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又赋伤心行 其七

又赋伤心行 其七

明代 凌义渠

盼得三岁了,如今又几程。晓窗蓬鬓影,独夜剪刀声。

冻指呵犹涩,枯煤剔复生。一编相对冷,难道肯无情。

诗人凌义渠的古诗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百道思君似转轮,适成邂逅此堪亲。层云隔面昏黄色,雪意盈盈伫玉人。

又赋伤心行 其十四

明代 凌义渠

俗哆工形似,名存骨亦香。只应署姓氏,端可废文章。

历下琅琊在,盲编腐史长。茫茫千万载,但饮又何妨。

望金山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复叠开三面,玲珑竖一拳。云根兼月涌,花萼借春妍。

稳载同浮宅,孤擎到远天。迟回岚气合,星火出层巅。

南还舆中有作

明代 凌义渠

不免驰驱苦,恬心与徜徉。尘因雨后减,日似客程忙。

早映红参白,新条绿渐苍。常嫌睡欠足,未拟梦家乡。

次早重登岳阳楼

明代 凌义渠

朝光千里豁,到此不能还。秋向何方老,波从今日閒。

情魂屡欲换,哀乐默相关。亦有堪依处,茫茫湖畔山。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七

明代 凌义渠

靡孑成真谱,诗言岂尽诬。全家委夜壑,深巷惨啼乌。

版籍空名在,田园多半芜。纷然漕使出,犹议急追逋。

抵家杂感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久出思归念自真,乘秋初不为真莼。眼前大宅皆新主,旧日藏书即古人。

偶窃虚名来剥啄,多因细务夺精神。閒时惯说家居好,百感茫茫负一春。

杂忆诗 其九

明代 凌义渠

颇饶孤韵略逢迎,小喜近前面发赪。眼底何人差免俗,侬心历历怨分明。

夜梦尸秽狼籍有类丛冢以古语占之岂将得官耶拈笔一笑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嗔嫌此际忽狂歌,非想非因梦若何。世法营官官自腐,北邙留待市朝多。

秋夜读甫里集

明代 凌义渠

阁寒偷艳搅人清,妖倩时能扮老成。蝶翅不教留好梦,花房无复稳春情。

频搊蕙带书空影,静格蕉檐逼露声。料得邻翁欠伸后,一庭痁鬼月微明。

杂忆诗 其十

明代 凌义渠

风前一搦脆飞丝,沦落青衫共湿时。夜夜城乌啼彻曙,翻将新句比红儿。

滁阳燕亭午憩时与虞素心囧卿谈文

明代 凌义渠

空霭如相逼,层层隐古滁。煮茶当昼迥,借榻得风徐。

素尚周旋外,文情点画馀。炎歊殊未歇,恋此待何如。

赋得薄命词 其四

明代 凌义渠

羞把腰身傍六街,自缘命薄遇时乖。前身误逐风流队,此日新铺烟月牌。

笔笔远山生黯淡,声声绿绮奏淫哇。看谁解作东君主,寂寞梅根古玉钗。

雨宿含山水心亭

明代 凌义渠

微溜垂檐隙,萧萧倚柱听。百虫吟砌黑,古树覆灯青。

暑意当宵敛,秋光与水渟。暂来仍梦扰,何以祛尘冥。

双节诗为刘竟澄工部赋

明代 凌义渠

派近馀溪水,澄寒君自知。温风及宿草,瀼露遍新枝。

两世心如结,孤生泪易滋。冰渊凛日夕,念念是孀慈。

侯豫瞻赠长蘅遗迹一小册舟中展视欣然

明代 凌义渠

旷士无近思,举体照林岫。涉笔体自娱,澹拂亦凝秀。

尤深山水情,形销理则寿。怆恻记君怀,恰恰为余守。

捐爱见心知,投赠怜手授。在余犹在君,过眼等波皱。

袭玩未云痴,摩挲宛如旧。小景森众容,微茫皆可扣。

坐我炎伏天,凉光起前后。

寄怀临川章大力

明代 凌义渠

望气非一日,于焉捉臂亲。乍看忆曾识,犹疑梦中人。

君应修月手,携我踏桂轮。桂枝樛相引,恣汝斫为薪。

为余撷其一,饷以紫罗巾。有月明可掇,扪体滑如银。

觉来香绕枕,口口咽馀津。谁能精物隐,感寤在兹晨。

对君一樽酒,其故乃可论。吾师九秋干,掇皮皆天真。

冥心寄尺幅,有愿无不伸。玉曜并瓦质,所荷同一甄。

君词多诡峭,君意何温淳。荀韩原道德,机彀别有因。

后先缘最巧,暌合听于神。独惭蚊虻影,配拟本非伦。

稍知尊所慕,竭心以自忞。忍遽辞我去,门外即风尘。

奇光深自惜,赝古未为珍。愿与贞斯义,别语不嫌谆。

再见桂华满,心心托秋旻。残梦犹堪续,宛在江之漘。

又赋伤心行 其四

明代 凌义渠

不记千声苦,思穿夜漏馀。空林叫月鬼,闷雨突群猪。

险怪敲唇硬,孤清著眼疏。飞黄看不了,彳亍自蟾蜍。

春日漫兴 其五

明代 凌义渠

生来韵格故崎嵚,检点时贤愧嵚箴。第一生涯惟货殖,最无回味是书淫。

守悭未必非完策,谋食终须负苦心。莫怪昔人贫彻骨,昔人容易侮黄金。

感往 其四

明代 凌义渠

抵掌谁能佐末筹,翾飞小智亦啁啁。不愁难长同痴木,乍恋忘机到野鸥。

绝险载输将伯助,褰裳竟渡为公忧。须臾变灭成泡沫,谷洛于今可暂休。

凌义渠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