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至日寿颖冈四兄六一 二首 其一

至日寿颖冈四兄六一 二首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一阳初动处,六甲踰周时。宫绣方添线,海筹又益枝。

逢衣迟白发,采服幸齐眉。汗血神驹俊,冈陵未有涯。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 其五 和柳赓予司空

明代 林熙春

当年策蹇出重城,三十馀臣逐队行。敢附马周为凤啸,祇从鹿念作蝉声。

昌言已觉千金重,告老宁知一叶轻。明主虚怀君翊戴,愿君麟阁不书名。

闻失广宁志愤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焦劳圣主惜金瓯,策士当关借箸筹。王猛谈兵曾扪虱,张华说剑欲冲牛。

配陈储峙千年计,百万熊罴一旦收。更款西夷修内备,定知掷土斩奴头。

送紫薇花玉田方伯

明代 林熙春

太平天启正当阳,应有鸾书到二黄。莫道山林无以赠,紫薇花送紫薇郎。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十八 神厨观笾豆

明代 林熙春

笾豆宁云则有司,降观亦自费神思。虽然不是供难继,飨帝飨亲全在斯。

诸生官拱微为龙池先生子戊午自镛访余北归五绝送之余辛卯令镛拱微 ...

明代 林熙春

二十年前宰割初,书生犹自漫兴除。樗木自㜞为世顾,幸以先公纪政书。

和车国验茂才

明代 林熙春

曾闻剑气起龙光,牛斗三秋夜有霜。孤凤文章常五色,双鱼书素重三阳。

即看冀北腾驹渥,岂谓堂前渺鹊梁。车胤由来终荐达,逐臣宁自滞潇湘。

寿寒窗兄八四

明代 林熙春

吾家宗正隐林丘,渭水频加海丘筹。己信逋仙笼放鹤,无烦绮圣杖扶鸠。

乌纱头丘三朝宠,彩服阶前四世游。更睹五千腾紫气,直从函谷跨青牛。

送蔡海洲兄赋南宫

明代 林熙春

久抱明珠懒暗投,宁甘竹箭赋杨州。家传戴礼推高足,昆季韩江并出头。

向自汗驹迟一顾,今从老骥始相售。壮猷尚拔燕山帜,侧席烦君借箸筹。

送揭阳何明府告归侍养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三公一日是襟期,岭月随君樵水湄。珍重长途千万里,清华指日待拗螭。

送王孟箕明府之留都水部次日逢重九同曾时甫凤栖岩登高四首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绝壁凌霄迥,寒江抱径斜。山人探旧碛,汉使蹈新沙。

白石苔成绣,红桃蕊偶花。数声黄犬吠,转觉是仙家。

送白守戎暂返雷阳

明代 林熙春

海上波恬却有因,祇从白起是前身。旌旂闪烁龙蛇阵,号令风霆虎豹臣。

数载枕戈方报主,一朝分袂转愁人。圣朝正切思贤将,愿斩单于更画麟。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六 军入卫

明代 林熙春

三军如雨马如飞,万象森罗栱太微。古道养军为一日,虽然郊宿俨廷闱。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十三 驾出大明门

明代 林熙春

风清六道净车前,天语飞传解闭廛。四海为家真此日,闾阎稽首见青天。

送广文杨东霍之楚

明代 林熙春

泮水初开物色赊,公车同占上林花。瓯西碧玉千金价,岭外青萍十里华。

世掌丝纶推彩凤,斋仍苜蓿动吹蛙。荆阳亦是多才地,武文桃李即通家。

吾父崇祀乡贤志喜四首末一道耑谢诸友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殁而祭社为功崇,泉石何缘亦崇宗。可是威仪绳卫武,更于行谊重申公。

堂前蘋藻来新宠,阶下趍跄俨旧容。千载皈依何处是,泽宫深处即高松。

入虔闻奴陷辽阳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谋臣如雨士如林,一覆令人泪林禁。自古用兵须用计,于今攻虏欲攻心。

枢中果践封侯约,阃外当驰献馘音。更愿庙廊无掣肘,庶几名将林抽簪。

东巡纪事十一首 其九 读武清志河差

明代 林熙春

雍奴严邑拱神京,繇来休养为汤沐。偶从邑乘阅河差,河差一节堪骇目。

剥船人夫有四千,巡河子弟三十六。树户五百三有奇,铺与堡同树户足。

新河挑挖有新佥,七百十二为力服。古人用一犹缓二,惟恐吾民生计促。

柰何一邑夫六千,家家执役人人蹙。一年犹可勉支持,年年往过仍来续。

况复养马与驿骚,徵派频繁惊比屋。生当盛世本逢辰,却乃朝昏无瞬乐。

仆臣无计转艰虞,易辙更弦惟秉轴。

次韵寄答李司勋人日之作

明代 林熙春

年来底事赋清流,读易陶园岁几周。天地风尘还自语,弟兄簪笏久同抽。

侧闻天子频招隐,尽道山公尚壮猷。千里曲江传胜事,宁知褊性合栖幽。

题徐学博大埔挕政册

明代 林熙春

皋比瀛州曙气薰,山城风雨更氤氲。横经不厌三冬雪,制锦还成五色云。

满县花栽坛上杏,一腔谷种水中芹。从来吏事繇樽俎,半载棠阴口碣闻。

侄元英远访回羊城诗以送之兼致勉私

明代 林熙春

江天秋爽满瀛州,小阮回车作胜游。珠海光连金玉气,龙门路接凤凰洲。

匣中干莫宁终闭,囊里琴书自有投。愿尔亢宗倍努力,无令鹤发叹淹留。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