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集唐六绝送骆见羲广文归延津 其三 元稹

集唐六绝送骆见羲广文归延津 其三 元稹

明代 林熙春

纱窗日落渐黄昏,鲁国诸生半在门。此日送君须尽醉,今朝花落更纷纷。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茶陵道中苦雨

明代 林熙春

积雨山迷路,冲泥客倦游。惊疑犹坂折,惶恐似滩头。

恋阙心逾郁,趋庭志稍酬。呼童寻旧宿,沽酒醉东楼。

题张忠烈册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豸冠谔谔气吞胡,却把封疆只手扶。满目腥毡犹骂贼,一腔热血肯全躯。

捐生愧死逃亡者,报国争光日月乎。最是囧卿能教子,睢阳遗烈可曾无。

东巡纪事十一首 其十一 次文安而任丘静海大城青县悉至

明代 林熙春

傲雪凌寒兴不禁,广陵群牧集缨簪。登台雅负千金价,命驾应知万里心。

满路乘黄皆骏足,一堂披赤尽鸾音。明朝话别求民瘼,珍重相期作傅霖。

三月初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金龟山下俨蓬莱,大父封茔结紫苔。翼子诒孙推积累,龙章凤诰见琪瑰。

青乌毓秀青天现,白鹤飞鸣白雪来。莫换当年遗恨苦,圣明今日显王槐。

送广文萧宾竹归将乐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倡道东来欲订顽,昌黎一脉可跻攀。青藜光照清华地,玄草声传霄汉间。

凤渚莫缘开虎观,龙池自是接龟山。归与定作千年计,岂肯浮生半日閒。

读匡云上人募佛像疏偈

明代 林熙春

人言即心即佛,菩提无树前因。本来色身是幻,何须身外传身。

儒有丁兰刻木,总是如见精神。学佛因心求法,舍身何处寻真。

送大将军黄竹楼镇粤西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十年劳苦答承明,此日登坛特主盟。节制新从飞咫尺,楼船久已破鲵鲸。

神羊五色鸣鞭度,驯象千群拥戟行。莫谓安南今纳款,升平原不讳谈兵。

张元辉恤刑粤西还朝排律十二韵

明代 林熙春

昔年曾附骥,如君最擅场。乘槎泛牛渚,说剑射龙光。

东璧文章重,西曹礼乐张。白云频视草,丹笔每□香。

麟趾先无告,鸾声出未央。九疑开法象,五色跨神羊。

解网宽三面,下车泣一方。奚囊惟疏牍,扶杖尽壶觞。

珠勒喧梧桂,锦衣押凤凰。阳和披柳色,阴德种兰芳。

忽动归朝思,应知报主肠。更怜民力竭,流涕未为狂。

七夕寿伯兄六尺六一

明代 林熙春

银汉悬弧六尺身,年华初度鬓初银。大荒劳苦纶巾旧,小阮殷勤彩服新。

七七女牛同踰甲,双双鸿雁并生申。姜肱自是寻常事,共祝椿堂岁岁春。

咏棋诗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书生慷慨欲论兵,胜算独操我自赢。强弱已分方急发,坚瑕未审莫轻征。

到来马啸风云会,此去车攻七十城。帐殿论功先策士,主君信赏报升平。

辛酉元旦

明代 林熙春

辛年瑞色耀天门,天启熙朝正改元。万国瞻依新日月,一朝旋转旧乾坤。

衣冠虎拜南山祝,九五龙飞北极尊。况以老臣鳌戴重,遥从海上答君恩。

吾父崇祀乡贤志喜四首末一道耑谢诸友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殁而祭社为功崇,泉石何缘亦崇宗。可是威仪绳卫武,更于行谊重申公。

堂前蘋藻来新宠,阶下趍跄俨旧容。千载皈依何处是,泽宫深处即高松。

秋暑江上少憩

明代 林熙春

虽云海外际昌辰,无柰炎蒸困此身。本为人嚣方匿影,讵期天怒转惊神。

江中雷雨鱼龙跃,舟里啚书僮仆亲。即幸乾坤开霁色,可能旦夕不迷津。

繇茶陵过吉州张使君招饮白鹭书院时三月初十日也就此因闻倭警 其 ...

明代 林熙春

逢掖沧浪属草玄,使君旗鼓大玄先。千门桃馥春过半,一阁藜光月暂员。

自是潜心探象罔,繇来信手获鱼筌。冯栏忽动乡关思,东海烽传可怅然。

再次韵二首并趣季实计偕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家世三朝捧御章,乾坤待尔定行藏。山中文豹浑身雾,天上神驹满足霜。

莫为池塘耽李杜,须教怀抱答虞唐。八千里外扶摇远,献纳无迟达未央。

送孙匪莪之黔守安顺

明代 林熙春

久擅天台仙吏名,宁从推毂祇名城。黔南烽炽思龚遂,阙北恩疏待士行。

指顾山河劳借箸,亿千貔虎赖提衡。愿君努力宽宵旰,旦暮除凶奏凯平。

和镛州八景有序 其六 龟山弦诵

明代 林熙春

洛水闽山并地鸣,残书祠墓待修营。三更北立千年诀,一日南行万世盟。

衣钵诸儒推阙里,伊吾六籍满镛城。愧予宰割寻常事,犹带依稀畏垒声。

送郡丞莫瑞明归楚省觐

明代 林熙春

海上波恬赖指挥,相讶何事羡挥肥。久知傲骨轻黄绶,暂向双眉戏綵衣。

推毂即今称卓异,赐环指日下纶扉。虽然行李寒于水,赢得明珠掌上归。

泛海哭周耿西先生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年来未遂乘桴志,贾勇曾登一志舟。海鵧迎风随去返,江豚吹浪任沉浮。

因知日月光中荡,益信乾坤水上沤。敢谓济川能击楫,中流览胜可彝犹。

送张元辉谳狱粤西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世德繇来系释之,先生原是帝之师。仙郎采笔明光草,使者苍梧雨露枝。

畏垒当年歌召父,褰帷今日见家儿。好生自是清朝意,到处逢人口作碑。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