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小舟泊先陇前

小舟泊先陇前

明代 林熙春

频年不到先人陇,此夕扁舟泊水涯。听得蛙鸣成部曲,梦来鸡报恍朝仪。

白云深锁千年域,紫诰重光五色丝。明日宣扬皆主赐,松楸雨露庆休期。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北山潘驿宰为年友潘雪松先生侄以忆祖母致政归喜赋五绝送之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昔有劳臣羁北山,宁如今日北山还。多君也是投閒者,愧杀君房忙未閒。

送姚司理以兰台应召候选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少年高第抱琮璜,一曲阳春海上清。玉简云中饶玉露,金城山下长金茎。

爽鸠法自三章肃,丹凤书来万里惊。此去片帆飞似驶,圣朝侧席待青萍。

九月八日同何靖卿侍御饮寿安寺

明代 林熙春

五岭秋高气色寒,珠林明月此登坛。天涯兄弟论心处,海国风尘抵掌间。

胜事漫须夸落帽,归人未许动征鞍。诘朝更有龙山会,弹剑酣歌任倚栏。

寿将乐廖澹屋七十时仲子文陛应恩选赴南宫书以寄之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立帜桥门夙有因,别来高蹈益嶙峋。金华岂羡金章贵,玉洞还看玉树振。

月吐秋光三五满,尊开春酒十千频。多君早悟长生诀,剩有刀圭度后人。

后中秋小集

明代 林熙春

一年一度中秋月,两度中秋两度明。绮席露生珠树湿,银河倒影玉帘清。

昔瞻五色重轮晓,今觉浮光满宙横。好景况逢过众妙,何妨再醉凤皇城。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九 文华殿习礼

明代 林熙春

文华圣藻重尊天,再仿圜丘礼数虔。簪笏千官环听睹,貂珰为达圣人前。

戊辰除夕

明代 林熙春

天假馀年逢七七,曾玄递抱发垂肩。虽邀汤饼堪频集,敢望箕裘得几传。

偶以萑苻填岭海,顿今桑梓染风烟。即看宵遁宁人力,此夕何妨卧榻眠。

怀司勋李四馀

明代 林熙春

龙门久谢山公事,海内犹然仰岁星。击钵无人赓白雪,辞籯有子重青萍。

著书儗绍千秋鉴,从政曾尊六字铭。丹凤来韶应指日,可容鸥鸟狎沙汀。

吾父崇祀乡贤志喜四首末一道耑谢诸友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清议咸推白骨寒,圣朝旌隐重蘋蘩。宫墙数仞生前隔,俎豆千秋死后宽。

泉下寂玄从此显,庭前涕泪转成欢。表章岂让龙章再,吾父冥冥可自安。

诸生官拱微为龙池先生子戊午自镛访余北归五绝送之余辛卯令镛拱微 ...

明代 林熙春

故人侠气访樵渔,多病偏逢疏又疏。正欲论心弹往昔,可能携手即分裾。

咏棋诗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敢云胸内夙藏兵,一局因思百局赢。老马授御犹可策,敝车推毂尚堪征。

一河昼定千秋界,二士能支万里城。夜静月明烽不试,将军坐令泰阶平。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 其九

明代 林熙春

自愧微臣锡马还,翻蒙隆礼誉耆贤。叩天祇欲收成命,成命依然下九天。

送蔡禹津游滁阳兼忆大守孙匪莪

明代 林熙春

金陵本是帝王州,彩袖翩翩作胜游。眼底繁华誇六代,笔花梦寐足千秋。

凤皇台上今犹昨,丰乐亭中孙是欧。为问仗君频授简,东南民力让谁筹。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 其九 和吴止园大理少

明代 林熙春

忠贞世笃表台端,门第犹誇晋谢安。甫被弓旌勋禄重,便开贯索地天宽。

延陵有意劳拈韵,逋客何缘奉染翰。更忆昆山馀片玉,辉光掩映倚云看。

挽傅莘野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天地伤黄耇,邦人失典刑。清风寒旧砌,明月下空庭。

不尽商霖雨,应悬汉列星。凤毛饶玉树,奕世有青萍。

繇茶陵过吉州张使君招饮白鹭书院时三月初十日也就此因闻倭警 其 ...

明代 林熙春

逢掖沧浪属草玄,使君旗鼓大玄先。千门桃馥春过半,一阁藜光月暂员。

自是潜心探象罔,繇来信手获鱼筌。冯栏忽动乡关思,东海烽传可怅然。

读匡云上人募佛像疏偈

明代 林熙春

人言即心即佛,菩提无树前因。本来色身是幻,何须身外传身。

儒有丁兰刻木,总是如见精神。学佛因心求法,舍身何处寻真。

送徐将军心藿总戎八闽

明代 林熙春

将军久矣拥楼船,天子垂衣问海边。已信两疆归锁钥,更怜孤岛净风烟。

龙章遄自云中下,雀印新从肘后悬。此去圣明还拊髀,三山未肯当燕然。

修玉简塔完登眺漫赋

明代 林熙春

岭外岧峣地,春游亦壮哉。南原标玉柱,北望映金台。

七级峥嵘复,三朝象纬恢。黄堂增几案,赤县仰崔嵬。

益显文星耸,先占泰运培。初临愁雾塞,少选幸云开。

父老供新醁,山灵辟旧苔。步从天上起,声自谷中来。

满目峰如画,凝眸海一杯。石牛凭去住,穴虎任徘徊。

甘露微玄贶,仙踪长绿莓。慈封瞻涕泪,亲舍接蓬莱。

纵切登高兴,谁堪作赋才。但期鱼鳄徙,凤啸应三台。

观察任公祖五月举孙官邸召赴汤饼漫贼四章志喜兼谢时海上有警次日 ...

明代 林熙春

韩山紫气动三台,为报生申降岳来。幸际薰风芳玉树,欣逢瀛海出珠胎。

兴门莫问同文事,许国应知献赋才。席上共惊孙是祖,金盘漫醉可论杯。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