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凌义渠
生逢流极运,无路得潜逃。骨肉忍相噬,贤愚共一蒿。
腐尸争鸟啄,怨魄学狐嘷。精卫思填海,区区母太劳。
春试偶以他事尼不得与闵园客同行途中恨之
宛尔同追逐,重寻味似长。稍期平日意,引憩道途傍。
有望兼晨夕,将心照雪霜。行行入凄澹,不独为离乡。
留别刘晖吉司理 其一
衙庭峰影簇如簪,坐起行吟致尽酣。政入委蛇君较得,梦成迁扰我何堪。
耶溪恰好乘春泛,古穴曾闻列炬探。独少清机相接取,虚留双屐越江南。
雨宿含山水心亭
微溜垂檐隙,萧萧倚柱听。百虫吟砌黑,古树覆灯青。
暑意当宵敛,秋光与水渟。暂来仍梦扰,何以祛尘冥。
盛灵飞以访吴兴山水至余适自楚归雨中留饮
如兹好事见何曾,拟伴同游适曾能。得句口忙频授子,寻山路杳辄依僧。
情悰离合恒三稔,语话连绵共一灯。偶及湘天清绝处,爱君酒趣亦旋增。
夏日漫兴 其四
无蚊恰称晚凉天,高捲纱幮薄似烟。饱类樱桃饥类絮,尽人坦腹讵妨眠。
再同逸卿小集
及尔徘徊久,閒云似此心。预闻愁折柳,何可听鸣砧。
拥髻神先悴,迟杯意共愔。所嗟霜露晚,珍重托秋深。
初寒学为险句 其二
树瘦麻姑面,花癞戚姬身。有望皆髡顶,无方辟藓尘。
鬼车鸣类哭,饥隼怒而蹲。咄咄将何许,垂头但饮醇。
赋得薄命词 其十一
搔头无奈语谵痴,赢得巉岏骨几支。兰玉终须随百草,凤雏久矣怯寒䲭。
人间不少合欢曲,何处偏歌薄命词。阁笔茫然天地老,断肠元不为些儿。
邺中诗 其二
俄闻霸业归残劫,尚许文心蹑后尘。阑入四科皆韵士,戏拈百技总天人。
弹棋握槊飞扬甚,剔面搔头点缀频。恰好萧家堪并辔,后先烨烨更何论。
三月晦日赣榆道中作 其二
情牵物役祗匆匆,略识春光春又终。官路有程难并日,荒原无昼不嘶风。
成丛荠麦疏兼密,夹植桃梨白映红。曾记昨年来此际,赤氛千里正途穷。
闰秋十二夜宿胜力寺看月 其二
如伴一峰宿,众峰尽悄然。此时下界望,梦梦即高天。
佛火青留壁,松风冷触泉。推窗心忽动,惝恍在层巅。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一
即此称官隐,俄延遂一周。俸钱差不薄,饱食尚何求。
静几香堪炙,尘床印懒收。本无迁客意,行住总夷犹。
后杂忆诗 其三
侧侧瓶梅伴月闻,小楼密坐到微醺。无端点著心头事,聚入眉梢又几分。
春日漫兴 其五
生来韵格故崎嵚,检点时贤愧嵚箴。第一生涯惟货殖,最无回味是书淫。
守悭未必非完策,谋食终须负苦心。莫怪昔人贫彻骨,昔人容易侮黄金。
拟古怨诗 其二
碧桃天上种,幻作金钱花。却羡沾恩易,房房映日斜。
历下官署杂咏 其四
出门何所见,闾井盛蒿莱。白日饥鼯窜,中宵妖鵩哀。
编蒲姑听政,插棘且抡才。版筑兴何已,秋霖处处灾。
鸳鸯栗 其二
不趁游龟叶底莲,覆窠颗颗寄层颠。剖开如怯初分项,煨熟宜呼小比肩。
那忌鸟窥来上下,祗愁虫蛀隔中边。长安儿戏乘秋赌,探得双枚亦偶然。
夜梦尸秽狼籍有类丛冢以古语占之岂将得官耶拈笔一笑 其二
嗔嫌此际忽狂歌,非想非因梦若何。世法营官官自腐,北邙留待市朝多。
七夕闺意
纤指亲能授,微诚得暂通。小窗勤夜祀,盆水靧馀红。
径静人稀后,非花非雾中。偶然成映带,儿意逆相同。
贺马邑侯题留考满兼值太孺人初度荣封
春林漠漠草芊芊,绕膝板舆近几年。为母以慈能腹众,居官无碍类逃禅。
遍沾醲味乡人酒,平挹虚怀弟子员。已觉自公多暇日,舞衣新试锦文鲜。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濠梁渡口
赋得薄命词 其四
自邯郸之磁州 其二
寿李母徐太安人七帙
中秋月食时舟泊济上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一
杂忆诗 其三
夏初自夹山莫归 其一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六 卖剑
柏乡公署看月 其二
过山陂驿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二 卖貂帽
后杂忆诗 其八
秋荷效李锦瑟 其二
赋得薄命词 其十
代枯鱼过河泣 其三
浠上詹卓尔同金卜公丘景庭官绥之诸子邀集斋中
乙亥春日 其三
灯市歌 其四
重过茶池亭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五 卖笔履
岷王制诗饯送行次西桥步韵呈复 其二
梁原铺读沁水张侍御壁间诗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六
晚步 其二
连拔白髭数茎览镜有作
乙亥春日 其四
灯市歌 其三
西陵韩城驿不寐 其二
夏日漫兴 其五
又赋伤心行 其二
玄素宗侯就晤梅川小饮四高楼上
乙亥春日 其二
阅董宗伯赠姚画溪先生诗卷有述
历下官署杂咏 其六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一
过从母净居感述 其二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七
河行即目 其三
寿丁母 其二
夏日漫兴 其八
蜀客谈蜀事 其四
夏日漫兴 其十二
西陵韩城驿不寐 其一
枫亭驿荔枝数株甚古云数百年物
晚登岳阳楼
秋荷效李锦瑟 其一
题舅氏闵康侯一草堂 其二
元日早起即事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四
兰词二首 其二 代招
除夜符离旅舍 其二
后杂忆诗 其七
寄怀临川章大力
次早重登岳阳楼
问道乡台故址
抵家杂感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