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凌义渠
问易应多两,吟诗恰几分。无过是左国,何处赘邱坟。
戛齿真成我,问喉喜自君。让他频得手,绝意不论文。
乙亥春日 其一
黯黯城隅结午阴,风花过眼弗堪寻。依方觅睡犹嫌浅,挈伴寻山未觉深。
不少讹言姑妄听,且随浩劫学安心。诗人握粟诚何意,出处无凭匪自今。
赋得薄命词 其三
装云做雨总堪怜,色借芙蓉也自妍。几向朱门窥赠枕,时闻月下整辎軿。
不愁入眼春无态,祗恨穿花蝶作缘。记取醉馀人散后,侬家合比夜舒莲。
春日漫兴 其三
局中应自混妍媸,怪雨盲风任媸施。不信无盐饶半席,也知西子葬江鸱。
恨馀赵氏孪生女,肠断杨家大小姨。一任蛾眉多薄命,妆成骨瘦悔蛾眉。
寿丁母 其一
襞綵衣还剪,书彤笔合丹。明蟾窥夜杼,纺纬叫霜栏。
覆畹芝全茁,衔沙竹透瘢。春韶看几许,容易勿丛残。
赋得薄命词 其十
彼美何人天一涯,庵罗到处谩随车。强调朱粉犹疑梦,乍听笙簧冷自嗟。
便道折来花有主,凭谁做得玉无瑕。回眸不尽苍茫色,踏踏芳茸过几家。
再同逸卿小集
及尔徘徊久,閒云似此心。预闻愁折柳,何可听鸣砧。
拥髻神先悴,迟杯意共愔。所嗟霜露晚,珍重托秋深。
将访龙梦先
寸管迥相接,宁因数面亲。论交何所赠,开匣未全贫。
落落远游意,潇潇风木晨。感君仓卒际,寄瞩不辞频。
补螺庵花影诗示闵园客兼寄潘稚生 其一
壁上互吞吐,延之以隙光。稍争势曲折,如对月微茫。
久视分须蕊,澄心映色香。祗愁身渐幻,欲向影边藏。
河行即目 其一
生涯一叶等微泡,天际浮空黑白淆。灶下游鱼群入釜,梁间乳燕不归巢。
溯深既畏篙难进,驾浅还愁舟乍胶。独夜苍茫情更怯,暂留初月到眉梢。
夏日漫兴 其六
庙市争趋朔望馀,观乎既往复踌躇。稍赢月俸钱堪质,为检摊门叶子书。
重过茶池亭
驱车往复此山乡,列嶂参差亚短墙。一掬冰棱添茗苦,半凹石路带枫香。
谁同遗老衔碑冷,好续前游引梦长。墨沈重寻俄八载,暗中星火照人忙。
昼静
耀晷正当天,午馀仍未缓。避热馀闭门,细簟足舒展。
墙头雀未停,户外蝇方满。小僮倚壁睡,迎凉恣偏袒。
文史任堆前,意慵目力浅。聊刷面上尘,层层付清盥。
嚣寂竟何常,去市止一版。偏爱昼能閒,不畏暑方喘。
徘徊几岁时,日影忽西转。微听飒飒声,槐阴来别馆。
寿丁母 其二
煖阁娇新燕,閒窗扑小蝇。杯擎灵寿节,眉秃远山棱。
天语夜深倚,香軿取次凭。无因拟百禄,拭眼照掀腾。
美人蕉
屏却秋声倚冬旭,数枝的烁映深绿。粲粲流光及户庭,敛向朱颜笑未足。
插瓶入镜添多态,秾华萧瑟宛相代。那得雪片罩嫣姿,摩诘图中观自在。
谁言花耐百日红,此红宁与俗艳同。唯愿抽心守芳素,莫令长被颜色误。
容城早雨
气象乍氤氲,微茫晓未分。层云俄水起,远嶂觉雷殷。
草影沾将湿,蝉声咽处闻。停车稍候霁,幽意在初昕。
秋荷效李锦瑟 其一
粉悄香乾烂不收,晚汀风薄暗垂头。勾人嫩喘红儿泪,蘸客伤心玉姊愁。
翠袖自支斜照湿,零钿从泛晓萤留。依稀欲梦寒塘月,怕碾香魂半面羞。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一 卖衣
岂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拣入市,败枲任堆床。
已自甘由缊,谁堪裛蹠香。我私忍便弃,慈母泽难忘。
又赋伤心行 其十四
俗哆工形似,名存骨亦香。只应署姓氏,端可废文章。
历下琅琊在,盲编腐史长。茫茫千万载,但饮又何妨。
三月一日乘雨入天竺 其二
泥涂匍匐可愁难,祗取劳躯向此安。慧照愚诚各蠢蠢,慈悲不作两般看。
新嘉驿感咏 其一
淡墨随烟拟向谁,邮亭是处结相思。欲知过客低回苦,遗袜当年传玩时。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初寒学为险句 其二
夏初自夹山莫归 其一
浠上詹卓尔同金卜公丘景庭官绥之诸子邀集斋中
永丰馆归梦
乙亥春日 其二
阅同昌公主传戏题玉儿九鸾钗 其一
沙河道中
岷王制诗饯送行次西桥步韵呈复 其二
赋得薄命词 其六
又赋伤心行 其十一
题舅氏闵康侯一草堂 其二
乙亥春日 其三
闰秋十二夜宿胜力寺看月 其二
赋得薄命词 其十一
寄题镜阁
中秋月食时舟泊济上
茶池 其三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三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二
初寒学为险句 其一
留别刘晖吉司理 其二
水灯
蜀客谈蜀事 其五
雨泊雉城北渚
赠合肥令熊公远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一
又赋伤心行 其十三
舟卧听雪
夏日漫兴 其十一
河行即目 其三
题舅氏闵康侯一草堂 其一
夜泛大明湖
抵家杂感 其二
人日过沙河县
除夜符离旅舍 其一
雨宿含山水心亭
望金山 其二
自团风镇沿江西行
闰秋十二夜宿胜力寺看月 其一
贺马邑侯题留考满兼值太孺人初度荣封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七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一
抵家杂感 其一
杂忆诗 其一
寄怀临川章大力
梁原铺读沁水张侍御壁间诗
又赋伤心行 其二
咏半开花 其一
潜山旅舍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四
拟古怨诗 其三
赋得薄命词 其八
蜀客谈蜀事 其四
济甫追送齐安风阻江干不获再晤对使寄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