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凌义渠
分外添明秀,如将山色矜。层层停客舫,点点着渔罾。
新月光初引,晴霞煖渐蒸。淼然馀一白,临视久无凭。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一 卖衣
岂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拣入市,败枲任堆床。
已自甘由缊,谁堪裛蹠香。我私忍便弃,慈母泽难忘。
七夕闺意
纤指亲能授,微诚得暂通。小窗勤夜祀,盆水靧馀红。
径静人稀后,非花非雾中。偶然成映带,儿意逆相同。
赠合肥令熊公远
问友沿途意,相关即退寻。知君多绮思,映我复冰心。
暂主巢湖月,遥追太古琴。为官兼手口,亦不废微吟。
登一角峰头
眼光及天耳垂谷,密絙悬舆踏空曲。步步寒瘁不能言,稍见陂陁息初属。
万点晴光遥起灭,散乱白云若沙雪。一气中边楚粤分,下界浮烟酣如结。
久立独觉此峰尊,馀者碌碌不敢絜。别耸远峰势疑争,划天拔地剑铓青。
人言猺户窟其下,有门双峙矗若屏。石门进可几十里,黑箐黄茅互表里。
慨然飞陟奈途穷,收召精魂自此止。
又赋伤心行 其三
春光未觉好,刻日又春残。眷爱莺寻梦,功名鱼上竿。
过淮先颂橘,当户解锄兰。三复豆萁语,人情到髓寒。
夏日漫兴 其七
厌闻折简漫相呼,酒肉淋侵下箸无。且忍须臾随例散,一匙浓茗胜醍醐。
初寒学为险句 其一
落落自朝昏,残阳逗远村。百虫早缄口,萤翅尚游魂。
虚室添幽响,荒畬杂烧痕。石栏蕉半折,掀顿也频烦。
春日漫兴 其六
为瑟为竽调转孤,文章千万一葫芦。几人能识真李贽,到处偏争假卓吾。
每听风声思吠影,时留黛粉学妆狐。凭谁尽扫尘霾路,万里霜天湛玉壶。
寄题镜阁
山水清娱别有机,翻成丽瞩入芳菲。相招宛自溪边立,熟视如从镜里归。
但静见闻光寂寂,频移花鸟影依依。阴晴转眼君难问,梦锁湖烟只掩扉。
又赋伤心行 其九
亦欲斥幽愤,如何又拊膺。眼穿墙角日,心脆过年灯。
露逼愁红懒,鸡寒苦叫仍。梦馀还耐忖,树底叶翻棱。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六
浅滩平架鱼床稳,乱石欹悬猪栅牢。不用篱垣深自蔽,棕阴竹影覆周遭。
夜坐柬潘右安闵园客 其二
未觉有馀思,皆因静后生。百虫纷欲语,秋意淡相迎。
寒照才能续,悲欢以次平。灵根须共惜,辛切见交情。
历下官署杂咏 其二
熙朝公事毕,尽属闭门时。岁俭民无讼,官閒吏苦饥。
下帷理旧业,课子得新知。兀兀童心在,犹堪角技为。
岷王制诗饯送行次西桥步韵呈复 其二
程兼水陆接舟车,夙夜擎拳此车书。三咏缁衣藏世牒,重联棣萼照郊墟。
梁园宴罢群峰晚,湘浦帆停一雁初。坐拥红光非不恋,别添幽梦到山居。
春日漫兴 其四
聊凭短几决行藏,墨染杨岐祗自忙。试看眼中谁故物,那教眉画不时妆。
棘闱射覆如骰子,艺苑留题是孔方。彼此一般无證佐,暂扶红额上排场。
闰秋十二夜宿胜力寺看月 其二
如伴一峰宿,众峰尽悄然。此时下界望,梦梦即高天。
佛火青留壁,松风冷触泉。推窗心忽动,惝恍在层巅。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三
为期燕邸重携手,乍可尊前忆踏花。不浅风光抛掷尽,馀将秃鬓架乌纱。
河行即目 其三
点点遥山蘸碧螺,晴光共喜客帆多。鱼梁约水依痕减,鸦阵排樯带影过。
索食神巫争上下,舞蛮小妓学婆娑。惊涛乍息魂犹悸,渐及清淮放棹歌。
代枯鱼过河泣 其三
有物相伺兮河之浒,沥血为酒兮擘肌为脯。掠而近之香生,咽兮似饥儿之渴乳。
侧身徬徨兮,尚未敢直前而伛俯。过者蹀足而疾呼兮,涕淫淫其旁午。
吁嗟夫,欲吞未吞兮余心最苦。
过白雪楼
漠漠高怀托一林,问公曾否此栖寻。楼仍旧阁谁宾主,代有新诗孰古今。
早悟荣衰已属幻,果经游止不须深。鲍山山石遥堪语,馀雪犹将寒早岑。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七
赋得薄命词 其四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一
濠梁渡口
又赋伤心行 其六
又赋伤心行 其七
春日漫兴 其一
夏日漫兴 其十
又赋伤心行 其十六
晚登岳阳楼
夏日漫兴 其八
春试偶以他事尼不得与闵园客同行途中恨之
又赋伤心行 其八
雨宿含山水心亭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五 卖笔履
夏初自夹山莫归 其二
感往 其二
补螺庵花影诗示闵园客兼寄潘稚生 其二
谭友夏邀同刘济甫汎鹦鹉洲
寿丁母 其二
易曦侯率其伯叔二子诸门人见过
秋夜 其三
新嘉驿感咏 其一
闰秋十二夜宿胜力寺看月 其一
题舅氏闵康侯一草堂 其一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三 卖书
杂忆诗 其五
寿丁母 其一
阳逻魏小韩留饮
南还舆中有作
赋得薄命词 其三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四
阅董宗伯赠姚画溪先生诗卷有述
贺马邑侯题留考满兼值太孺人初度荣封
赋得薄命词 其八
夏日漫兴 其九
历下官署杂咏 其四
邺中诗 其三
河行即目 其四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二
拟古怨诗 其三
咏半开花 其一
夏日漫兴 其十二
晚步 其一
后杂忆诗 其四
赋得薄命词 其十
后杂忆诗 其八
赋得薄命词 其一
病起 其二
步寻竹潭
雨泊雉城北渚
又赋伤心行 其十二
又赋伤心行 其十四
抵家杂感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