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年侄梁子判荆州五首末忆祝令门生 其一

送年侄梁子判荆州五首末忆祝令门生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朝阳南望即荆阳,一骑驰驱莫惮长。路上榴花今正艳,题舆诗思满奚囊。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送宗人鹏扬之闽桃源司三绝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并州廿载己参商,剑气光芒犹在望。君到故人如有问,祗云双鬓尽成霜。

七夕雨德进欲枉草堂不果以二绝见贻依韵呈政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七月乘槎访戴时,柴门风雨骤成丝。莫非吾道宜藏拙,无许人间得问奇。

张元辉恤刑粤西还朝排律十二韵

明代 林熙春

昔年曾附骥,如君最擅场。乘槎泛牛渚,说剑射龙光。

东璧文章重,西曹礼乐张。白云频视草,丹笔每□香。

麟趾先无告,鸾声出未央。九疑开法象,五色跨神羊。

解网宽三面,下车泣一方。奚囊惟疏牍,扶杖尽壶觞。

珠勒喧梧桂,锦衣押凤凰。阳和披柳色,阴德种兰芳。

忽动归朝思,应知报主肠。更怜民力竭,流涕未为狂。

恭和太师台翁元旦诗四首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夜半钟声晓漏酣,龙飞虎座可同探。九天日月开乎一,万国衣冠祝者三。

班列幸随元老肃,朝回喜为圣人谭。小臣愧献椒花颂,款马充庭数马堪。

四寿诗 其三 寿谢先生

明代 林熙春

君家饶玉树,踰七鲁诸生。伏枥风前啸,横经雪里情。

松阴含晚照,梧色滋新晴。五采凤毛在,何须待渭清。

陈德真尊壶刲股活翁赋此为赠并期德真

明代 林熙春

不惜红颜体,甘闻白发人。三公丰日养,万死一生身。

自信情无极,宁知药有神。圣朝求孝子,更有剖心臣。

蜀茶盛开

明代 林熙春

莫谓潮阳春色异,锦江春色到潮阳。露凝艳质胭脂湿,日耀英姿琥珀光。

蓬萼敢争君萼美,葵心能似此心长。衡茅肯占天葩种,直欲移根上苑芳。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 其五 和柳赓予司空

明代 林熙春

当年策蹇出重城,三十馀臣逐队行。敢附马周为凤啸,祇从鹿念作蝉声。

昌言已觉千金重,告老宁知一叶轻。明主虚怀君翊戴,愿君麟阁不书名。

题谢节母册四首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一生家政一身任,此日名传耀古今。曾是为名方忍死,丝纶终是主思深。

李思准九月诞辰寄一律为寿

明代 林熙春

神山小隐接蓬瀛,碧水依然系去情。已幸凤毛声正噪,况当鹤发饮偏横。

频年白眼看时态,此日黄花对月明。闾里不须劳倚望,泥金云里到金城。

将乐杨贞母古风一首

明代 林熙春

瞻彼蕙兰芬,灼灼竞桃李。当春谁不艳繁华,有时倏忽随霜靡。

只有南山顶上松,历尽寒冬节不毁。自古风人咏柏舟,于今贞妇差足拟。

贞妇当年初嫁时,夫心愿托梁鸿轨。讵云变起不须臾,白日黄泉路便徙。

剖破菱花无合期,掩玉埋香嗟已矣。青天寥廓不可呼,几番欲赴青丘里。

转思夫死宜从夫,从夫慷慨徒死尔。藐诸咄咄不堪闻,母死儿孤更何以。

况复高堂白发双,朝夕何人相终始。宁为万死一生身,忍饥和丸供菽水。

艰苦备尝五十秋,窗前明月为知己。凤毛五色幸翩翩,鸣翮摩天咫尺尔。

三山中夜怜啼乌,停翼犹俟风云起。向予偃室接澹台,今日相期何底止。

勉旃报母春晖心,圣世忠臣求孝子。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 其四 和董思白礼书

明代 林熙春

告老驰驱万里程,敢云祖道一时倾。苟非滥藉词臣宠,焉得优蒙圣主情。

六传恩来鹓鹭禁,八行书重凤凰城。寅清自是纶扉路,召对繇来在五更。

送大将军黄竹楼镇粤西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旌旗十道出瀛州,上将于今到州头。已幸彤弓来细柳,复从黄石属纡筹。

长缨云拥山河动,甲帐霜寒瘴疠收。铜柱声名君自许,汉家已肯吝封侯。

明代 林熙春

愧予之才匪济川,徒怀击楫发垂肩。一岁两移何忝窃,盟心欲报丹扆前。

四月望日携琴剑,凤城三朝始发船。沿江狎客勤杯酒,迟迟始达

送惠来杨明府行取

明代 林熙春

海上光芒羡湛卢,循声远播达皇都。一腔似水悬冰鉴,两袖拂云拥玉壶。

花树有年曾集雉,柏林指日可栖乌。知君雅负澄清志,策马长安夹道呼。

次韵送志莘杨别驾归信州别驾为少宰端洁公子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莫道间关行路难,人情巇险更心寒。山川有意还相慰,清白无㜞可自欢。

韩月北随双袖拂,章江西去片帆安。壮怀尚有虔刀在,努力清时玉露餐。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七 请致齐

明代 林熙春

肃将元祀进铜人,贬御却珍率百臣。夙夜惟寅尧舜事,君心宁不与天亲。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二十六 捧主登皇穹宇

明代 林熙春

高皇俊德与神功,一主配天天与同。恭捧逡巡归帝座,此身何幸步皇穹。

送张杏宇还镛四绝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两月重倾畏垒心,韩江分手更披襟。延津龙剑何时合,千里鱼书可数临。

草堂成郑德进以诗扁见贻依韵谢

明代 林熙春

家世薇垣重,高标望斗南。藏书心独解,怯酒兴同酣。

天地容吾懒,风尘自尔惔。甘泉应献赋,谷口未宜耽。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