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舟雨怨 其二

舟雨怨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蓦见苍茫色,愁凝春事中。是歌皆懊恼,何物似心忡。

花老将辞蒂,人归或化虹。依风语断续,祗觉太匆匆。

诗人凌义渠的古诗

问道乡台故址

明代 凌义渠

昔贤尊献替,自然名根除。流徙不足道,所贵怀抱摅。

德业永山川,敢言乃其馀。有台高千古,庙貌存形模。

烺烺几百年,到此已疏芜。莫誇此台立,谏院气色殊。

莫叹此台废,言路精神孤。废兴别有托,此台岂吾庐。

怅立荒榛外,内讼何可无。

长安肆中有拥书甚富而秘不示人诗以异之

明代 凌义渠

古香拂拂手摩挲,为惜牟珠剩几多。凭仗血诚通姓字,一编高拥意如何。

美人蕉

明代 凌义渠

屏却秋声倚冬旭,数枝的烁映深绿。粲粲流光及户庭,敛向朱颜笑未足。

插瓶入镜添多态,秾华萧瑟宛相代。那得雪片罩嫣姿,摩诘图中观自在。

谁言花耐百日红,此红宁与俗艳同。唯愿抽心守芳素,莫令长被颜色误。

浠上詹卓尔同金卜公丘景庭官绥之诸子邀集斋中

明代 凌义渠

雅抱清衷各自专,一灯款款若为缘。交无新旧期能笃,路绕山溪不觉绵。

菊向道途送九日,茶留情韵入三泉。难从此际商来约,散立中宵月半天。

杂忆诗 其八

明代 凌义渠

频看星汉夜何其,秉烛追欢任所嬉。憎汝藏钩不厌数,教人眼下恨生离。

晓发感怀

明代 凌义渠

草草寝兴里,举头檐际看。无心申苦意,有梦各艰难。

雾欲沿溪出,星留配月残。问余何所慕,脂辖未容安。

玄素宗侯就晤梅川小饮四高楼上

明代 凌义渠

相逢意外忽如新,把酌仍然旧主人。滋味久能知我薄,茶蔬当下见君真。

授衣未卜寒侵晚,倚槛同看叶落频。犹忆几山花石好,再经转徙是何因。

夏日漫兴 其十

明代 凌义渠

昵昵留人独有情,魏家酿法近知名。别饶香色添新妙,朝贵相遗只数罂。

新嘉驿感咏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淡墨随烟拟向谁,邮亭是处结相思。欲知过客低回苦,遗袜当年传玩时。

夏日漫兴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上林树树借栖乌,树下何人转辘轳。早晚入门先问主,就中谁菀复谁枯。

历下官署杂咏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熙朝公事毕,尽属闭门时。岁俭民无讼,官閒吏苦饥。

下帷理旧业,课子得新知。兀兀童心在,犹堪角技为。

又赋伤心行 其十一

明代 凌义渠

问易应多两,吟诗恰几分。无过是左国,何处赘邱坟。

戛齿真成我,问喉喜自君。让他频得手,绝意不论文。

寄怀临川章大力

明代 凌义渠

望气非一日,于焉捉臂亲。乍看忆曾识,犹疑梦中人。

君应修月手,携我踏桂轮。桂枝樛相引,恣汝斫为薪。

为余撷其一,饷以紫罗巾。有月明可掇,扪体滑如银。

觉来香绕枕,口口咽馀津。谁能精物隐,感寤在兹晨。

对君一樽酒,其故乃可论。吾师九秋干,掇皮皆天真。

冥心寄尺幅,有愿无不伸。玉曜并瓦质,所荷同一甄。

君词多诡峭,君意何温淳。荀韩原道德,机彀别有因。

后先缘最巧,暌合听于神。独惭蚊虻影,配拟本非伦。

稍知尊所慕,竭心以自忞。忍遽辞我去,门外即风尘。

奇光深自惜,赝古未为珍。愿与贞斯义,别语不嫌谆。

再见桂华满,心心托秋旻。残梦犹堪续,宛在江之漘。

鸳鸯栗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不趁游龟叶底莲,覆窠颗颗寄层颠。剖开如怯初分项,煨熟宜呼小比肩。

那忌鸟窥来上下,祗愁虫蛀隔中边。长安儿戏乘秋赌,探得双枚亦偶然。

望金山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不少登临兴,无如眺听亲。寒潮侵古刹,突石卧奇人。

注水添眉目,经冬损笑颦。宛成盆盎景,鸥鹜尽天真。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十月轻寒早赐貂,同云覆遍喜先饶。几回飞舞迎仙仗,渐近阶墀一半消。

贺马邑侯题留考满兼值太孺人初度荣封

明代 凌义渠

春林漠漠草芊芊,绕膝板舆近几年。为母以慈能腹众,居官无碍类逃禅。

遍沾醲味乡人酒,平挹虚怀弟子员。已觉自公多暇日,舞衣新试锦文鲜。

过山陂驿

明代 凌义渠

疲马殊难歇,荒亭此暂淹。密林亭渚黑,疏牖射峰尖。

蕉叶浓浸几,薇花高映檐。蝇蚊逐砌乱,蛇鼠入阶潜。

旅爨移时促,秋心向晚严。衫轻凉乍怯,酒劣涩难沾。

前路来无已,流光去若兼。夕阳看渐下,急切到山崦。

夏初自夹山莫归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分外添明秀,如将山色矜。层层停客舫,点点着渔罾。

新月光初引,晴霞煖渐蒸。淼然馀一白,临视久无凭。

冯氏双节诗为陆贞姑赋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擘菂中还苦,丝丝讵易忘。灯光扶影怯,机杼入秋忙。

散发俄垂老,话心晚更长。未嫌霜霰逼,留验返魂香。

凌义渠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