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凌义渠
孤峰冷插晚秋天,参错阴晴望更妍。独涌笋株青戛戛,小舒莲瓣净娟娟。
游情一往争危石,幽感频生触暗泉。醉上小舆归路暝,高低崖壑看平悬。
蜀客谈蜀事 其三
锦伞红妆故自豪,战酣卸甲注唇膏。遥传此事堪图画,不向春笺问薛涛。
自邯郸之磁州 其一
风日朝来爽,山原四望通。有怀悲逝水,无语送飞鸿。
公子侠游窟,佳人纨绮丛。参差那可问,一线枕痕中。
又赋伤心行 其十四
俗哆工形似,名存骨亦香。只应署姓氏,端可废文章。
历下琅琊在,盲编腐史长。茫茫千万载,但饮又何妨。
除夜符离旅舍 其二
是夜皆难掷,何言旅思凭。蹄轮虽暂缓,沙雾此相仍。
得酒欢童仆,叙年先友朋。照来心历历,微灭半床灯。
赋得薄命词 其七
饶他韵格总天真,随喜随嗔另有神。遮莫紫钗穷霍玉,都缘红粉误东邻。
梦回短帕新题燕,袖笼馀香本姓荀。为怕洛阳人看杀,一枝聊复湿风尘。
乙亥春日 其一
黯黯城隅结午阴,风花过眼弗堪寻。依方觅睡犹嫌浅,挈伴寻山未觉深。
不少讹言姑妄听,且随浩劫学安心。诗人握粟诚何意,出处无凭匪自今。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七
靡孑成真谱,诗言岂尽诬。全家委夜壑,深巷惨啼乌。
版籍空名在,田园多半芜。纷然漕使出,犹议急追逋。
梁原铺读沁水张侍御壁间诗
懒将旧恨话残宵,知有遗灵尚可招。偶尔题桥怀古意,墨波黯黯未全消。
沈令升目疾讯之
残暑未遑却,新凉日以几。闭门兼理疾,酬答雅能稀。
五色纷为役,一灯寒更微。期君声影外,瞑坐见因依。
杂忆诗 其二
寻常寐熟日西斜,女伴催妆去踏花。幽素天然无可著,一痕檀粉落窗纱。
人日过沙河县
县以沙为榜,迎风寸寸沙。归程轻似雁,驿使几逢花。
往事碑能记,寒流日已斜。丛台知不远,拭眼照繁华。
望金山 其二
不少登临兴,无如眺听亲。寒潮侵古刹,突石卧奇人。
注水添眉目,经冬损笑颦。宛成盆盎景,鸥鹜尽天真。
寄题镜阁
山水清娱别有机,翻成丽瞩入芳菲。相招宛自溪边立,熟视如从镜里归。
但静见闻光寂寂,频移花鸟影依依。阴晴转眼君难问,梦锁湖烟只掩扉。
春日漫兴 其三
局中应自混妍媸,怪雨盲风任媸施。不信无盐饶半席,也知西子葬江鸱。
恨馀赵氏孪生女,肠断杨家大小姨。一任蛾眉多薄命,妆成骨瘦悔蛾眉。
寿丁母 其一
襞綵衣还剪,书彤笔合丹。明蟾窥夜杼,纺纬叫霜栏。
覆畹芝全茁,衔沙竹透瘢。春韶看几许,容易勿丛残。
春日次陆天随韵寄潘右安
重重帘押晓氤氲,满幅春笺半泥君。剩有芜香堪共碾,閒翻梅翅几愁闻。
莺啼落蕊干枝梦,燕俀双襟一缕云。掠罢宫鬟须对照,还谁品过婉儿文。
赠合肥令熊公远
问友沿途意,相关即退寻。知君多绮思,映我复冰心。
暂主巢湖月,遥追太古琴。为官兼手口,亦不废微吟。
乙亥春日 其三
垂戒由来叹积薪,徐思致变岂无因。官须刻急方称健,人到流亡始疾贫。
白屋按戈嗔作语,圜扉入夜冷飞燐。缓刑薄税寻常药,聚口攒眉容易陈。
赵州柏林寺
郁然青数点,遂以柏林称。来止初瞻影,迎门仅有僧。
平悬千尺水,幻接几枝灯。但不迷真际,随宜阅废兴。
又赋伤心行 其六
齧齧去来休,何人忍自仇。爱深苦无饰,语至谅难柔。
瞥泪衣痕楚,敲尘镜面羞。问伊千万苦,较似死离不。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芳兰怨 其二
午日东平道中汪孺石自济上驰讯并示近刻
历下官署杂咏 其二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六 卖剑
再同逸卿小集
贺马邑侯题留考满兼值太孺人初度荣封
家居偶感因和潘右安包氏园亭之作仍步子瞻韵
茶池 其一
历下官署杂咏 其四
同吴磊斋集湖舫时寇陷中都有投鞭江流之意
双节诗为刘竟澄工部赋
代枯鱼过河泣 其三
新嘉驿感咏 其一
夏日漫兴 其五
夏初自夹山莫归 其一
池阳问罗师撤瑟晨已百日矣因稍次声泪为句以雪余恸尚未忍作挽章也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五 卖笔履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二 卖貂帽
柏乡公署看月 其二
昼静
拟古怨诗 其三
重过茶池亭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四 卖镜
小楼夜集有赠
晚步 其二
过山陂驿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一
画兰诗
三月三日陵阳雨行
秋夜 其四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三
滁阳燕亭午憩时与虞素心囧卿谈文
感往 其二
灯市歌 其四
酬汪如石见赠之作仍步其韵
秋荷效李锦瑟 其三
又赋伤心行 其八
赋得薄命词 其六
历城贵君招游华不注是日轻阴微雨
感往 其四
新嘉驿感咏 其二
友人席次闻杨维节白下讣悼之
美人蕉
过从母净居感述 其一
杂忆诗 其三
题舅氏闵康侯一草堂 其一
感往 其一
河行即目 其二
夏日漫兴 其八
邺中诗 其一
晚步 其一
感往 其三
秋夜读甫里集
夜坐柬潘右安闵园客 其二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四
胡端叔招饮月泉观剧
蜀客谈蜀事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