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谢将乐诸公贺五十

谢将乐诸公贺五十

明代 林熙春

归来万死一生身,转觉知非未厌贫。云近凤城惭舞彩,潮生鳄渚稳垂纶。

青山何处酬明主,白发应怜别故人。天地风尘担负在,玉华闻已更嶙峋。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喜潮秋捷

明代 林熙春

婆娑姮女桂花庄,散与瀛洲满地香。天上宿星缠岭表,云台豪俊集潮阳。

况逢双阙门楣峻,更有盈阶桃李芳。一自昌黎千载后,满江风雨见龙翔。

题沈少源奕世冠裳图

明代 林熙春

浙水诸梁裔,瀛州作邓林。笏簪传几代,诗礼到于今。

儒雅风流在,孙枝雨泽深。丹青图画里,不尽燕贻心。

族子守德馈予独鹤养巳三年性驯甚每雁鸣鹤亦鸣令人爱且怜之近因浮 ...

明代 林熙春

卫公曾馈鹤,孤鹤叹飘零。饮啄知人性,回翔近物情。

观鱼频独立,顾雁每双鸣。岂谓浮鸥病,迟君羽翼生。

和镛州八景有序 其五 龙岫烟霞

明代 林熙春

客到龙门护玉华,黄金台筑有华砂。云嘘剑水增山色,电擘镛城减物哗。

十里氤氲迎几榻,一尊风雨散流霞。偶然颔下探明月,只愿升平答宠嘉。

过虔州即席呈李中丞

明代 林熙春

望望关河夙露收,只从仗钺控虔州。□郎自昔声青琐,汉使于今正黑头。

南去粤闽劳借箸,西来吴楚属纡筹。当筵莫问封疆事,一叶翩翩狎海鸥。

送广文杨东霍之楚

明代 林熙春

泮水初开物色赊,公车同占上林花。瓯西碧玉千金价,岭外青萍十里华。

世掌丝纶推彩凤,斋仍苜蓿动吹蛙。荆阳亦是多才地,武文桃李即通家。

题念庵上人小影上人讳如观

明代 林熙春

有念非忘念,如观未是观。从兹捐色相,明月长阑干。

谢将乐缙绅贺六十

明代 林熙春

忆昔操刀领上游,百年虚度几春秋。幸从玉简依云住,梦到金华泛月游。

自愧一乡鸠刻杖,何劳千里鹤添筹。衡茅己就疏狂癖,海上遥瞻紫气浮。

集唐六绝送骆见羲广文归延津 其三 元稹

明代 林熙春

纱窗日落渐黄昏,鲁国诸生半在门。此日送君须尽醉,今朝花落更纷纷。

题徐学博大埔挕政册

明代 林熙春

皋比瀛州曙气薰,山城风雨更氤氲。横经不厌三冬雪,制锦还成五色云。

满县花栽坛上杏,一腔谷种水中芹。从来吏事繇樽俎,半载棠阴口碣闻。

别驾刘景华甫下车即署海阳篆不三月以入觐行漫赋五绝为赠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有鸟飞来入五羊,梧栖始觉是鸾凰。如何千仞冲霄翮,独驾祥云憩海阳。

韩山行送弄令公之华州

明代 林熙春

韩山高,韩山高,韩山参列耸千尺。昌黎刺此数登临,千年山斗留方迹。

手植韩木尚繁华,繁华科第占破白。韩江涨海水连天,长虹跨渚号鞭石。

山川草木尽呼韩,只是忠贞系今昔。今昔由来未易攀,忽有仙凫飞赤舄。

飞从建业渥洼来,毛有文章常五色。只受翔云入青霄,不溷鸡群啄秀麦。

不为搏击效鹰鹯,不受樊笼染污泽。数年展翼蔽韩山,天涯三老咸啧啧。

一朝丹凤衔书来,为怖鳄鱼胥辟易。仙凫闻书旋建业,建业未须停六翮。

太华十倍韩山高,每有神仙为窟宅。卜师昔骑龙,叔卿时驾鹿。

神女餐玉浆,安期炼金液。不可为榻亦为鼓,偃卧敲推真适适。

君不见四方削成两山开,关系巨灵伸手擘。试携谢朓惊人诗,搔首青天问消息。

须臾雷动与云行,霖雨苍生千古只。

戊辰元旦

明代 林熙春

元年元日为春日,岁去岁来幸泰来。天自春阳开世运,人从泰道庆台莱。

贞元复际三元历,献岁群称万岁杯。岭外老臣翘首望,明良千载咏康哉。

七夕寿伯兄六尺六一

明代 林熙春

银汉悬弧六尺身,年华初度鬓初银。大荒劳苦纶巾旧,小阮殷勤彩服新。

七七女牛同踰甲,双双鸿雁并生申。姜肱自是寻常事,共祝椿堂岁岁春。

夏仲园豆盛熟每饭不彻戏示埈儿曰朝朝一味豆尔能偶乎埈儿谢不敏解 ...

明代 林熙春

朝朝一味豆,岁岁两株松。水满亭前镜,宁知鬓似松。

送揭阳何明府告归侍养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三公一日是襟期,岭月随君樵水湄。珍重长途千万里,清华指日待拗螭。

和镛州八景有序 其一 金溪夜月

明代 林熙春

昔从岩邑学烹鲜,曾见金溪月下悬。西瞰蛟湖收万派,东窥雉堞耸千年。

银潢影落江中雪,玉汉辉腾树杪泉。遥忆当时登眺处,珠林瑞色倚琼筵。

应嶙峋枉酌草堂以诗投谢用韵赋答

明代 林熙春

才绳仲远动珠旒,此日那堪汗漫游。逐吏仍思惭宓子,故人何以恋并州。

粤闽几岁情相洽,风雨一尊山更幽。幸有剑光当夜月,可能刻烛续诗筹。

寿寒窗兄八四

明代 林熙春

吾家宗正隐林丘,渭水频加海丘筹。己信逋仙笼放鹤,无烦绮圣杖扶鸠。

乌纱头丘三朝宠,彩服阶前四世游。更睹五千腾紫气,直从函谷跨青牛。

送萧彦得侍养华出阴

明代 林熙春

为报春晖陇树阴,友生强起出阴林。百年不尽思亲泪,万里长悬恋主心。

白露沾衣催客棹,苍生引领望朝簪。甘泉正直辽烽急,愿弼商家作傅霖。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