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滁阳燕亭午憩时与虞素心囧卿谈文

滁阳燕亭午憩时与虞素心囧卿谈文

明代 凌义渠

空霭如相逼,层层隐古滁。煮茶当昼迥,借榻得风徐。

素尚周旋外,文情点画馀。炎歊殊未歇,恋此待何如。

诗人凌义渠的古诗

寄题镜阁

明代 凌义渠

山水清娱别有机,翻成丽瞩入芳菲。相招宛自溪边立,熟视如从镜里归。

但静见闻光寂寂,频移花鸟影依依。阴晴转眼君难问,梦锁湖烟只掩扉。

赋得薄命词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倦倚东风两袖斑,临岐不尽水潺湲。题残红叶春谁主,低损成都翠几弯。

鸣鴂也知覆百草,绛绡长得护朱颜。伤心拍遍无人会,个是杨家旧阿环。

晚步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拖阴花委艳,漏雾月留痕。远渡排燐尾,孤萤蹋莽根。

戛喉诗鬼债,痁影女儿魂。一派蕉风涩,轻绵手自扪。

初寒学为险句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树瘦麻姑面,花癞戚姬身。有望皆髡顶,无方辟藓尘。

鬼车鸣类哭,饥隼怒而蹲。咄咄将何许,垂头但饮醇。

夏日漫兴 其九

明代 凌义渠

乡思泽国渺难通,菱芡茭芦候略同。百颗无繇持饷远,冰盘初浸麝香红。

双节诗为刘竟澄工部赋

明代 凌义渠

派近馀溪水,澄寒君自知。温风及宿草,瀼露遍新枝。

两世心如结,孤生泪易滋。冰渊凛日夕,念念是孀慈。

舟宿京口

明代 凌义渠

城乌绕堞怯高寒,彻曙严更听寒残。骨肉轻离千绪结,图书稳付一肩安。

厌兵渐觉愁江叟,转饷仍闻急县官。真愧蚩蚩篱壁下,远行待吉始知难。

滁阳燕亭午憩时与虞素心囧卿谈文

明代 凌义渠

空霭如相逼,层层隐古滁。煮茶当昼迥,借榻得风徐。

素尚周旋外,文情点画馀。炎歊殊未歇,恋此待何如。

午日东平道中汪孺石自济上驰讯并示近刻

明代 凌义渠

倥匆漕挽日相牵,偏有閒心问客边。热不因人仍濩落,官思称职独劳贤。

江帆梦熟随千里,池柳风疏又一年。节届蒲葵成独醉,朗吟新句亦陶然。

寄怀临川章大力

明代 凌义渠

望气非一日,于焉捉臂亲。乍看忆曾识,犹疑梦中人。

君应修月手,携我踏桂轮。桂枝樛相引,恣汝斫为薪。

为余撷其一,饷以紫罗巾。有月明可掇,扪体滑如银。

觉来香绕枕,口口咽馀津。谁能精物隐,感寤在兹晨。

对君一樽酒,其故乃可论。吾师九秋干,掇皮皆天真。

冥心寄尺幅,有愿无不伸。玉曜并瓦质,所荷同一甄。

君词多诡峭,君意何温淳。荀韩原道德,机彀别有因。

后先缘最巧,暌合听于神。独惭蚊虻影,配拟本非伦。

稍知尊所慕,竭心以自忞。忍遽辞我去,门外即风尘。

奇光深自惜,赝古未为珍。愿与贞斯义,别语不嫌谆。

再见桂华满,心心托秋旻。残梦犹堪续,宛在江之漘。

采藤花

明代 凌义渠

灌莽纷回薄,孤烟向此澄。盈筐秋瑟瑟,过雨绿层层。

蕊炙新宜脯,香飞远供僧。携群终采采,雅意托閒朋。

渡湘江大风

明代 凌义渠

江容未可狎,难测是秋深。碧处俄成黑,晴天亦自阴。

跳波穿及面,碎石过惊心。双桨愁无力,回旋只近林。

湖口望君山 其四

明代 凌义渠

孤光戛戛骤能安,万叠冲波泄不乾。未免替愁风雨夜,鱼龙挟去恐非难。

胡端叔招饮月泉观剧

明代 凌义渠

一抹柔痕著眼鲜,藏春十五故娟娟。妆凝薄鬓将雏燕,蕊抱红心未放莲。

歌板暂停残照里,閒情早憩晚凉天。醉馀归路迷泉影,山月斜飞又欠圆。

枫亭驿荔枝数株甚古云数百年物

明代 凌义渠

经谁手植古亭边,宅近端明世所传。不染烟霜肤更泽,独超尘劫气恒坚。

根蟠苍兕疑掀地,㷔发红云直透天。多少澜翻人事内,秋风筐实自年年。

感往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淼淼愁看雨雪雰,无凭烛曜待朝昕。同心携手将何往,痛哭裁书那可云。

鬼刹丛中千杵下,甘棠亭侧一杯分。荒榛寒夜低声泣,咽绝因风久始闻。

阅同昌公主传戏题玉儿九鸾钗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结此如烟质,微嵌似玉名。相携同命脆,各自恋身轻。

钿盒藏幽魄,双鬟致远情。偶因幻昧迹,馀恨复分明。

阅同昌公主传戏题玉儿九鸾钗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梦与梦相续,南齐恰几春。钏馀琥珀冷,虹逐美人新。

抱影愁光烬,蒙花可带颦。一般缄惜意,终是女儿神。

长安肆中有拥书甚富而秘不示人诗以异之

明代 凌义渠

古香拂拂手摩挲,为惜牟珠剩几多。凭仗血诚通姓字,一编高拥意如何。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七

明代 凌义渠

靡孑成真谱,诗言岂尽诬。全家委夜壑,深巷惨啼乌。

版籍空名在,田园多半芜。纷然漕使出,犹议急追逋。

凌义渠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