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历下官署杂咏 其八

历下官署杂咏 其八

明代 凌义渠

曾将一二事,妄拟饰升平。未信时年好,稍怜颜色赢。

佛龛添梵响,村塾有书声。止此足称瑞,怡然慰莫情。

诗人凌义渠的古诗

梁原铺读沁水张侍御壁间诗

明代 凌义渠

懒将旧恨话残宵,知有遗灵尚可招。偶尔题桥怀古意,墨波黯黯未全消。

连拔白髭数茎览镜有作

明代 凌义渠

积尘而有身,身为尘所隔。相驱故相苦,茫茫日煎迫。

随身小照子,出入巾笥侧。听汝告其诚,为我通颜色。

有泉竭自中,津津不知歇。有盌触手碎,英英护其缺。

全力敌光阴,输此寸茎白。黑白变化间,白多岂胜摘。

一叶落知秋,风林坐萧摵。气候命之然,不霜焉可得。

永丰馆归梦

明代 凌义渠

远从云际见江枫,是夜归心得暂通。路接艰危魂更怯,风吹断续话谁终。

幽人早觉田园好,游子兼愁霜露空。无限秋思蛩唤起,驿门孤闭乱山中。

晚步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齧齧复喁喁,留题却几封。靠人羞鹦鹉,泼毒懒蜈蚣。

率尔梦中语,依稀病后逢。孟郊如不死,塌耳古墙东。

望九华得缘字

明代 凌义渠

色类纷难极,峰峰势蜿蜒。名从初地识,景自昔人笺。

一抹清空气,无边华鬘天。嗟予行役倦,与订异时缘。

小饮卢德水斋中

明代 凌义渠

知子避人久,为予勉送迎。主宾仓卒事,蔬果澹交情。

执手言无次,开怀量已盈。出门仍眷恋,愧羡一时生。

除夜符离旅舍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姻友同兹地,有怀各自持。荒陂一饭涩,馀俗隔江疑。

所赖歌吹杳,稍怜杯酒迟。客程应未半,华发已丝丝。

历下官署杂咏 其五

明代 凌义渠

煽乱寻常事,蚩蚩宁莫惩。聚徒今水泊,祀赛古东陵。

列寨环相守,雄渠非一称。贼除民并尽,天意果何凭。

蜀客谈蜀事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孤人子父寡人妻,帐下歌声杂鼓鼙。鬼妾那堪同鬼马,风前犹得暂悲嘶。

补螺庵花影诗示闵园客兼寄潘稚生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翻借无穷意,酬兹有尽花。风归如乍却,日午看将斜。

小谑藏机致,浓情失叹嗟。与君同忆得,有梦各幽遐。

春日漫兴 其四

明代 凌义渠

聊凭短几决行藏,墨染杨岐祗自忙。试看眼中谁故物,那教眉画不时妆。

棘闱射覆如骰子,艺苑留题是孔方。彼此一般无證佐,暂扶红额上排场。

杂忆诗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烛花影簇小垂鬟,不待回眸意已关。渐近鸡鸣如有失,明星落落一人还。

过山陂驿

明代 凌义渠

疲马殊难歇,荒亭此暂淹。密林亭渚黑,疏牖射峰尖。

蕉叶浓浸几,薇花高映檐。蝇蚊逐砌乱,蛇鼠入阶潜。

旅爨移时促,秋心向晚严。衫轻凉乍怯,酒劣涩难沾。

前路来无已,流光去若兼。夕阳看渐下,急切到山崦。

阅董宗伯赠姚画溪先生诗卷有述

明代 凌义渠

初读泌园诗,棣棣未可选。再读泌园文,洪荒自迤演。

前人大手笔,讵易撼其键。分路日争驰,周行为芜践。

发函失典刑,俨若具簪冕。辞条既丰蔚,腕势信开展。

录似溪上翁,良辰相与撰。吁兹罨画间,一水徐潆转。

古木拒云寒,朝曦晓莫辨。春阳一以敷,风力失凝蹇。

流韵及后人,蔼蔼馀温善。黾勉互相期,墙宇差无舛。

盥手几摩挲,遐哉意方缅。

夜梦尸秽狼籍有类丛冢以古语占之岂将得官耶拈笔一笑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嗔嫌此际忽狂歌,非想非因梦若何。世法营官官自腐,北邙留待市朝多。

阳谷店

明代 凌义渠

行行墟落晚,倦若鸟投林。村酿难成醉,浮凉乍满襟。

预愁千嶂沓,梦绕绿烟深。殊怪秋声早,为来飒飒音。

池阳问罗师撤瑟晨已百日矣因稍次声泪为句以雪余恸尚未忍作挽章也

明代 凌义渠

夙昔登堂约,兹游难复论。拟到渐生畏,衔悲俄及门。

霜霰逼人栗,空堂影翻翻。几格惨灰色,童仆意沮烦。

破胸聊一哭,仰视噤无言。幽明烱可照,为我或声吞。

空馀千古业,孤稚未知尊。孀闺抱寒石,春昼不生温。

忍见衰莫翁,举止半蹇屯。临去何当恝,踌躇百感繁。

出门几回首,步步强追援。九子夺眉青,所愁风雨掀。

还持一掬泪,晓夜感精䰟。相关自有故,不独为酬恩。

杂忆诗 其五

明代 凌义渠

绣被重蒙如未安,日光逗处怯幽单。慵深勉自扶头起,祗为陪郎及早餐。

舟宿京口

明代 凌义渠

城乌绕堞怯高寒,彻曙严更听寒残。骨肉轻离千绪结,图书稳付一肩安。

厌兵渐觉愁江叟,转饷仍闻急县官。真愧蚩蚩篱壁下,远行待吉始知难。

望金山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不少登临兴,无如眺听亲。寒潮侵古刹,突石卧奇人。

注水添眉目,经冬损笑颦。宛成盆盎景,鸥鹜尽天真。

凌义渠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