春高卧城隈,有客相邀看梅。白发赢君玉质,暗香助我金罍。

天边诗思频发,夜永更筹莫催。话到疏英影动,一枝明月归来。

北山潘驿宰为年友潘雪松先生侄以忆祖母致政归喜赋五绝送之 其五

明代 林熙春

劳尔逢迎鬓未银,飘然拂袖岂知贫。谁云津吏无高致,林下于今见一人。

送施郡丞见龙归滇

明代 林熙春

杯酒相将出凤津,碧溪南望倍伤神。长沙君过休劳卜,古道儒官莫厌贫。

咏棋诗 其六

明代 林熙春

一局初开慎用兵,再三筹度有奇赢。炮藏车腹声声响,卒进马头步步征。

计士锦囊环左右,将军铁甲拥宫城。功成有象浑无事,击壤讴歌四海平。

无题五言绝四首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日落荒山远,仓皇避虎狼。更闻狐假虎,流涕贾生狂。

喜黄左相君瑞归自上党

明代 林熙春

梁园赋就乞閒身,逐客那应更怆神。道在青山原自重,家环绿水未为贫。

风尘到处伤多事,天地吾曹合有人。秋到不妨频载酒,与君同戴白纶巾。

谢郑德进惠种瓜叠韵三绝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病起山庄却避蛙,康成携手赋苕华。青云岂是青门客,为饷东陵五色瓜。

修玉简塔完登眺漫赋

明代 林熙春

岭外岧峣地,春游亦壮哉。南原标玉柱,北望映金台。

七级峥嵘复,三朝象纬恢。黄堂增几案,赤县仰崔嵬。

益显文星耸,先占泰运培。初临愁雾塞,少选幸云开。

父老供新醁,山灵辟旧苔。步从天上起,声自谷中来。

满目峰如画,凝眸海一杯。石牛凭去住,穴虎任徘徊。

甘露微玄贶,仙踪长绿莓。慈封瞻涕泪,亲舍接蓬莱。

纵切登高兴,谁堪作赋才。但期鱼鳄徙,凤啸应三台。

谢将乐缙绅贺六十

明代 林熙春

忆昔操刀领上游,百年虚度几春秋。幸从玉简依云住,梦到金华泛月游。

自愧一乡鸠刻杖,何劳千里鹤添筹。衡茅己就疏狂癖,海上遥瞻紫气浮。

题谢节母册四首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从容植节柏千寻,幸有阶前玉树森。政以未亡酬地下,相逢不负百年心。

送年侄梁子判荆州五首末忆祝令门生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反侧西川剑未韬,借才于楚佩虔刀。多君慷慨千金品,莫负君恩叹独劳。

与澄博陈太公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一经垂训己全收,倡道东南尚黑头。实有元方誇奕世,千秋事业属弓裘。

次韵答龚润寰

明代 林熙春

归来暌别怅如何,燕市当年意何多。我已有心依菽水,君今何事叹嗟跎。

凤雏自是毛俱奋,鸥侣犹然鬓未皤。国是纷拿殊未了,可容紫帽发长歌。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