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张元辉恤刑粤西还朝排律十二韵

张元辉恤刑粤西还朝排律十二韵

明代 林熙春

昔年曾附骥,如君最擅场。乘槎泛牛渚,说剑射龙光。

东璧文章重,西曹礼乐张。白云频视草,丹笔每□香。

麟趾先无告,鸾声出未央。九疑开法象,五色跨神羊。

解网宽三面,下车泣一方。奚囊惟疏牍,扶杖尽壶觞。

珠勒喧梧桂,锦衣押凤凰。阳和披柳色,阴德种兰芳。

忽动归朝思,应知报主肠。更怜民力竭,流涕未为狂。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三月初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犬眠夜静即牛眠,笼里金鸡眼上悬。乔木千寻环大母,梧枝百世累曾玄。

一生白发因多瘁,三叶黄纶慰九泉。愿我云仍绵旧德,用酬明主锡鸾笺。

过蓬辣滩志喜四首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龙飞天启辟蒿莱,凤诏求遗动地来。因笑祖生空击楫,汉家曾见济川才。

谢将乐诸公贺五十

明代 林熙春

归来万死一生身,转觉知非未厌贫。云近凤城惭舞彩,潮生鳄渚稳垂纶。

青山何处酬明主,白发应怜别故人。天地风尘担负在,玉华闻已更嶙峋。

御园牡丹

明代 林熙春

长安春色百花庄,却羡花王喜庄阳。根自上林呈国色,味攒佳气见天香。

金茎露湛胭脂湿,玉树烟浮琥珀光。莫道群芳君独擅,多君况复侍君王。

送堪舆饶少峰归豫章

明代 林熙春

廿载南游访十洲,半肩剑履遍瀛州。繇来世族推高第,直为亲茔下一筹。

云锁丝纶腾白鹤,江环风木卧青牛。渭城何计迟桥梓,绿蚁尊前水驿舟。

丁巳元日

明代 林熙春

新年新日并逢丁,献岁祥光彻夜明。南极敢云私白发,东山何以慰苍生。

云边万国趍金阙,海上一星拱玉衡。衰鬓不禁嵩祝意,长悬宝历际升平。

和朱存敬题三元塔

明代 林熙春

高结浮图控上流,金银佳气可全收。八窗笼月三千界,一柱擎天亿万秋。

运起昌黎山斗望,人从岭海凤皇游。王冯自是风云会,欲迈前修祗自修。

九月八日同何靖卿侍御饮寿安寺

明代 林熙春

五岭秋高气色寒,珠林明月此登坛。天涯兄弟论心处,海国风尘抵掌间。

胜事漫须夸落帽,归人未许动征鞍。诘朝更有龙山会,弹剑酣歌任倚栏。

余别将乐已廿载揭叟大宪年望耋千里相访喜赋六韵送之

明代 林熙春

镛州惭父老,扶杖结良缘。千载营新序,一经泣旧园。

黄庭无驻口,白发未垂肩。使者旌高义,乡人奉上宾。

无端勤畏垒,有意访林泉。岭月随君去,何妨枕石眠。

诸生官拱微为龙池先生子戊午自镛访余北归五绝送之余辛卯令镛拱微 ...

明代 林熙春

思君玉树悬弧日,正我金华鼓瑟时。鸠爽祗今腾凤羽,头颅章甫慰吾私。

无题五言绝四首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民力艰虞甚,征求已竭脂。江湖成惨淡,何处一枝栖。

奉和任公祖冬日较士以东莆期诸生之作时公正推参知候命也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任公台上俯江滨,眼界无边宇滨春。去岁雷惊逢蛰启,今朝奎聚动龙神。

词倾二水瀛州客,气饮长虹樽俎人。敢谓经营收杞梓,群英自是接芳尘。

闻失广宁志愤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岔河甫渡阵方陈,横玉横金作遁臣。只见刘琨能抗敌,仅闻高兄克成仁。

上方不斩单于贼,军令惟驱窜逐民。哆口且云能殿后,英雄千古是谁真。

和镛州八景有序 其三 桃溪春涨

明代 林熙春

玉华洞口布金华,灿烂春桃遍锦沙。两岸长流三月浪,一溪常见数时花。

莫云百里河阳事,应作千年海上誇。若问种桃人去处,矶头蓑笠醉烟霞。

观察任公祖五月举孙官邸召赴汤饼漫贼四章志喜兼谢时海上有警次日 ...

明代 林熙春

森枝五月倚云栽,夜集兰台醉栽醅。近水松萝供逸兴,傍城钟鼓促金罍。

星河恋客偏璀璨,鱼鹤闻歌任去来。酒罢忽当飞战捷,锦袍端儗授龙媒。

送萧彦得侍养华出阴

明代 林熙春

为报春晖陇树阴,友生强起出阴林。百年不尽思亲泪,万里长悬恋主心。

白露沾衣催客棹,苍生引领望朝簪。甘泉正直辽烽急,愿弼商家作傅霖。

送安都阃员石自闽归里入贺万寿

明代 林熙春

曾游琼海泛艨艟,复上三山第一峰。剑气每随天外耀,斗光偏向里中浓。

万年奉表归华鹤,八月浮槎拜衮龙。歌罢九如劳拊髀,□金印大肘边从。

东巡纪事十一首 其二 次顺义

明代 林熙春

顺州冯翊拱朝阳,西望神京百里长。牛洞北蟠云水润,龙泉南峙寺烟翔。

河从白马关粮运,镇自黄花控虏防。最是近来徵派急,不堪云锦牣天房。

七夕寿伯兄六尺六一

明代 林熙春

银汉悬弧六尺身,年华初度鬓初银。大荒劳苦纶巾旧,小阮殷勤彩服新。

七七女牛同踰甲,双双鸿雁并生申。姜肱自是寻常事,共祝椿堂岁岁春。

送惠来杨明府行取

明代 林熙春

海上光芒羡湛卢,循声远播达皇都。一腔似水悬冰鉴,两袖拂云拥玉壶。

花树有年曾集雉,柏林指日可栖乌。知君雅负澄清志,策马长安夹道呼。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